蘇村自古以來就有壹個不成文的規矩。最受尊敬的村裏功夫教練,每年都會在流浪隊伍前面舉著壹把“三叉戟”,用現在的吳川方言表達就是“好圍子”。多年來,這個重要的職位壹直由蘇擔任,壹位德高望重的“十公”。“蘇村訪神”是該村青年每年自發組織的民俗活動,從未間斷。即使每年農歷二月十二日“屎落”,這位“老人”依然出行,參與後的子女基本在1000人左右。《遊神》的路線基本是壹步壹步來的,遊神的長度說起來還挺嚇人的。粗略估計,應該在15公裏左右,要“擺在中間”的地方多達18處。因此,每年農歷二月十二日,遊魂隊早上八點準時從村裏的萬平祖寺出發,壹般到晚上七點,“大師”先遊回寺裏,歷時約11個小時。蘇村拜神壹直是村民繼承的傳統,村官不敢對拜神說三道四,也不敢加入行政幹預。在1995之前,《流浪蘇州村》的傳統節目有舞龍、舞獅、功夫、拳擊等。(說到功夫,港劇《霍元甲》的熱播,讓蘇州村的男男女女都為功夫瘋狂。就是這股熱潮,我們村每個自然村都建了四個功夫館。上世紀80年代末,蘇州村很少有人出國打工或做生意。村民們每次吃完飯都自發去“功夫館”練功,場面相當浩大。隨著《霍元甲》的結束,學習功夫的熱潮逐漸被淡忘。用吳川話來說就是“屎是熱的”。蘇村祖師爺在歷代創造的“六陵拳”和“拳法”(兩人快打),到現在熟悉的只有三四個人,接近失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