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中秋節食品庫存

中秋節食品庫存

中秋節除了月餅還吃什麽?說起中秋節,很多人都知道吃月餅。其實中秋節的傳統食物不僅僅是月餅,那麽除了月餅還吃什麽呢?我介紹除了月餅以外的24種中秋節食品。

1,月餅

說到中秋美食,大家肯定馬上想到月餅。事實上,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直到明朝才盛行起來。在此之前,中秋節的食物還是以瓜果為主。關於月餅的起源,民間流傳著壹個傳說:元末,漢族人想起反抗蒙古人的統治,卻無力傳遞消息。於是劉伯溫想出了壹個方案。據說今年會有冬疫,除非中秋節家家戶戶都買月餅吃,否則是可以避免的。回到家,我咬開月餅,發現裏面藏著壹張紙條,上面寫著:“中秋之夜殺韃子,迎叛軍!”“那麽多人反抗統治者,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就這樣保留了下來。

2.荸薺

中秋節吃菱角據說能讓孩子長得聰明。荸薺的吃法大多是用水(或鹽水)煮熟後去皮當零食;也可以把去殼的荸薺和大米壹起煮成鹹白粥。吃完甜膩的月餅,再喝壹碗菱角粥,油膩的胃當場就去除了。

3.栗子

秋天涼爽的時候,糖炒栗子的香味開始飄滿大街小巷。栗子和芋頭、荸薺壹樣,也是中秋節必吃的小吃。板栗性味甘、寒,有養胃健脾、補腎強筋的作用。最適合秋季食用,栗子富含柔軟的膳食纖維,糖尿病人也可以適量食用,最適合老人和體弱者食用。板栗不僅可以當零食,還可以吃。名菜有板栗鴨、板栗燒雞、板栗燉雞湯等。同時可以充分發揮板栗的鮮美味道。中秋節吃得健康是必不可少的。

4、柚子

柚子是中秋節的必需品之壹,因為“柚子”與“妳”諧音,也是祝願月亮保佑的意思。吃著甜甜的月餅,再吃著酸甜的柚子,既開胃又解膩,讓人口腔清爽。柚子味道酸甜,微苦,富含維生素C和大量其他營養物質。它是醫學界公認的最具食療益處的水果。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減肥、美膚養顏等功效。經常食用,對糖尿病、動脈硬化等疾病有輔助治療作用,對肥胖人群有強身健體、美容養顏的作用。

5.重聚

在陜西Xi,每到中秋節,當地家家戶戶都會做包子,全家人吃壹個包子,叫做“團圓包子”。饅頭有頂層和底層,中間是芝麻。在饃饃的頂部,用壹個大碗延伸出壹個圓圈,象征著中秋之夜。圈裏刻著壹塊“石頭”,上面站著壹只吃蟠桃的“小猴子”。饅頭下鍋煮熟後,切成尖牙,壹家壹個,出門短時間壹家人壹個。對於結婚的女孩,新娘家會送包子上門,以示合家團圓。

6.蘭姆糕

中秋節吃糍粑起源於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是人們為紀念楚國大將伍子胥而流傳至今的傳統習俗。通常,人們把中秋節視為僅次於春節的農歷節日,被稱為“小年”。中秋節前,家裏的女人們早早起床,開始忙碌起來,把洗幹凈的糯米倒進木制的蒸籠裏,蒸熟。糯米蒸好後,家裏的男主人提著木蒸籠來到院壩,把好吃的糯米倒進石墩窩裏,兩人壹組開始用錘子或木杵搗,而家裏的孩子則興高采烈地看著大人圍著石墩窩拉搗糯米,期待吃到香甜的糯米。

7.山東麥健

說起山東中秋食品,麥箭是即墨中秋吃的壹種喜慶食品。先用白面攤成煎餅,再加入肉餡或素餡,再用稻草卷成筒蒸,吃時調味,十分美味。據說,在中秋節這壹天,青島人不僅要吃好中秋晚餐,還要改善早餐和午餐。壹般來說,他們蒸蛋糕和饅頭來改善家人的食物。麥健就是其中之壹。

8.南瓜

長江以南到處都慶祝中秋節。富人吃月餅,窮人有吃南瓜的習俗。「八月半吃南瓜」的習俗是怎麽來的?傳說很久以前,南山腳下住著壹戶窮苦人家,父母年邁,只有壹個女兒,名叫黃花。當時,黃華的父母經過多年的饑荒,臥病在床。8月15日,黃華在南山的雜草中發現了兩個扁圓形的野瓜。她把它撿回來煮給父母吃。吃了之後,兩位老人食欲大增,恢復了健康。黃花小姐把瓜子種在地裏,第二年,真的生根發芽了,結出了很多圓圓的瓜。因為是從南山上摘的,所以叫南瓜。從此,每年八月十五,江南家家戶戶都有八月半吃老南瓜煮糯米飯的習俗。

9.西瓜

在中秋節期間,陜西的人們,無論貧富,都必須吃西瓜,西瓜必須切成蓮花形狀。為解暑佳品,性寒含糖多,能清熱瀉火,有止瀉、利尿、治血痢、解酒毒等功效。中秋月圓之時,壹邊乘涼賞月,壹邊吃西瓜解暑,涼爽宜人,更添闔家團圓之樂。而且,吃完月餅,吃壹塊西瓜,清熱解悶。久而久之,吃西瓜成了陜西人慶祝中秋節的習慣,所以今天陜西人會在中秋節吃西瓜。西瓜被切成蓮花形狀,只是為了配合中秋節的節日氣氛,增加幸福和吉祥。

10,蓮藕盒

中秋節吃藕也是團圓的標誌,尤其是吃“藕盒”。江浙人大多將蓮藕切片,每兩片的下端連在壹起,中間夾上肉和蛤蜊做成的餡,面條炸至金黃。這也叫蓮藕餅,和月餅的功效壹樣。目前市場上的蓮藕主要有兩個品種,七孔蓮藕和九孔蓮藕。七孔蓮藕在江浙壹帶廣泛栽培。該品種質地優良,肉嫩、脆、甜、白。中醫認為,蓮藕煮熟後由涼變溫,有益於脾胃,有養胃、滋陰、益血的功效。

11,蟹

秋天也是螃蟹的季節,對於很多愛吃海鮮的美食家來說,是壹個早早嘗試的好時機。早在明代的中秋宴上,螃蟹就成了觀眾的主角。《議事中央錄》壹書中寫道:“蒸五六成,群聚在壹起吃,談笑風生,揭開肚臍蓋,挑釘蘸醋蒜陪酒。”當時用蒲包蒸好後,大家圍坐在壹起吃螃蟹,配上酒和醋,很受歡迎。螃蟹性寒,最好趁熱吃,多接觸生姜和酒精,祛除寒氣。

12,蝸牛

關於中秋節吃螺螄,清朝鹹豐年間的《順德縣誌》中有記載:“八月望陽,吃螺螄猶香。”民間認為中秋節吃蝸牛可以改善視力。但是為什麽中秋壹定要特別熱衷於美食呢?中秋節前後,螺螄空的時候,腹內沒有螺螄,肉特別肥,是吃螺螄的最佳時機。如今,在廣州,許多家庭都有在中秋節炒螺螄的習慣。

13,芋頭

在臺灣省,中秋節吃芋頭也很受歡迎。有句話叫:“吃米線芋頭有個好的開始”。取印象與路的諧音祈求祖先保佑自己找到好工作。中秋節吃芋頭是辟邪消災的意思,是不信邪的意思。清朝以前寫的《潮州官誌》說:“中秋節玩月,剝芋頭吃,叫剝鬼。”剝鬼吃鬼是鐘馗驅魔的壹大精神,可敬。

14,鴨子

對於南京人來說,鴨子是他們唯壹要吃的東西。還有壹個關於中秋節吃鴨子的歷史傳說。元朝末年,蒙古統治者壓迫漢人,漢人決定推翻元朝。但當時規定比較嚴格,無法明確組織鬥爭,所以用了暗語。當時漢族人稱蒙古人為“達子”,故取諧音“鴨”。人們壹致認為,中秋節吃鴨子意味著大家將壹起采取行動推翻袁統治。從季節上來說,每年中秋節前後,鹽水鴨的色澤和味道最好。這是因為鴨子是在桂花盛開的季節做的,鴨肉會有桂花的香味,所以叫“桂花鴨”。《白門記菜譜》中有這樣的記載:“金陵八月,鹽水鴨最有名,人人以為肉中有桂花香。”

15,桂花酒

中秋之夜,人們仰望月中的桂花,聞壹聞陣陣桂香,飲壹杯桂花酒,慶壹家人的甜蜜,歡聚壹堂,成了節日的美好享受。桂花不僅可以觀賞,還可以食用。在屈原的《九歌》中,有“扶馬而戰,飲桂漿”“飲桂椒漿”等詩句。可見中國喝桂花酒的年代也是相當久遠的。

16,蔬菜蛋糕

在宜蘭的中秋節,除了吃月餅,還有壹種蔬菜蛋糕。菜餅是面粉做的,中間加紅糖烤。吃起來清脆爽口。

17,雞

廣東人歷來“無雞不成宴”,吃全雞取“家”的諧音,意為從雞開始,全家團圓。此外,全雞也是廣東人祭祖不可或缺的貢品。蔥油鮮雞和白切雞最受歡迎。

公雞和母雞的飲食略有不同。母雞壹般用來燉湯,公雞適合快炒。因為母雞脂肪含量高,肉中的鮮味物質容易溶解在湯裏,燉出來的雞湯味道鮮美。相反,公雞的肉比較緊,很難做出濃湯。人們在吃公雞的時候更喜歡細膩的“小雞”,所以更重要的是快速炒壹下,以保持它的新鮮和美味。

18,豬餅

中山沙溪人過中秋節,有吃豬餅、做粥的習慣。在物資匱乏的年代,窮人家買不起月餅,就用“糙米餅”和“豬肉餅”代替。

棕色的“糙米餅”是由糯米碾成粉末,混合切片糖制成的。厚約1 cm,直徑10 cm,中間嵌壹小塊薄脂,吃起來甜膩。“小豬蛋糕”是用面粉做成豬的形狀,放在豬籠裏賣。它被人們親切地稱為“兒童月餅”。

19,大豆

江浙的中秋節,除了芋頭,還會特意蒸壹些毛豆。毛豆在當地也叫Maopod,pod與“賈”、“姬”二字諧音。所以吃毛豆是寄希望於好運,壹切順利。

20.石榴

中秋節是石榴成熟的時候。由於紅如瑪瑙,白如水晶,入口如晶紋玉膏,石榴成為餐桌上的供品之壹,象征長壽、團圓、吉祥。黃色品種更甜。很多人認為果實越紅越甜,但這並不適用於石榴挑選。石榴的品種很多,按表皮分有紅色和黃色。壹般黃色品種比較甜。甜石榴嘴閉,皮色粗糙,葉短而寬;而酸石榴口更開,果形規整,皮色鮮艷,葉片狹長。

21,蒓菜燉鱸魚

杭州的蒓菜燉鱸魚之所以成為中秋家宴上的壹道菜,不僅僅是因為此時的蒓菜味道鮮美,更是因為漢斯·張在鄉愁的幫助下棄官回鄉晉代的歷史事實。這個故事不僅成為了幾代人的美談,也讓蒓菜成為了鄉愁的象征。蒓菜是中秋節的家宴,也是八月的時令菜湯。

22.米飯饅頭

“米饅頭”是用早稻濕米粉蒸成的圓形無餡食品,也叫白饅頭。在寧波話裏,“滿”的音和“滿”的音壹樣,叫“米頭”以博取好感。白如錦的圓米飯饅頭象征著滿月。米飯饅頭是寧波人的中秋節食品和禮物。口感好,甜而不膩,滑而粘,伴有微酸的酒味。

23.粽子

在永州的壹些農村地區,中秋節吃粽子。據老壹輩說,過去永州交通不便,消息閉塞。從湘北汨羅到湘南需要很長時間。所以,屈原的消息傳來的時候,已經是八月中秋了。為了紀念屈原,不得不用中秋節代替端午節,於是形成了中秋節包粽子的習俗。

24、蔬菜蛋糕

除了吃月餅,在臺灣宜蘭的中秋節還有壹種食物叫做“菜餅”。菜餅是面粉做的,中間加紅糖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