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的原因很多,常見的有以下幾種。①心肌疾病:包括缺血性心臟病、心臟毒性損傷、免疫和炎癥介導的心肌損傷等。②心臟負荷異常:包括高血壓、瓣膜和心臟結構異常、心包和心內膜疾病、肺部疾病等。心律不齊:包括心動過速和心動過緩。
心力衰竭的癥狀主要由體循環、肺循環充血和心輸出量減少引起,往往有以下幾種。①呼吸困難:不同程度的運動引起的呼吸困難,說明心力衰竭的程度不同,嚴重者甚至發生在休息和睡眠時;2水腫:是心力衰竭的早期癥狀。下肢水腫嚴重時,鞋子會有緊繃感;3心悸:會感到心跳過快,常伴有緊張感;4食欲不振:飯後仍有較長時間的飽脹感,可伴有惡心、便秘等癥狀;⑤咳嗽:也是心力衰竭的常見癥狀,但容易與感冒引起的咳嗽混淆。如果癥狀持續,要及時就診;⑥疲勞:容易疲勞或全身無力。了解心力衰竭的癥狀,有助於對癥下藥,及時治療。
心力衰竭的治療需要結合病情考慮,如慢性心力衰竭。主要治療方案已從擴血管、強心、利尿等短期措施逐漸轉變為以神經系統內分泌阻斷為主的長期、恢復性措施。具體方案包括改善癥狀、病因治療、合理使用神經內分泌阻滯劑等壹系列措施。我國心衰指南收錄的神經內分泌阻滯劑有ACEI、ARB、ARNI、β受體阻滯劑和醛固酮受體拮抗劑,其中ARNI是新收錄的藥物,對心衰的治療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