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宴的宴會菜單中西合璧。晚餐包括壹個涼菜,壹個湯和三個熱菜:青醬雞豆腐湯,中式牛排,茭白炒蘆筍,烤紅星石斑魚。甜點是點心和水果冰淇淋。客人入座時,面前放著壹個12寸的“迎賓冷盆”。掀開銀蓋,壹幅畫面映入眼簾:“花”種在“泥”裏,“泥”是兩只帶肉帶皮的烤鴨,“花莖”是三棵種在“泥”上的蘆筍,“花和葉”是三角形。主廚蘇德興說:黑魚子更珍貴,配上菜肴會更上壹層樓。壹瓶黑魚子重三四倍,做了近20個冷鍋。那天用的黑魚子是烏蘇裏江產的三文魚子。事實上,晚宴上的每壹道菜都是壹幅畫,制作精美,董建華夫人愛不釋手,真想打包帶回香港。《荷花時令菜》呈現了荷花在水中盛開的景象:黃瓜汁做成的荷塘是淡淡的綠色,上面漂浮著白菜頭雕成的“荷花”和冬瓜皮雕成的“荷葉”,還有白蘿蔔雕成的蓮藕。荷塘上壹條15 cm長的刻有西葫蘆的船,滿是“柴梗”。這些“柴梗”就是壹排橄欖菜絲和壹條條紅燒茭白。“雞汁松茸”的湯應該是香、鮮、濃、清,所以雞是特意從蘇北買來的,散養的。松茸、竹蓀產於雲南,是中國菌食品研究會專家確認的認證產品。這道湯是冷鍋後的第壹道菜。瓷罐裏有8塊松茸,8塊竹蓀,2個頭上有2根胡蘿蔔梗的小碟子。接下來是“青檸蝦”。為了符合外賓的飲食習慣,大蝦必須去殼切片,但為了表現大蝦的形狀,用南瓜雕刻成大蝦,蓋上蝦片,用薯片封口,周圍用花邊做標記。薯片拌桂魚湯。這道菜是烤的。裝鍋時,蝦放在鍋的三分之二處,邊上放半個檸檬,邊上裝飾壹片香菜葉。第三道菜是“中式牛排”。牛肉是內蒙古赤峰的散養牛。這道菜的頂端,有兩根塗了蜂蜜,烤了2個小時的薯條。它們金黃香甜,兩邊各有四顆月牙形的荷蘭豆,綠油油的;牛排是用番茄醬和辣醬油做的,微辣微甜,色香味俱佳。第四道“荷花時令菜”後面是小吃:壹個蘿蔔絲酥餅,壹個小蔬菜包,壹個翡翠水晶蛋糕。素包只有油炸饅頭大小,但翡翠水晶蛋糕的制作卻獨壹無二。皮是小豌豆片和小麥澱粉做的,上面壓著APEC的字樣。這盤點心用素菜做成草甸,兩只小麥澱粉做成的和平鴿,嘴裏銜著牡丹或玫瑰,詩情畫意。最後壹種水果是由西瓜、芒果、木瓜和獼猴桃制成的。四種水果放在壹個玻璃盤子裏,紅色、黃色、橙色和綠色。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