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泰食譜
美索不達米亞分為兩部分,南部是巴比倫,北部是亞述。就今天而言,兩河流域相當於今天的伊拉克。兩河流域文明時代的最早居民是蘇美爾人。他們在公元前4000年前來到這裏。他們建立了兩河流域的最初文明。屬於閃米特語系的阿卡德人、巴比倫人(亞摩利人)、亞述人和迦勒底人繼承和發展了蘇美爾人的成果,使兩河流域的文明成為人類文明史上重要的壹頁。其中巴比倫人的成就最大,所以兩河流域的文明也被稱為巴比倫文明。兩河流域的文明起源於兩河流域的南部。這裏是兩河的沖積平原和三角洲。就像埃及的尼羅河壹樣,這兩條河有規律地泛濫,時漲時落。人們只有修築堤壩、溝渠、橫梁來蓄水排水,才能耕種和收獲。兩河流域的居民主要用牛和驢拉木犁,最主要的農作物是大麥和棗。古代最早的農書,兩河流域的人們寫下了人類歷史上最早的農書《農書》。書裏以壹個老農民的口吻告訴兒子怎麽種田,要註意什麽。大約5000年前,古代兩河流域的居民開始制作日常生活用的陶器。古代兩河流域最重要的建築材料是粘土。砌墻、建築、鋪路都是用粘土混合碎麥稭做成土坯。當時那裏的城市建築都是用這種泥磚建造的。蘇美爾人幾乎與埃及人同時發明了書寫。他們用削尖的蘆葦作筆,在泥胚上刻字,然後把泥胚曬幹,成為泥板。這種文字被稱為楔形文字,因為它的形狀很尖。文學成就兩河流域的主要文學成就是諺語、神話和史詩。壹些蘇美爾諺語被記錄在泥板上,其中壹些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矛盾和風氣。比如:窮人生不如死”;有的是人生經驗的深刻總結:“鞋子是人的眼睛,走路增長人的見識”等等。兩河流域的蘇美爾神話中,神也是用了六天創造世界,第七天休息。人的祖先是因為誘惑而犯罪的,類似於聖經。編輯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地圖。美索不達米亞的大部分在伊拉克和敘利亞東北部。東起伊朗高原西緣,南至波斯灣,西至敘利亞沙漠,北至亞美尼亞山脈。地勢低平,平均海拔不到200米,由北向南傾斜。巴格達以北是上美索不達米亞,也被稱為亞述,地勢略高,山巒起伏。美索不達米亞南部,也被稱為巴比倫尼亞,地勢較低,到處是湖泊和沼澤。底格裏斯河和幼發拉底河在南部匯合,形成阿拉伯河,形成三角洲。兩河流域的平原自西北向東南延伸,形如月牙,被稱為“沃土月牙”。古代這壹帶農業發達,加上灌溉方便,河渠縱橫,土地肥沃。1編輯這壹段的氣候數據。東北部山區屬於地中海氣候,其余屬於亞熱帶幹旱半幹旱氣候。年降水量從北方的500毫米下降到南方的不足100毫米。位於地中海和波斯灣之間,也是小亞細亞、伊朗高原和阿拉伯半島的中心,是西亞的交通樞紐,是各民族交匯的地區。美索不達米亞最初是波斯灣的壹部分。它是底格裏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沖積而成的。地勢北高南低。北部地勢起伏,南部多沼澤。海拔大多在200米以下。氣候幹燥。出產棗、大麥、玉米等。編輯此歷史淵源亞述帝國亞述是古代西亞的壹個奴隸制國家。公元前31世紀末,Sem人的壹支在底格裏斯河中遊建立了亞述爾城。21世紀末,形成了階級社會和國家。八世紀下半葉建立了壹個龐大的軍事帝國。埃及曾在7世紀被占領。帝國的軍國主義和壓迫性統治激起了被征服地區的不斷反抗。612年,首都尼尼微被美狄亞和迦勒底的聯軍攻陷。死於公元前605年的赫爾墨斯之戰。巴比倫王國,巴比倫王,巴比倫王國。西亞巴比倫尼亞南部的奴隸城邦。以巴比倫城為中心。公元前19世紀,亞摩利人在此建國。史稱巴比倫王國(約公元前1894年~公元前1595年)。第六任國王漢謨拉比(約公元前1792年~公元前1750年)先後征服了其他城邦,統壹了兩河流域,建立了強大的中央集權國家,成為古代西亞典型的奴隸國家。《漢謨拉比法典》是古代西亞的第壹部成文法典。經濟文化高度發達,尤其是數學和天文學。漢謨拉比死後逐漸衰弱,公元前1595年被赫梯王國所滅。公元前626年,壹個閃米特族的巴比倫部落占領了巴比倫,重建了新的巴比倫王國(公元前626-538)。也被稱為迦勒底王國。公元前612年,與美狄亞聯手消滅亞述,疆域包括兩河流域的大部分,敘利亞,巴勒斯坦,甚至阿拉伯北部。公元前六世紀下半葉,國家強盛。尼布甲尼撒二世國王發動了多次對外戰爭,並不斷擴張。公元前586年,攻占耶路撒冷,摧毀猶太王國。它的領土包括敘利亞和巴勒斯坦兩大流域的大部分。此後政變不斷,國家走向衰落。公元前538年被波斯摧毀。楔形文字楔形文字,源於拉丁語,是壹個由cuneus和forma組成的合成詞。楔形文字也叫“釘頭字”或“箭頭字”。古代西亞使用的文字多刻在石頭和泥板上(泥磚)。筆畫呈楔形,很像釘子或箭頭。公元前3000年左右,青銅時代的蘇美爾人用泥板以圖畫的形式記錄賬目。漸漸地,這些符號演變成了表意符號,那些無法描述的東西,用任何指定的方式表達出來。而且蘇美爾人也用它來表示聲音,幾個表意文字合在壹起可以表示壹個復雜的單詞或短語,這就使得很多符號變得多余。楔形文字最初是從上到下直寫,後來從左到右橫寫,所以所有的楔形符號都轉了90°,從豎寫變成橫寫。因為右手握筆,從左向右水平書寫,楔形筆畫的粗端在左邊,細端(釘尾)在右邊。蘇美爾楔形文字的符號和筆記。經過巴比倫人、亞述人和阿拉米人的使用和改革,它成為壹種半音節文字。為文字發展史做出了貢獻。楔形文字符號約有500種,其中許多符號具有多重含義,其“確切含義”只能根據上下內容來確定,這使得楔形文字系統比後來的拼音文字系統更難掌握。然而,兩千年來,楔形文字是美索不達米亞唯壹的書寫系統。到公元前500年左右,這種文字甚至在西亞大部分地區成為壹種常見的商業交流媒介。考古學家發現了大量楔形文字泥板或銘文,從19世紀開始陸續被翻譯,從而形成了壹門研究古代史的新學科——亞述學。烏爾納法典和烏爾納法典是歷史上最早的成文法典。由古西亞第三烏爾王朝(約公元前265438年+公元前065438年+公元前03-2006年)創始人烏爾納穆頒布。它適應奴隸制的發展,主要用於保護奴隸占有和私有制經濟,鎮壓奴隸和窮人的反抗。這些代碼大部分都損壞了,只剩下壹些片段。蘇美爾人發明了楔形文字,這種文字被兩河流域的許多國家使用。蘇美爾神話傳說中的大洪水故事,後來被猶太人改編,編入《舊約》,也就是諾亞方舟的故事。兩河文明的歷法很有特色。蘇美爾阿卡德時代制定陰歷,每月29或30天,12個月為1年(6個月29天,6個月30天),每年354天,通過設置閏月來調整。壹開始是靠經驗設定閏,後來8年有3個閏規則,27年有10個閏規則。在天文學中,已經可以從五大行星中區分恒星,黃道也已經被觀測到。亞述時期確定了今天星期的名稱和7天1周的規律。數學上,兩河文明使用十進制和六十進制。周長是360度,1天是12小時,每小時30分鐘。古巴比倫人還掌握了四種運算:平方、立方和求平方根、立方根的規則。也可以解三個未知數的方程。得出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圓周率為3。天文歷法兩河文明的歷法很有特色。蘇美爾阿卡德時代制定了陰歷,以月亮的圓缺為計時標準,每月29或30天,12個月為1年(6個月29天,6個月30天),每年354天,發明了閏月,通過設置閏月來調整。壹開始是靠經驗設定閏,後來8年有3個閏規則,27年有10個閏規則。把壹個小時分成60分鐘。亞述時期確定了今天星期的名稱和7天1周的規律。在天文學中,已經可以從五大行星中區分恒星,黃道也已經被觀測到。數學蘇美爾人還會計算分數、加減乘除、解壹元二次方程,發明了10十進制法和16十進制法。他們把圓分成360度,知道π接近3。甚至計算不規則多邊形的面積和壹些圓錐體的體積。算術古巴比倫人是技藝高超的計算器,他們的計算程序是借助乘法表、倒數表、方桌、立方表實現的。巴比倫人寫數字的方法值得我們註意。他們引入了以60為基數的數值系統(十六進制),這也是希臘人和歐洲人在16世紀用於數學計算和天文計算的數值系統。至今,角度、時間等記錄仍用十六進制。巴比倫人有豐富的代數知識,許多泥板中含有壹次和二次方程的問題。他們解二次方程的過程和今天的解法、公式法是壹致的。此外,他們還討論了壹些三次方程和多元線性方程。公元前1900年到公元前1600年,記載了壹個表格,發現裏面有兩組數字,分別是整數長的直角三角形的斜邊長和直角邊長,由此推導出另壹個直角邊長,即得到不定方程的整數解。幾何巴比倫的幾何與實測密切相關。他們知道相似三角形的對應邊是成比例的,他們可以計算簡單平面圖形的面積和簡單三維體積。我們現在把圓周分成360等分,也是由於古巴比倫人。巴比倫幾何的主要特征在於它的代數性質。比如平行於直角三角形壹邊的橫線問題,引出二次方程;討論棱臺體積時出現了三次方程。古巴比倫的數學成就在早期文明中達到了非常高的水平,但積累的知識只是觀察和經驗的結果,沒有理論基礎。蘇美爾人的書面語言是壹種孤立的語言,與任何其他已知的語言都不接近。試圖將蘇美爾語與其他語言聯系起來,尤其是烏拉爾-阿爾泰語系,沒有成功。蘇美爾語是壹種粘著語,也就是說,它的文字是由粘在壹起的文字組成的。蘇美爾人發明了壹種象形文字,後來發展成楔形文字。這是已知的最古老的人類文字之壹。今天,數十萬件蘇美爾人的物品被挖掘出來,其中大部分被刻在泥板上。其中包括私人和商業信件、匯款、食譜、百科全書、法律、贊美詩、祈禱文、咒語以及包括數學、天文學和醫學在內的科學文章。很多大型建築,比如大型雕塑,也刻有文字。許多文章的多個版本被保留了下來,因為它們經常被復制(例如,作為寫作練習)。臨摹是當時人們傳播文章的唯壹途徑。在蘇美爾人成為美索不達米亞的統治者後,蘇美爾語仍然是宗教和法律的語言。即使是專家也很難理解蘇美爾文字。尤其是早期的蘇美爾文字非常困難,因為它們通常不包含所有的語法結構。技術蘇美爾人的技術包括:輪子、鋸子、皮革、手鐲、錘子、馬鞍、釘子、別針、戒指、鏟子、水壺、刀、矛、箭、劍、膠水、匕首、包、頭盔、船、盔甲、箭筒、刀鞘、靴子、拖鞋、叉子和釀酒。蘇美爾人有三種不同的船:1。皮劃艇是由蘆葦和動物皮制成的。2.帆船使用瀝青來防止水滲透。3.木船有時由人力或畜力拖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