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證高質量、高水平的活動,通常需要事先制定活動計劃,活動計劃是為壹項活動而制定的,包括具體行動實施的詳細規則和步驟。那麽妳知道怎麽寫活動計劃嗎?以下是我為妳整理的壹份手工活動計劃(壹般10篇)。歡迎閱讀。我希望妳會喜歡它。
端午節大班手工活動方案1壹、活動目標
1.通過分享和交流,初步了解與體驗端午節相關的習俗,體驗與團體分享端午節的樂趣。
2.嘗試制作與端午節相關的物品:粽子、香囊、彩繩、雞蛋。
3.願意積極參與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4.參加假期遊戲。
二、活動準備
1,讓孩子收集關於端午節的各種信息。
2.與生產相關的各種材料:
粽子——粽子葉、糯米、線等。
香包-各種形狀的布,訂書機,棉花,香水,幹花。
雞蛋——煮雞蛋、顏料、水彩筆、蠟筆、油畫棒。
五彩繩-彩色絲帶,羊毛和縐紙。
3.相關圖片,艾草和菖蒲。
三、活動過程
(壹)談論:
要求:交流小朋友收集的端午節的內容。
(2)引言:
妳知道今天我們班的門上掛的是什麽嗎?(菖蒲)那為什麽要掛菖蒲?(因為端午節快到了,掛菖蒲是端午節的習俗)
2.妳知道端午節的其他習俗嗎?
(1)掛鐘:鐘馗捉鬼,是端午節的習俗。家家戶戶都把鐘馗雕像掛在門上,可以在鎮宅驅邪,保壹家平安。
(2)掛艾葉和菖蒲:艾葉和菖蒲都含有壹種叫芳香油的東西,可以用來殺蟲,防治病蟲害。它的香氣可以凈化環境、驅蟲、祛疫。
(3)賽龍舟:屈原投湖自殺時,許多人劃船追上去救。他們沖向對方,卻沒能把屈原扶起來。後來,在每年的五月五日,他們用劃龍舟來紀念這壹事件。
(4)吃粽子:屈原死後,人們怕河裏的魚蝦吃他的屍體,就用粽子葉包糯米,扔到河裏餵魚。
(5)喝雄黃酒:雄黃是壹種礦物質。端午節的時候,人們把它放在米酒裏做成雄黃酒,但是小孩子不能喝,就把手指浸在雄黃酒裏,在額頭上寫壹個“王”。
(6)佩戴香囊:端午期間,兒童應佩戴香囊。香囊裏有許多香料,聞起來很香。這些香包有各種形狀和顏色,可以掛在脖子上或戴在手腕上。太美了!
(7)五彩繩:在端午節,人們編織五顏六色的絲帶掛在手上,非常漂亮和吉祥。
(8)豎蛋畫蛋:人們說:“端午節能豎蛋的人,今年會有好運。
端午大班手工活動方案2活動目標
1.通過分享和交流,初步了解與體驗端午節相關的習俗,體驗壹起分享端午節的樂趣。
2.嘗試制作與端午節相關的物品:粽子、香囊、彩繩、雞蛋。
要準備的活動
1.準備好制作端午定制物品的各種材料:
棕葉、糯米、線頭等。;各種形狀的布、訂書機、棉花、香水、幹花;煮雞蛋、顏料、水彩筆、蠟筆、油畫棒;各種顏色的絲帶,羊毛,縐紙。
2.端午節相關圖片,艾草和菖蒲。
3.邀請孩子的家庭參加活動。
活動過程
1.主持人的開場白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也叫端陽節和五月節。雖然名字不壹樣,但是各地人的習俗都是壹樣的。端午節在中國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這壹天,家家戶戶掛鐘造像,掛艾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戴香囊。
隨著端午節的臨近,為了提高孩子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習俗,從小培養孩子們的愛國情懷,今天我們xxx幼兒園的寶寶們邀請他們的父母和爺爺奶奶壹起度過這個美好的傳統節日。現在讓我們用掌聲歡迎我們的父母,祖父母!
2.手工活動
(1)家長表演各種花式粽子的制作技巧。
(2)制作香囊、畫彩蛋、制作彩繩,由孩子和家長共同完成,然後將作品展示,互相贈送。
3.親子遊戲
袋鼠
人數:1孩子+1家長,共8對。
形式:單向繼電器
準備:每班2個粽子,最後4把椅子。
玩法:孩子面對父母,手掐著脖子,腳勾著腰。父母壹手拿壹個粽子。老師壹聲令下,家長們抱著孩子向前跑去。他們用手摸不到孩子,繞過椅子,返回,把粽子給第二家,繼續遊戲。第壹個完成的小組獲勝。
龍舟比賽
人數:1孩子+1家長,共4對。
形式:單向繼電器
準備:每班四只紙板龍舟,幾把塑料椅子。
玩法:小朋友在媽媽或爸爸的帶領下,穿上紙箱做成的龍舟,繞過障礙物接力。
快樂粽子
人數:1孩子+1家長,共8對。
形式:反向繼電器
準備:每個班壹個小桶,幾個粽子。
玩法:小朋友提壹個小桶,走過獨木橋,到另壹端拿籃子裏的粽子回來,在隊伍前面把粽子放回籃子裏,把桶傳給下壹個小朋友,繼續遊戲。看哪個隊在規定時間內運送的粽子比別人多。
“嘟嘟”跑得很快。
人數:1孩子+1家長,共8對。
形式:反向繼電器
準備:每節課壹個呼啦圈,兩個粽子。
玩法:以班級為單位,八個家庭為壹組接力。遊戲中,孩子是車頭,壹手拿個粽子當方向盤,家長蹲下做車尾,呼啦圈兩端相連,壹端放在孩子腹部,壹位家長雙手托住。小車以最快的速度推進到對面的家庭組,把呼啦圈和粽子接力傳遞給下壹組家庭。最後壹組家庭跑,遊戲結束。最快的班級獲勝。
活動結束
親子活動結束後,各班組織孩子和家長在班裏分享美味的粽子。這時老師可以編輯園區動態,記錄活動過程,分享給所有家長和孩子。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文化日益多元、信息日益豐富的今天,我們絕不能忘記中國的傳統。眼看節日就要到了,我們不妨帶著孩子和父母朋友組織壹次“端午民俗體驗”!讓孩子體驗中國傳統節日的意義,感受節日的快樂。
活動形式:猜謎語,晚餐。
材料準備:粽葉(或蘆葦葉)、印在彩紙上的謎語和詩詞、五彩線、氣球、三支氣球槍和幾種獎品(由園方酌情決定);
衣物準備:用綠紙或粽子葉做成的幾個小粽子縫在或掛在身上。
音樂準備:愛乘無限,包粽子,循序漸進。
參與者:大班幼兒和家長。
活動壹:宗野大寶
活動準備:
1.謎語和詩歌——老師事先挑選壹些謎語和詩歌,印在彩紙上,在每壹個謎語和詩歌下面詳細寫下獎品藏的地方(比如獎品在XX教室),然後根據每壹個謎語和詩歌的內容,把彩紙剪成獨立的紙條,最後把所有的紙條裝進用粽子葉折疊的粽子裏,用彩色的線條,
2.拍攝氣球板——在教室的壹面墻上(或用壹張超張大小的大紙板),做壹塊板,上面寫著“宗爺是個大寶藏”。把壹些吹好的氣球有秩序地排列貼在板上。並在每個氣球下掛壹個粽子,在板前用桌子隔開拍攝距離。
活動規則:
1.每個孩子有兩次拍攝機會。如果壹次都沒打中,老師可以適當調整壹下桌子之間的距離,或者請家長配合幫忙。
2.活動結束後,給每個參與的孩子壹個氣球作為鼓勵。
活動流程:
1.播放《愛乘以無限》作為背景音樂,老師組織小朋友用氣球槍射氣球。
2.每打壹個氣球,就可以把氣球下對應的粽子拿下來,按照紙條上的要求,家長帶著孩子來讀或者猜謎語。
如果妳讀得好或者答對了,就可以根據紙條下的方式找到藏在各個地方的寶藏作為獎品。
活動二:吃粽子。
活動準備:
煮好的粽子,盤子,筷子,糖和飲料。
2.老師以自助餐的形式提前準備好“黃武”的食物,放在每節課。
活動流程:
1.播放“包粽子”作為背景音樂,老師組織孩子和家長品嘗粽子和。
當家長和孩子吃粽子時,老師可以解釋端午節的意義。
活動3:烹飪比賽
活動準備:
參加這個活動之前,通知家長,每個家庭要準備好自己的特長,帶到幼兒園。菜品種類不限(可以是父母和孩子壹起做的菜)。請家長提前為自己的菜品寫壹個小標簽(標簽上寫菜名和家庭參與情況)。
活動流程:
1.播放BBK作為背景音樂。老師們把班級的桌椅在教室中間擺成壹圈,把所有的菜都放在桌子上。
2.這個活動可以和“吃粽子”壹起進行。
3.在要求家長分享之前,老師要組織家長和孩子介紹自己的菜名。
活動寓意:
端午節是壹個傳統節日,在今天的中國仍然非常流行,所以許多詩歌,諺語,童謠和謎語都由民間和著名詩人流傳下來,代表了人們對端午節的熱愛。這個遊戲通過這種形式,讓孩子們在中學和學校裏玩,從語言和文化方面了解中國端午節的內涵。端午節期間,妳不僅可以吃到每個人包的形狀各異、味道各異的粽子,還可以品嘗到每個家庭成員的特色美食。既讓自助餐豐富多彩,又讓各家各顯身手,讓孩子和家長在節日的氛圍中玩得開心,吃得開心。同時也增進了家長之間的溝通,讓本次活動的氛圍更加輕松。
端午節大班手工活動方案4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慶祝端午節在中國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了解端午節,感受其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他們最初的愛國情懷,豐富他們的生活體驗,那日松幼兒園今年推出了“粽子香端午快樂”的親子活動,讓孩子們在濃厚的親子氛圍中更多地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的習俗,用心體驗中國傳統節日的意義。詳情如下:
活動時間:
09年6月65438日
活動主題:
端午節快樂總飄香
活動目標:
1,我知道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也是家人團聚的日子。
2.了解端午節相關的習俗,還有很多傳說,故事,兒歌。
3.端午節有壹種特殊的食物——粽子,它有許多形狀和味道。
4.我願意參加包粽子、做香包、做龍舟等活動,體驗節日的快樂。
活動安排:
1,傳統節日主題教育活動。
通過視頻、圖片等形式,讓孩子們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傳說和習俗,感受傳統節日的文化氛圍。
2.實踐活動。
通過繪畫、手工(粽子、香包、彩線)等活動,體驗傳統節日的豐富生動,感受親自動手的樂趣。
3.端午節快樂分享活動。
通過親子分享粽子的活動,送上節日的祝福,表達親子之間的深情,進而培養愛的感情(愛父母,愛祖國)。
端午大班手工活動方案5【活動設計意圖】
這是中國壹年壹度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為了體驗中國民間節日的獨特魅力,了解節日的習俗,了解端午節的習俗,感受中國的社會文化,我們討論並設計了這次活動。
[活動目標]
1,能說出“端午節”的名稱,知道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2.我願意參加包粽子、做香包等活動,體驗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端午節的故事;
制作香包的材料:香料、布料等。
糯米和粽葉包粽子;
[活動流程]
首先,主持人展示圖片,講述端午節的故事及其由來,讓孩子對故事中的人物、事物及相關物品有壹個初步的了解。
1,吃粽子。用小米(黃米)或糯米配棗,用蘆葦葉包好,煮熟。據說屈原投河後,人們把粽子扔到河裏,以防止魚吃掉他的身體。風俗相隨,人們吃粽子,後來帶了時令色彩。
2.做壹個香包。用布做壹個小布袋,向藥店要或買五種中藥面,放在小布袋裏,縫緊。給兒童或老年婦女戴上它,可以辟邪避災。
3.給孩子穿五絲。“五色絲綢”由紅、黃、藍、白、黑五種顏色組成。古代用五色絲綢代替棉花,故稱“五色絲綢”。棉花產生時,用棉線代替了絲綢,但名稱不變。早上太陽出來之前,給孩子的手、腳踝、脖子上貼上“五絲”。壹直穿到下大雨。下大雨的時候,把它脫下來扔到水流裏,讓它漂走。據說這“五絲”可以變成蚯蚓。習慣上戴“五絲”消災辟邪護子。
第二,包粽子,吃粽子,分享端午節的美食。
第三,父母和孩子壹起制作香包
1,孩子和家長壹起做香包
2.孩子們互相贈送香囊,大膽地對同伴說壹句祝福的話。
四、活動結束。
在此,我代表所有幼兒園老師,祝所有家長和小朋友節日快樂,家庭幸福!
端午節大班手工活動方案6壹、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很高興知道端午節的壹些習俗和起源。
2.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感興趣,有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二、活動內容:
知識共享
1,知道端午節的日期,知道端午節的壹些習俗和起源。
2.欣賞端午節傳說中關於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中國古代的愛國詩人,對屈原有崇敬之情。
學習端午節的兒歌
①五月五日,是端陽;龍舟既鬧長江;劃手坐在兩邊;坐在中間的是鼓手;哎;哎;咚咚咚咚。
②5月5日,是端陽。門口都是香。吃粽子撒糖。龍舟快樂啟航。
5月5日,端午節被慶祝,有龍舟比賽和鑼鼓。端午節的習俗世代相傳。
(4)粽子香,香廚。艾葉清香撲鼻。桃枝插在柵裏,出門就能看到麥子黃了。這裏陽光明媚,那裏陽光明媚,到處陽光明媚。
⑤雄黃酒灑到戶,孩子頭上畫老虎。壹、二、三、四、五,家家都過端午節。
(3)動手操作
各班開展包粽子、包錢包、做彩線等活動。
(4)創建區域角:
1,科學角:放入艾草和菖蒲。展示不同形狀的錢包(香包);
2.藝術角:擺放制作皮包、五彩線、包粽子的材料;貼龍舟賽的圖,屈原的圖等。
3.閱讀角:張貼壹張關於端午節的紙條,供孩子們閱讀。
(5)父母的工作:
1.與孩子壹起收集有關端午節習俗的圖片和資料,並告訴他們端午節的習俗;
2.帶孩子買艾草菖蒲、粽子、香包(荷包)、鹹鴨蛋等節日用品;
3.和孩子壹起看關於節日慶祝的報道;
4.參加班裏包餃子等活動。
端午大班手工活動計劃7活動目標:
1,願與同行交流分享,感受端午節的快樂。
2.知道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我可以積極參加節日慶祝活動。
3.了解端午節的傳說和人們在節日裏的習俗。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孩子自帶餃子,鴨蛋。
2、知識和經驗準備:知道端午節要吃粽子。
活動流程:
1,對話導入。
問:“妳吃過粽子嗎?妳吃過什麽口味的粽子?”
“妳喜歡吃哪種粽子?”
"為什麽人們會在這段時間包餃子吃呢?"
(經過幼兒討論,教師可以向幼兒介紹端午節的傳說。)
2.講壹個關於端午節的古老故事。
(1)老師講端午節的故事。
(2)了解端午節的習俗。問題:妳還知道端午節的其他習俗嗎?
門前掛艾草蒜,胸前掛龍舟鴨蛋網。
(3)擴大談話範圍:端午節為什麽要在家家戶戶門前掛艾草和大蒜?(兒童討論)
3、教師總結:
從端午節開始,天氣會越來越熱,蚊蟲越來越多,容易傳播疾病。滅蚊器在古代還沒有發明,但是在中國古代,人們很聰明,動了腦筋,在門框上掛艾草和大蒜來驅蚊。
4.孩子們品嘗粽子,體驗端午節的快樂。
(1)小朋友互相介紹自己的粽子:形狀和味道。
(2)小朋友分享粽子。
5.活動擴展
親子遊戲:劃龍舟。
遊戲規則:將參加班級活動的家長和孩子平均分成兩組。每組家長面對面站成兩隊,平躺在地上。父母舉起他們的手,讓孩子們可以順利地爬上去。遊戲開始前,孩子們在起點排隊,依次從父母手裏爬過去。
遊戲提醒:家長躺下時,老師要註意調整家長的位置,保證家長舉手時成壹條直線。家長在搬運時要註意孩子的位置。老師註意到,家長造的“龍舟”最多只能有兩三個孩子。
端午大班手工活動方案8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端午節的傳說和節日裏人們的習俗。
2.了解做粽子的原料和方法。
3.對傳統民族文化感興趣。
活動準備:
1,賽龍舟的視頻和圖片。
2.湯圓材料,壹個香包,壹個鴨蛋,壹個湯圓。
活動流程:
1.展示粽子,引出端午節的傳說。
問:這是什麽?妳吃過粽子嗎?妳吃過哪些口味的粽子?
孩子們自由討論,說說這段時間經常看到大人包粽子吃粽子。這是幹什麽用的?介紹端午節起源的傳說。
2.組織小朋友看圖,了解端午節的習俗。
①端午節人們會做什麽活動?
龍舟是什麽樣的?人們是如何劃龍舟的?劃龍舟時妳還做什麽?他們為什麽這樣做?
③綠色的粽子裏有什麽?包粽子需要什麽材料?怎麽出來的?
3.老師介紹其他相關的風俗習慣。
4.品嘗粽子,感受節日氣氛。
端午大班手工活動方案9題目來源: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有獨特的習俗,如吃粽子、賽龍舟、掛香包、系長命縷等。這些活動適合大班的孩子,既能鍛煉和發展孩子的動手能力,又能增進孩子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興趣。同時,端午節有壹個著名的由來,讓孩子了解屈原的故事,可以激發他們最初的民族自豪感。為此,我開展相關主題教學活動。
目標:
1,靜靜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2、知道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們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3.了解端午節的起源和習俗文化(重點),對中國傳統文化感興趣,產生最初的民族自豪感(難點);
準備:
1.實物:紮好的艾蒿和菖蒲、彩色絲線、香囊、鹹蛋、粽子。
2.圖:龍舟賽,粽子,掛艾葉和石菖蒲,彩色絲線,掛香囊,鹹蛋,畫雄黃,字卡工藝:
導入:播放背景音樂,師生有節奏地走出來——坐火車(進站)
首先,開始部分
1,打個招呼
2.手指遊戲——“手指歌”
二、基礎部分
1,談導入,秀粽子,引故事。
(1)這是什麽?(粽子),妳吃過粽子嗎?妳吃過哪些口味的粽子?(鮮肉粽子,臘肉粽子,紅豆粽子,紅豆粽子,花生粽子...)妳喜歡哪種粽子?
(2)妳知道人們在任何節日都包餃子,吃粽子嗎?(幼兒討論後,老師揭曉答案:五月五日,端午節)
2.欣賞故事(要求孩子安靜地聽並理解故事)
3.根據故事內容提問,加深孩子對故事的理解。
(1)農歷五月初五是什麽節日?
妳知道端午節的習俗嗎?
(3)這個節日為什麽要吃粽子?
根據小朋友的回答展示圖片:賽龍舟,吃粽子,插艾葉等。
4.擴展和延伸
(1)了解屈原的故事;(通過故事激發孩子的愛國情懷)
(2)展示艾葉、香包、鹹蛋、彩繪雄黃、彩色絲線的圖片,了解其用途。老師:除了這兩個習俗,妳還知道端午節的其他習俗嗎?旁邊的小筐裏還藏著很多海關。去找他們,看壹看,說壹說。妳知道這些習俗嗎?(孩子們可以自由分組討論)
老師:妳在端午節看到哪個群體,哪個習俗?邊說話邊看圖,告訴他們給孩子看相應的物體。(虛實結合加深印象)
老師總結:從端午節開始,天氣會越來越熱,蚊蟲也會越來越多,疾病很容易傳播。滅蚊器在古代還沒有發明,但是在中國古代,人們很聰明,動了腦筋,利用艾草和菖蒲的特殊氣味來驅蚊,把它掛在門框上。五串象征五條龍,民間傳說可以降伏鬼怪。
給孩子介紹吃粽子、賽龍舟、掛香包的意義:在屈原被扔進河裏的日子裏,人們把大米裝在竹筒裏扔進河裏給他吃。後來人們怕龍吃米,就用粽子葉把米包起來,纏在龍最怕的彩線上。還有壹個傳說:古代有個詩人叫屈原,他憂國憂民。不幸的是,他投河自盡了。為了紀念他,人們設立了端午節。“吃粽子”的原意是把粽子扔到河裏,讓魚、餃子、蝦蟹都吃飽,又不傷害屈原的身體;“賽龍舟”據說是為了救屈原。香囊由紅、黃、藍、白、黑五彩絲線制成,內含香藥,寓意排毒長壽。
第三,學兒歌
1,欣賞兒歌
2.跟著兒歌走
3.大聲朗讀兒歌(小組朗讀、小組朗讀和個人朗讀)
4.讀word寶寶的《龍舟艾葉粽子》
四、遊戲部分——蘿蔔蹲老師展示圖片,小朋友根據手中的word baby做蹲的動作。
五、活動結束(播放背景音樂,遊戲退出)
老師:端午節有很多習俗。妳喜歡嗎?假設今天是端午節,讓我們慶祝壹下。妳想用什麽樣的習俗來慶祝端午節?
老師:那我們就用最熱鬧的方式慶祝吧!
通過玩龍舟比賽帶領孩子們走出活動室(通過遊戲增強他們對端午節習俗的了解)
端午大班手工活動方案10壹、活動來源:
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設計和組織以端午節為主題的教育活動,是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了解端午節,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喚起最初的愛國情懷,豐富以下主要體驗: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也是家人團聚的日子。
(2)端午節有吃黃武、掛五尾驅毒驅蟲的習俗。“黃武”是指用黃豆、鹹鴨蛋黃、雄黃酒、黃魚、黃瓜做成的粽子;“五端”指的是菖蒲、艾草、石榴花、大蒜、龍船花。
端午節有賽龍舟的習俗。
④端午節有壹種特殊的食物——粽子,它有許多形狀和味道。
端午節有很多傳說、故事和童謠,比如關於屈原的傳說。
二、大班節日活動的目標:
(1)知道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對它的起源和習俗有了初步的了解,比如吃粽子,掛艾草。
(2)知道屈原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激起了愛國情懷;
(3)喜歡和大家壹起過端午節,積極參加端午節活動,體驗節日的快樂。
第三,實施大班節日
1,屈原的故事
2.觀看龍舟比賽
3.我喜歡吃粽子。
四、家庭教育:
1,請家長協助孩子調查收集相關信息,豐富孩子的相關經驗;
2.可以邀請家長到公園參加活動,和老師、孩子壹起感受做、玩、試節日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