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二孩”政策開放以來,月子中心行業就進入了飛速發展期,市場規模不斷擴大,過快的發展暴露了月子中心行業在經營管理上所存在的問題,行業仍需要作出相對應的調整,以便更好更健康地發展。
行業進入規範發展期 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我國月子中心行業於20世紀90年代末就已經初見雛形,但直到2007年之後,月子中心才逐漸在北上廣等壹線城市逐步得到擴張。壹線城市月子中心數據占據全國月子中心的80%左右。但伴隨著行業的發展,行業發展進入缺乏監管的無序狀態,許多不具備資質的月子中心進入市場,卻缺少明確的管理機構。直到出現較為嚴重惡性事件的發生,行業發展陷入低谷期。
2016年 ,“二孩”政策開放,月子中心重現活力,進入加速成長期
2017年5月31日由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發布了《母嬰保健服務場所通用要求》,為促進母嬰保健服務業健康規範發展提供了依據。隨著新準則的實施,月子中心行業也逐漸步入規範發展階段。目前月子中心行業正在向二、三線城市滲透發展,市場規模逐漸擴大。
2018年,我國母嬰保健服務機構數量超過6000家,其中僅月子會所數量就有5000家以上。其中,成規模的月子中心數量已超過1540家。隨著二孩政策的開放和人們消費觀念的改變,我國月子中心在全國範圍內迅速擴展。截至2019年上半年,中國月子會所的數量已經超過7300家,合理預測2019年中國成規模的月子中心數量將達到1930家。
同時,據公開資料中有關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月子中心市場規模已達125億元,預計2019年我國月子中心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60億。
前期硬件投入較大 不同時期盈利模式存在差異
雖然月子中心近年來取得了較好的發展,整體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也擁有不低的毛利率,但其經營成本也同樣不菲。
月子中心的經營成本主要包含前期硬件投入、人員成本以及物資投入。其中,月子中心前期硬件投入跟所處區域、運營模式、規模大小相關,房租占業務成本的較大壹部分。此外,聘請專業人員、購買醫療設施、月子餐制作等花費也比較大。
而且,月子中心的毛利率和商家經營能力直接掛鉤,同時,在企業不同的發展階段,月子中心的盈利模式也存在壹定差異。如:早期月子中心主要通過提供個性化服務和產品獲取利潤,在完成壹定的資本積累後進行自身品牌擴張和資本運營。在發展至較為成熟的階段後,月子中心對其產品、服務創新和相關市場進行有效地開發,完善其母嬰產業鏈的構建。部分實力雄厚的月子中心還會與利益相關機構達成戰略聯盟,協同合作互利***贏,推動全行業的健康發展。
經營管理仍存在問題 規劃長期發展策略尤為重要
目前,雖然月子中心行業已經進入了規範化發展階段,但由於其業務成本構成特點以及其盈利模式的特殊性,月子中心的經營管理仍舊存在如事故風險、客戶消費及轉化、運營資金管理等等問題。面對這些問題,需要註重運營安全和合作發展、加強成本管理和資金規劃能力,對長期發展戰略的規劃尤為重要。相信月子中心行業會根據自身存在的問題作出相應的調整,在相關政策的引導和規範下擁有健康長足的發展。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月子中心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