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宋嫂原是北宋汴京(今河南開封)的壹位民間女廚師,以擅長制作魚羹而聞名汴京,因為嫁給宋家排行老五的先生,被大家昵稱為宋五嫂。至南宋時,宋五嫂壹家南遷,在西湖蘇堤下繼續賣魚羹,以維持生計。壹日,宋高宗乘船遊西湖,船泊蘇堤下,身旁服侍的老太監聽見有人以汴京口音叫賣,多瞧了幾眼,就認出這人竟是當年在故鄉賣魚羹的宋五嫂。
宋高宗壹聽,油然升起他鄉遇故知的情懷,於是召宋五嫂上船晉見,並且命她端上拿手的魚羹來獻;高宗壹面享用魚羹、壹面與宋五嫂聊起家鄉事,兩人相談甚歡,所有的前塵舊事都湧上心頭,讓這碗美味的魚羹更添了壹份家鄉情!高宗於是對魚羹贊譽有佳,特別賞賜文銀百兩給宋五嫂,這事壹傳開,“宋嫂魚羹”就此揚名全杭州城。
另壹說,北宋汴梁人宋五嫂,隨宋室南遷來臨安(今杭州),和小叔壹起在西湖以捕魚為生。壹天,小叔得了重感冒,宋嫂用魚及椒、姜、酒、醋等佐料燒了壹碗魚羹,小叔喝了這鮮美可口的魚羹不久病愈了。有壹次,宋高宗趙構品嘗了她做的魚羹,大加贊賞。從此,這道菜就稱“宋嫂魚羹”,她開的店生意更加興隆。
現代詩人、作家俞平伯在《略談杭州北京的飲食》中所指出:“西湖魚羹之美,口碑流傳已千載矣。”
宋嫂魚羹選材精細,主材只用鱖魚或鱸魚,烹調時先將魚蒸熟並剔去皮骨,以保證魚肉的色澤。制作好後,魚羹色澤悅目,鮮嫩潤滑,味似蟹羹。
鱖魚又名桂魚,含有蛋白質、脂肪、鈣、鉀、鎂、硒等營養元素,肉質細嫩,極易消化,適合兒童、老人及消化功能不佳的人;鱖魚肉的熱量不高,且富含抗氧化成分,對想美容又怕胖的女士也是極佳選擇。
鱸魚富含蛋白質、維生素A、B族維生素、鈣、鎂、鋅、硒等營養元素;具有補肝腎、益脾胃、化痰止咳之效,對肝腎不足的人有很好的補益作用。鱸魚肉質白嫩,沒有腥味,肉為蒜瓣形,最宜清蒸、紅燒或燉湯。?
火腿內含蛋白質、脂肪、氨基酸、維生素等營養物質,色澤鮮艷,瘦肉香鹹帶甜,肥肉香而不膩,美味可口,具有養胃生津、益腎壯陽、固骨髓、健足力、愈創口等作用。?
竹筍性味甘微寒,具有清熱消痰、利隔爽胃、消渴益氣等功效。竹筍還含大量纖維素,不僅能促進腸道蠕動、去積食、防便秘,而且也是肥胖者減肥的好食品。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