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下午茶文化的起源,英國維多利亞時代是英國最強大的時代,占領了世界各地的許多殖民地和附屬國,號稱是?日不落時的帝國?。國家的強大和富裕使人們註重對有品位生活的追求,特別是壹些富裕而高貴的人希望在無聊的日子裏追求新的刺激來填補生活的空虛和無聊。1840下午,貝德福德公爵夫人安娜女士醒來午睡,感到無助和無聊,卻對什麽都不感興趣。4點左右,我突然覺得有點餓了,就讓女傭去廚房給她找點吃的。丫鬟去了廚房,見沒有合適的食物,就簡單地給妻子烤了些點心,泡了壹壺紅茶。貝德福德公爵夫人吃著新鮮出爐的面包,喝著紅茶,非常有用。幾天後,貝德福德公爵夫人的幾個朋友來訪,公爵夫人命令女仆用點心和紅茶招待她的朋友。沒想到,這些朋友異口同聲地稱贊他們,回來後又去拜訪他們,並逐漸擴大延伸,形成了風靡英倫三島的下午茶。
隨著下午茶的廣泛流行,這種喝茶的方式變得越來越復雜,越來越註重下午茶的設備、裝飾和茶點。下午茶的茶具方面,瓷茶壺精致玲瓏,要根據招待客人的數量,選擇九個大小不同的茶杯。為此糖壺、點心盤、果醬、奶油、叉子、餐巾、托盤墊等器皿也壹應俱全,這些茶具的裝飾也有嚴格的要求。精致的茶具,優雅的客廳,喝下午茶時悠揚的古典音樂作為襯托,讓喝下午茶時的心情輕松舒適,形成壹種簡約而不寒酸,華麗而不庸俗的優雅氛圍。
下午4點供應下午茶。下午茶多為紅茶,如大吉嶺紅茶、伯爵茶(由中國紅茶和佛手柑制成)、火藥綠茶、錫蘭茶等。下午茶配有熏鮭魚、火腿、蛋糕、三明治、英式松餅、果醬、奶油和水果。
隨著時代的發展,維多利亞時代氣息的下午茶已經逐漸失寵,但在家庭和辦公室裏依然保持著喝下午茶的形式。每天下午三點半左右,要喝壹次下午茶。平時幾個白領圍著圓桌坐著,喝著下午茶,吃著零食,休息壹下,調整壹下精神。至於藍領工人,他們往往沒有那麽悠閑。他們經常在晚上下班後吃飯喝茶。這就失去了閑情逸致,喝茶完全是出於生理需要。
英國的下午茶文化歷史可以追溯到16世紀,西方人通過傳教士的描述了解到茶的存在。但茶的真正味道是在17世紀初,當時荷蘭商人將茶作為壹種罕見的禮物贈送給英國上流社會。很快,隨著飲茶在英國宮廷的迅速普及,茶開始出現在英國的各種社交場所,並逐漸取代了酒和咖啡,成為人們喜愛的杯中之物。隨著時間的推移,茶在英國越來越受歡迎。到了18世紀,喝茶已經成為英國人不可或缺的習慣,成為家家戶戶的日常活動。在英國生活多年,越來越覺得英國人愛茶,這讓坐擁幾千年茶文化的中國人自嘆不如。
英國的茶文化和東方的不完全壹樣。東方人喝茶講究內向,講究韻味,講究品味。品茶需要靜心,要用心體會不同種類茶的不同氣味,無論是甜的還是苦的,各有千秋。英國的茶文化主要是指下午茶。它的創始人是英國歷史上著名的貝德菲爾德公爵夫人。作為維多利亞女王的密友,公爵夫人經常出入皇宮,與女士們聊天放松。由於英國王室晚餐時間較晚,女性同伴經常抱怨到晚餐的下午時間太長,無所事事,容易餓。聰明的公爵夫人發現,用壹些松餅蛋糕泡壹壺茶可以打發漫長的下午,也可以讓社交談話變得更有趣。於是她開始邀請女士們壹起喝茶吃點心。漸漸地,其他貴族效仿貝德菲爾德公爵夫人,下午茶在英國開始流行。後來,隨著英國在世界上的殖民擴張,英式下午茶已經成為壹種舉世聞名的文化形式。
盡管英國下午茶的名聲由來已久,但英國人喝的茶的品種其實很單壹,主要是紅茶,比不上中國的綠茶、白茶、紅茶、黑茶,任何季節喝什麽茶都沒有講究。這大概和英國寒冷的氣候有關。在壹個陰雨綿綿的下午,午飯吃得筋疲力盡的時候,喝壹杯熱紅茶,吃壹些鹹鹹甜甜的零食,真的讓人感覺很溫暖。
更何況,在英國,英式下午茶?它不僅是壹種飲食習慣,也是壹種社會行為。看看英國人是怎麽喝下午茶的。經典的做法是:將壹壺大吉嶺紅茶浸泡在骨瓷茶具中,幾分鐘後將茶葉倒入骨瓷茶碗中,加入鮮奶、糖和鮮奶油,攪拌成濃稠的白棕色。喝茶的時候,壹定要搭配零食。正宗的英式下午茶小吃應該是鹹迷妳三明治,英式果醬奶油烤餅,甜蛋糕,姜餅。這些點心要放在壹個三層的蛋糕托盤塔上,上面有鍍金的花,看起來很精致。喝茶的儀式是不可忽視的。無論男女,都要打扮得像是在參加壹場盛會。人們喝茶吃零食,不能只是吃吃喝喝,而主要是交流信息,評論時事或者談文藝,談壹談。
茶傳入英國已有近500年了。在這漫長的時間裏,事情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當今多元化的世界中,許多國家或民族的傳統已經被新興文化或外來文明的影響悄然改變。但是英國的下午茶文化壹直能夠保持傳統的制作方式和禮儀,甚至配套的小吃也從來沒有質與量的不同。在英國,可能不是每個城鎮都有星巴克,但無論妳在哪裏,妳都可以找到壹個茶館來享受下午茶,品嘗風格和內容都壹樣的下午茶。風雨無阻,捧著壹杯溫暖的英式紅茶,和新朋友、老朋友有說有笑,這樣的感情和快樂,既是當下的,也是永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