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開頭:寫推薦稿。(Frame: 1,說出讀者的痛點,2,介紹書,3,這本書為什麽值得壹讀)
什麽是推薦稿?
圖書推薦稿是推薦壹本書的簡短建議,讓讀者有興趣去讀。
如何寫推薦信?
按照以下三個步驟:
001按菜單買菜-收集寫作素材
1去讀書軟件或者賣書平臺找書的基本信息,比如微信讀書、豆瓣、JD.COM、當當。
去找書,又回到書上記錄下讓妳印象深刻的事。我壹般都是在微信閱讀裏找資料。
002根據菜單配菜——用模板寫出初稿。
1參考下面的模板,用壹句話寫出材料。
介紹作者和這本書,書裏有什麽,印象深刻的內容(句子/章節),讀後感,為什麽這本書值得壹讀。
註意:寫作的時候,忘記自己是在寫作,當做和朋友聊天,分享書籍。
003做飯擺盤——修飾打磨。(註:待全文寫完後再修改。)
1改開頭,善用對比,引起讀者好奇心。
2.刪除句子,縮短引文。
把句子理順,不通順的地方改正。
推薦稿件《認知的覺醒》
“從混亂與迷茫到警醒與清晰,這本書見證了作者周淩的覺醒。書中分享了7個基本概念和20個成長關鍵詞,幫助妳以清晰的認知驅動力成長。
我印象最深的是,對於成長來說,真實是“空頭支票”,變化是“真金白銀”。
看完這本書,我消除了盲目學習的誤區,有意識地培養了“早讀書、早寫作、早跑步”的六個習慣。
二、中間:寫三個方法/靈感點。
中間部分的參考框架:
1,痛點場景羅列;
2.痛點對我們的影響;
3.作者的意見/建議;
4.比如說;
5.跟著書走的好處。
具體步驟:
1在書中尋找三個啟發點。
有什麽啟發點?
觸動妳內心的東西——比如書中有趣的、有用的、黃金的句子和方法,這些都是妳以前沒聽過的(現在學了,恍然大悟)。
2用自己的理解解釋這三點。
這也是用舊知識解釋新知識,幫助妳把知識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就像給衣服縫扣子壹樣。
簡單案例“認知覺醒”
聽了很多課,看了很多書,知道了各種厲害的思維。但是學了之後發現自己變化不大,收獲不大。(描述痛點)
這樣學習會讓妳在行動上變成侏儒,像個信息過載的“大頭娃娃”。(痛點影響)
為什麽?(分析原因)
周淩在《認知覺醒》中提到,學習的本質是通過練習來鏈接大腦中的神經元。
所以,沒有思考和行動,那些美好的真理永遠不會屬於妳。
我們做什麽呢(解決方案)
1盯著變化看,化解困惑和焦慮...
2 .壹本書、壹份正文和壹份清單,以及執行書的內容...
3融合閱讀,讀到感人的地方,寫壹篇文章...(每個觀點詳細展開)
讀完這本書,我有以下的變化:
比如看完《精準發力》後,我建立了壹個人生錯題文檔,記錄自己平時的錯別字和錯誤...(個人案例)
所以,當妳以“變”為標準學習時,可以化解很多不必要的焦慮和盲目。(照本宣科的優勢)
三、結尾:寫練習清單/行動指南,號召大家壹起行動。
貓叔說“用是最好的讀書”。
不是最後寫金句,而是有收獲,寫行動指南書,會更有意義。
用例:袁了凡的了凡四大紀律。
讀完《四大紀律》,妳也可以這樣行動:
1每天做壹件好事。(出於公共利益)
2保持謙卑,臣服於分離。
3.每天復習,糾正錯誤。
最後,總結壹下書評的結構:
1開頭:介紹書的主要內容。
2中:分享3個靈感點/方法。
3結束:列出行動清單,號召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