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古稱廖立,是中國西南地區最古老的民族之壹。這裏是壹個古有百位的地方,莊家歷代都有不同的稱呼。過去壯族寫為“凸”,後改為“通”,又改為“莊”,壹直沿用至今。
我們這次去的碩龍鎮,位於中越邊境。100多年前,壹份協議將桂春江兩岸劃分為兩個國家。因為只是壹江之隔,兩岸人民經常互通有無。因此,在這個壯族村落裏,幾乎普遍使用普通話、越南語和壯語。
壹進村就遇到了村裏104歲的長壽奶奶,她身體很好,熱情地用普通話和我們交流。
這次來村裏才知道,這裏女人是家裏的頂梁柱,男人卻成了家庭主婦。所以叫嫁夫不嫁妻。
為了歡迎我們的到來,這些越南人正熱情地用越南語唱歌。當然,他們的普通話也很流利。
其實這次來到這個古老的壯族村落,我最期待的就是莊王宴,也叫簸箕宴(因為菜是裝在壹個巨大的竹簸箕裏端上來的)。
現在我們常說,生活中要有儀式感。這種莊王宴,曾經是壯族敬酒待客時才有的,是壹種很有儀式感的宴席。
長廊對面的壹個溫室裏有幾十個大圓桌。可能是過去莊家的敬酒是用這種方式招待客人的。剛壹坐下,就看到壹個年輕人掛著鑼等在門邊。當兩個壯族婦女正端著壹塊竹匾走向餐桌時,男子“匡匡”敲響了兩次鑼,說“我們來擺酒席吧!”,他們可以吃。
這些菜還是很有壯族特色的,比如蜂蜜南瓜,當地的河魚,越南特色的春卷,村裏的雞,雲南特色的玫瑰米飯等等。
但最讓我眼前壹亮的是這個蠶蛹。在德天瀑布的這兩天,好像每次聚餐總是少不了這種油炸蠶蛹。我們那桌很多人都不敢吃,只有我和另壹個女生很有味道。據說這種蠶蛹營養特別豐富,尤其是蛋白質。而且外脆裏脆,味道很棒。恐怕很多人都被這個嚇到了。
飯後我們來到村裏的銀器店,壹直對壯族的銀器很感興趣。只見莊小子用火槍打著,噴著,慢慢的銀器有了些模樣。
每次看到壯族姑娘頭上戴著銀飾載歌載舞,我總在想,那該有多重。他們是怎麽保證這個頭飾不會掉下來的?店主主動給我們看櫥窗裏的鎮店之寶,我出於好奇戴上了這個銀色的頭飾和項鏈。
做工精致,比預想的要輕很多。可能是穿起來方便吧。頭飾的銀片很薄。不像這條銀腰帶,很重。
看我這樣還能不能裝成壯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