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的食堂,有同事端著餐盤在我們旁邊坐下。
自然要閑聊幾句,她問,妳們平常都自己做飯嗎?
我們有點意外,答,對啊,當然自己做。
我問她,妳呢,平常不做飯嗎?
她說,晚上回去晚就懶得做了。
我問,周末可以做呀,去逛菜市場挺好玩的。
她說,也不願做,主要我不喜歡剩飯。
隨後我們便不知道該怎麽繼續了,只好說壹說食堂的飯菜。
2.
有壹句話是“壹個人也好好好吃飯”,我想許多人都聽過,但是這句話多數時候都是說說而已,能夠做到的恐怕不太多。
還記得弟弟剛工作那年,打電話給我訴苦說吃飯的問題。壹直吃食堂的他突然不知道該怎麽吃了,問我當時是怎麽辦的。
被他壹問,我也有點楞住,趕緊回想壹下自己的生活,“傳授”他幾招救急。
剛開始自己生活,都會有壹段惶惑無措的時光吧。
還記得剛開始租房子的時候,第壹個要面對的難題竟然是喝水問題。住集體公寓的時候和在學校是壹樣的,提著暖瓶下樓打水,24小時熱水供應,壹天都不用愁。但是當開始自己生活,原來壹杯熱水都如此難得。
最開始是用熱得快燒水,靈感來自高中時候在校外租房的同學。好笑的是,熱得快竟然幾天之內被我燒壞了兩個……於是這個燒水方案作罷。
後來去超市選了壹款電熱水壺,壹直到現在也還在用電熱水壺燒水,總算是解決了壹個生活問題。
租的第壹套房子住了整整三年,住到第二年的時候,隔壁房間的姑娘說,咱們廚房有天然氣,怎麽都沒想到,還壹直用電水壺呢?
特別奇怪,那時候並沒有去廚房燒壹壺水的想法。習慣了電熱水壺的方便,竟從來沒有用天然氣燒過水。
3.
想起廚房可以用之後,便開始嘗試著做飯。
其實初中的時候暑假裏做過壹段時間飯,但是這項技藝也是會隨著時間流逝而消失的。所以壹切都要從頭開始。
學做土豆絲、西紅柿炒雞蛋、紅燒茄子、黃瓜炒雞蛋……沒有智能手機,沒有APP,就回想家裏做過什麽飯,或者上網搜壹下菜譜。周末的時候,和合租的姑娘壹起包小餛飩或者是餃子,有時候買壹堆菜,周末壹起吃火鍋。
漸漸也就練出來了。興致高時每天琢磨吃點什麽,嘗試壹些新菜式,天氣熱或者犯懶時也有壹些懶法子做快手菜,即便自己不做飯,也會想辦法吃好。
4.
壹直都覺得,無論如何都要好好吃飯。哪怕沒有條件自己做飯,也應該認真吃壹頓飯。所以,即便是懶得動手做飯的日子裏,也會找壹家像模像樣的小店,對著菜譜研究壹下如何搭配,然後慢慢享受壹餐飯——我從不覺得,壹個人出去吃飯有多尷尬或可憐,怕被人笑話壹個人吃飯而不好好吃飯才是壹件值得可憐的事情。壹個人研究菜單選擇喜歡的菜品非常有趣,唯壹的不便大約就是不能點太多吧。
和朋友吃飯時也會認真研究菜單和大家的口味,盡量做到葷素搭配,讓這壹餐吃好。
無他,只因我時刻都覺得,要好好吃飯。
5.
所以,從不喜歡“廢寢忘食”這個詞。也許偶爾會因為壹些事忙得顧不上好好吃飯,可是這並不是壹個值得宣揚的“習慣”。即使事務繁多,也應該停下來吃飯,給身體補充活力,讓大腦得以休息,然後,才能獲得繼續奮鬥的力氣。壹個不能照顧好自己身體的人,在生活和事業上恐怕也難以走遠。
前幾天給弟弟打電話,他說在煮粥。意外之余,心裏頗為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