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火把節、端午、開齋節、那達慕分別是哪些民族的節日?

火把節、端午、開齋節、那達慕分別是哪些民族的節日?

火把節是彜族、白族、納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的傳統節日。彜族、納西族、基諾族在農歷6月24日(今天)舉行,白族在6月25日舉行,拉祜族在6月20日舉行,為期兩三天。彜族人認為火把節後長出的谷穗和火把壹樣粗。後人以此為祭品,驅趕家中的鬼怪邪靈,以保人畜平安。節日期間,各族青年男女或點燃松木做成的火把,到村裏田間地頭進行活動。壹邊走,壹邊在火把上灑松香祈求新年,除汙穢求好運;或唱歌、跳舞、賽馬、鬥牛、摔跤;或者舉辦大型篝火晚會,徹夜狂歡。現在,人們也用火把節。

會聚壹聚,應酬或者見見戀人,逢年過節進行商務活動。

開齋節是壹個伊斯蘭節日。在伊斯蘭歷10年10月1日。中國新疆叫日子節(Roza,波斯語,意為快)。根據伊斯蘭教法,伊斯蘭歷中的九月是齋月。所有成年健康的穆斯林都要整月禁食,也就是每天從黎明前到日落,禁止進食和性交。如果在齋戒的第29天晚上看到新月,第二天就是開齋節。如果沒有,就再閉關壹天,為期30天,第二天是開齋節,慶祝壹個月的齋戒圓滿完成。

我國蒙古族有著鮮明民族特色的傳統活動,也是蒙古族人民喜聞樂見的傳統體育活動形式。錫林郭勒盟的那達慕最具代表性。

“木”是蒙古語的音譯,意為“娛樂、遊戲”,表達豐收的喜悅。那達慕,始於農歷六月初四(多在陽歷七八月,草青花紅,馬壯羊肥),是草原上壹年壹度的傳統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