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魚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及多種微量元素,還具壯陽、和胃、溫中補益之食療功效,且肉質細嫩潔白,爽口有彈性,若烹調得法,其鮮美的程度比河豚魚有過之而無不及。
_魚的食法有多種,如先殺魚去皮,洗凈,取出內臟,保留魚肝,用涮火鍋的形式邊灼邊吃。_魚最堪品嘗的除了魚肉外,還有魚肝。_魚是靠鰓呼吸的,並沒有肺,其肝異常大而且細膩柔嫩,所謂"_肺湯"實際上就是以_魚的肝為主料烹制而成的。據說清代乾隆帝誤認為是_魚肺做的,誤叫為_肺湯,但皇帝既然這樣叫了,也就壹直叫了下來。清初詩人朱彜尊在《食憲鴻秘》中說:_魚"剝皮去雜,洗凈,先將肺同木花入清水浸半日,與魚同煮"。由此可見,至少在明末清初已有人誤以_魚的肝為"_肺"了。
太湖名菜_肺湯蜚聲海內外。1929年中秋,1元老於右任下太湖觀賞金桂,途經木瀆鎮停舟小憩,就餐於乾隆年間創建的石家飯店。他見送上的"_肺湯"色彩鮮美,香氣誘人,肉質異常鮮嫩,不禁贊嘆:"才聞桂花馥郁,又嘗美味香湯。"竟忍不住連要了三份_肺湯。店主石仁安得知這位"美髯翁"就是大名鼎鼎的於右任,連忙捧出文房四寶,敬求墨寶。於右任興致正濃,當即展紙手書七絕壹首:"老桂花開天下香,看花走遍太湖旁。歸舟木瀆猶堪記,多謝石家_肺湯。"1990年秋,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到蘇州考察,也為"_肺湯"題寫了"肺腑之味"四字匾額。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