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廣東鹹骨頭粥怎麽做才好吃?

廣東鹹骨頭粥怎麽做才好吃?

大家好,我是食品領域青雲計劃獲獎者藍姬,我來回答大家的問題。

鹹骨粥是廣東壹種美味、家常、簡單的粥。20多年前我在廣州學烹飪的時候,租了城中村的房東最喜歡做鹹骨頭粥,他也是用鹹骨頭粥做老的。也許大家都聽說過鹹骨粥,但老的大概只有老年人知道。

老樓主也很有意思。晚上喜歡壹碗鹹骨頭粥(粥裏還有幾個老的),壹碗酒。壹邊喝著粥,壹邊還哼著“吃鹹骨頭粥很重要”。

有時候打掃完廚房已經十二點了,他還會在大廳裏給我們留壹砂鍋鹹骨頭粥。回到家,還是暖暖的,鹹鹹的,潤潤的,清爽而不淡。就像廣州這座城市,溫柔恬靜,從不排外。

說起鹹骨粥的做法,其實很簡單。廣東人善於將各種美味新奇的食材放入粥中,從而讓壹罐普通的米粥發生爆炸式的質變。鹹骨粥也是如此,如下。

步驟1,腌制鹹骨。第二步,準備食材。第三步:熬鹹骨頭粥。我個人已經不用骨頭了,只用排骨。而且我會延長排骨的腌制時間,這樣做出來的鹹骨頭粥肉味更重,骨香更濃,當然也更美味。其次,還可以放壹些山藥、板栗、花生、核桃、杏仁、銀杏、蓮子、生菜、幹菜、涼菜等食材。如果太麻煩的話,也可以壹次性多腌些鹹骨頭。吃不完就放冰箱裏速凍。下次吃的時候解凍就好了。

易得,道法自然。這才是食物的真諦。

本期導讀:廣東鹹骨頭粥怎麽做才好吃?說到粥,沒有人比廣東人更能吃了。廣東人喜歡喝粥,可以說是壹種愛好。每天的早茶或夜宵,他們都會點壹碗熱氣騰騰的粥,裏面有蔬菜、肉、皮蛋等食材。上桌的時候會配上醬油,很好吃很好吃。看起來很普通的粥,經過廣東人的手卻能做出不壹樣的味道。集“酸、甜、苦、辣、鹹”五味於壹身,開胃。

廣東粥種類繁多,有生魚片卷粥、皮蛋瘦肉粥、兄弟粥、船粥、鹹骨粥等,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特別是這款鹹骨粥,選用的是鮮嫩的豬脊骨。經過長時間的腌制和調味,放入煮沸的粥中,小火熬制約1小時,就制成了壹份美味的鹹骨粥。有“鮮、滑、香、鹹”的味道,吃過壹次還想著下壹次。

”“如今的鹹骨粥,做法也是多種多樣,分布在廣東各地。但有壹點不會變,就是排骨需要腌制,這樣鹹味才會進入粥裏。但是要做的好吃,就要控制好細節和方法。

首先,如果大米是新的,就容易凝膠,粥會粘膩濕潤,體現出爽滑的口感。

其次,排骨要充分腌制,保證新鮮度,體現鮮、嫩、鹹的特點。

第三:煮粥的時候可以加點新鮮的幹菜,增加粥的香味。只有控制好溫度和細節,才能做出香香的鹹骨粥。

下面進入制作時間,和大家分享壹下廣東鹹骨粥的做法。希望妳能喜歡!

廣東鹹骨粥——主料500g豬排和150g新粳米。

材料:1姜,2根蔥,10辣椒,1新鮮幹菜。

調料鹽、油、料酒各適量。

-開始制作-

第壹步:腌制排骨。

用清水洗去血水,切成2cm的塊放入碗中,加入2湯匙料酒,4湯匙鹽,10花椒。用保鮮膜封起來。冰箱保鮮,腌制12小時以上。當然對時間沒有嚴格要求,腌制時間越長口感越好。

第二步:用油濕潤粳米。

●將準備好的粳米倒入盆中,用適量的水浸泡,簡單清洗掉雜質和灰塵。第二次加水,用手輕輕搓兩下,洗掉藏在粳米裏的碎石和雜質。第三次加足水,將粳米浸泡20分鐘左右,使其充分吸水。

●把粳米浸泡的水倒掉,留著備用,瀝幹。在米飯中加入2勺油和半勺鹽攪拌均勻,使粳米完全被油覆蓋。用濕毛巾蓋好防止變幹,腌制30分鐘左右。

第三步:煮鹹骨頭粥。

米飯和排骨腌制,粥和排骨可以同時煮。

●將大米倒入砂鍋中,將幹菜用棉紗布包好放入鍋中,倒入浸泡過大米的水。保證水量是大米的10倍左右。如果水量不足,可以加點水。打開火,把水燒開。

●在煮飯的過程中,將壹部分姜切片,壹部分切絲,並將洋蔥葉切碎。

●另起鍋加水,冷水放入排骨,放入幾片姜,用1湯匙料酒煮沸,撇去浮沫,再煮2分鐘。中間多撇去浮沫,取出排骨時用開水沖洗兩遍。

●米飯煮開後,改小火,趁熱把排骨放入飯鍋。蓋上鍋蓋,慢慢煮。記得每隔壹段時間攪拌壹下,防止“甩鍋”。當鍋裏的水變成“米糊”時,說明粥已經煮好了,幹菜拿起來扔掉。繼續煮40分鐘左右,讓米漿保持微沸狀態。時間到了就關火,加點姜和雞精拌勻。鹹骨粥做好了,喝粥的時候撒壹點蔥花增強香味。

成品鹹骨頭粥又粘又鹹。吃後軟滑,有淡淡的香味,是幹菜散發出來的鮮香。排骨鹹香適口,肉質嫩滑。喝粥的時候倒壹點醬油,特別入味。

——《內容制作中的回答問題——(1)排骨為什麽要腌制這麽久?

鹹骨粥,顧名思義,燉出來的鹹骨粥排骨要“鹹”,不僅是肉,還有骨頭。如果把新鮮的排骨直接燉在粥裏,排骨就嘗不出味道,或者味道比較淺。如果排骨處理不當,煮熟的排骨還是會有腥味。

為了使排骨入味,達到更好的口感。廣東人在不斷改進的過程中,給排骨加上了“腌制”的步驟。用鹽來鹹味又快又好,而且鹽的量還是比較大的,可以讓排骨充分入味。時間長到足以讓鹽完全滲透到肉和骨頭裏。當然,用鹹骨熬粥,排骨的鹹味也會滲透到粥裏,增加粥的鹹味,後期不用加鹽調味。整個鹹骨粥味道鹹鹹適中,非常適口。

(2)粳米為什麽要再次用油腌制?

大家平時在家熬粥的時候,都是直接用清水燉。這樣做出來的粥雖然也能達到黏稠的目的,但是還是不夠軟,而且煮粥的時間也比較長。

將粳米用油腌制壹次後,大米的內外兩層都被油充分飽和,這樣熱量可以更好的被粳米在燜煮時吸收,米飯煮的更快,燜煮時間也縮短。而且煮出來的米飯“開花”效果好,不易碎,非常軟滑適口。

總結壹下:壹次用油腌制米飯可以加快煮飯時間。大米吸油後潤滑性好,香味濃,柔軟,稠度大,比水煮好。

(3)為什麽用幹菜煮飯?

開頭提到鹹骨粥的特點是鹹中帶鮮。清新的香味從何而來?那是幹菜。這裏的幹菜新鮮,直接曬幹,不加鹽腌制,保留了蔬菜的原味。只要簡單浸泡,蔬菜原有的鮮味和清香就會滲透出來,溶入水中,既給鹹骨粥增加了營養,又增加了蔬菜的鮮香。吃起來特別有營養,而且健康不油膩。

——《廣東制作鹹骨頭粥的技術竅門——(1)制作鹹骨頭粥所選用的骨頭適合較小的骨頭,如豬排(豬肚子上的骨頭)、豬脊骨(豬背上的骨頭),而不適合較大的骨頭,如管骨、豬腿骨,因為較大的骨頭富含油脂。

(2)煮粥對大米沒有特別的要求,但建議妳盡量選擇新米。這種米膠質多,容易糊化。煮出來的鹹粥黏黏的,味道很好。

(3)淘米時不建議用力揉搓,會沖走大米的營養。壹般可以洗三遍,保證米飯營養流失少。最後壹次泡大米的水留下來煮粥,煮出來的粥營養豐富。

(4)排骨的腌制時間要長,註意低溫保存和腌制,最大限度保證排骨的新鮮度。米飯腌制前,先把米飯泡好,後期腌制時可以多吸點油。

(5)鹹骨粥不要用太大的火燉,用小火慢燉,保證粥不糊鍋,水不“濺鍋”。期間記得多攪拌幾次,讓米飯充分凝膠。

結論其實做鹹粥挺簡單的。只要掌握了做這種粥的技巧和細節,也可以做出美味的鹹粥。排骨要腌制,鹽要多,時間要長;大米最好選擇新米,膠好,粥粘;煮粥慢燉,膠水充足。

鹹骨頭粥在廣東地位很高,隨處可見。如何吃好可能會有不同的看法,因人而異!因為鹹骨粥的做法可以分為三派,分別是“廣府鹹骨粥”、“客家鹹骨粥”、“潮汕鹹骨粥”。不同學校的做法有差異。比如廣府派做的粥黏黏的,香香的,潮汕派做的粥則相反。鹹骨粥的特點是鮮明、鮮美、醇厚,而客家人則喜歡加入幹菜來提升鮮香。

但核心是壹樣的,廣東鹹骨粥的美味離不開原料的選擇、搭配、處理以及煮粥的技巧。-成分的選擇

●豬骨的選擇:既然是鹹骨粥,主料豬骨的選擇就很重要。無論選擇哪種豬骨,首先必須是新鮮的。畢竟鹹骨頭粥的鮮香就來源於此!其次,建議選擇龍骨(廣東人叫,龍骨的學名是豬脊骨)或者管骨(也就是大骨)。

對於不熟悉這種粥的人來說,可能會疑惑“為什麽選擇肉少的豬骨而不是肉多的排骨?”?

其實鹹骨頭粥吃的是“骨香”!意思是骨頭是“配角”,真正的“主角”是粥。通過熬煮,將豬骨髓的精華釋放到粥水中,米粒吸收其甜味和骨香,從而變得美味又營養。所以不是吃肉,而是它的味道,所以要選擇肉少的骨頭,味道足夠豐富。

●大米的選擇:建議不要用陳米或秈米,更不要用糯米。最好用新米,可以是東北米什麽的。但在廣東,壹般用珍珠米(壹種粳米)熬制鹹骨頭粥。

妳為什麽選擇珍珠米?讓我簡單有力地介紹壹下原因:

第壹,米飯比較油,粥容易“粘”。

二是甜,能結合骨頭的美味。

第三,價格漂亮,商品便宜。

第四是習慣!

-配料搭配

●傳統上要加瑤柱(扇貝)來保鮮。它的鮮度和味精不壹樣。前者天然,香香甜甜!瑤柱可以說是廣東飲食食譜中的“常客”,出現在湯和粥中,比如各種砂鍋粥。其他食材很簡單,姜片,芹菜珠(芹菜丁),香菜。

●目前演變出了很多新的風格,比如客家風,在傳統基礎上加了幹菜和花生,有時廣式加了山藥,潮汕加了冬菜和蝦米。

-配料的處理

鹹骨的制作步驟和壹般餐館不壹樣。前者是為了提高產品的效率,適應大眾的口味,所以排骨的前處理相對商業化。

●除臭:先將排骨用清水浸泡壹個多小時,將排骨裏面的血漂白。

●腌制:加鹽(10斤豬骨加1.5斤鹽),混合八角、香葉、姜、蔥,腌制3小時以上。

●蒸:將入味的排骨腌制後蒸20分鐘,然後挑出食材丟棄。自然冷卻後,用保鮮膜密封,放入冰箱保存。客人點鹹骨頭粥,就拿出來加工,提高了效率,節省了時間。但是在日常實踐中沒必要這麽做,後面會提到。

-粥的技巧。

●首先是砂鍋:砂鍋煮的粥味道好,其次是保溫性強。

●煮粥:猛煮是潮汕地區常用的方法,能在短時間內快速煮出“米油”。廣式講究文火慢煮,米粒幾乎看不出來,很厚。兩個哪個味道好?還是那句話,“因人而異,因為習慣。”但是不管是小火還是大火,壹定要控制好時間,掌握好技巧,才能煮出壹鍋好的鹹骨頭粥。

下面分享壹下做法過程,更清楚的了解鹹骨頭粥的特點。

廣東鹹骨粥(家常美味)食材:豬脊骨1斤,珍珠米適量。

材料:扇貝十幾個,香菇2個,1八角,香葉2片,姜,芹菜,香菜。

調料:鹽、胡椒粉、味精、料酒。

制造工藝

1,最好提前壹晚準備鹹骨頭粥,這樣骨頭可以腌制入味。先將豬脊骨剁成適當的塊,然後放入清水中浸泡壹小時,期間換幾次,去除血腥味。如果時間太長,放10分鐘自來水。

2.將豬脊骨瀝幹水分,放入八角、香葉、姜片(可散放)、鹽50克、料酒少許,拌勻腌制,用保鮮膜密封,放入冰箱冷藏至第二天。

3.扇貝洗凈後,放入半碗開水中浸泡15分鐘,然後取出扇貝,用刀按壓,切絲備用。註意不要把泡過扇貝的水倒掉,以後會派上用場的

4.將大米洗凈,放入水中浸泡20分鐘。

5.將腌制好的豬脊骨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的水(與平時的粥相同),加入2片生姜、幹貝絲和泡水,轉大火燒開,撇去浮沫,然後蓋上鍋蓋,轉中小火燜20分鐘。

6.時間到了之後,加入泡好瀝幹的大米,先大火煮開,再加入少許豬油,繼續大火煮10分鐘。這期間註意攪拌,避免粘鍋。然後轉中小火鍋15分鐘。

7.鍋快熟的時候,加入胡椒粉和味精調味。不用放鹽,拌勻關火。撒上芹菜和香菜即可。

相關問題解答(1):壹定要用豬脊骨代替排骨嗎?

其實可以放排骨。畢竟這是慣例。個人口味最重要,但是煮出來的粥沒有那麽鮮香。就我個人而言,我想給妳壹點建議。妳不妨用壹半豬脊骨,壹半排骨,這樣既能吃肉又不降低風味。

(2)腌制排骨加那麽多鹽不鹹嗎?

鹹骨粥,顧名思義,需要鹹骨入味。況且傳統做法中排骨和鹽的比例是10: 1.5,在這裏變成了10: 1。加粥的時候不需要加鹽,所以味道適中,不鹹。

(3)為什麽要加八角和香葉腌制排骨?

主要是增加排骨的鹵味和壹點掩蓋豬脊骨的腥味。不過要註意的是,添加的量不要太多,壹斤豬脊骨裏放1八角和2片香葉就行,多了會冒頭。

(4)扇貝為什麽要用開水浸泡後切絲?

扇貝直接煮,即使半個小時,還是不散,呈顆粒狀。這樣不僅影響口感,也不能充分釋放鮮味。所以先用開水把粥泡軟,有利於搓成絲。後續煮粥的時候可以充分發揮作用,同時可以均勻的交叉在粥裏,讓每壹口粥都是享受。

(5)為什麽鹹骨要先煮20分鐘再加米飯?

有點自戀之下,我問自己很好。為什麽?因為鹹骨和米飯壹起煮,壹是鹹骨產生的血沫不方便丟棄,二是鹹骨的味道在這麽短的時間內無法充分釋放。如果是要煮的話,粥會變得太軟太爛,影響口感。

(6)為什麽做鹹骨頭粥要先大火再小火?

壹是可以快速蒸煮爆米粒,讓內部的支鏈澱粉釋放出來,達到“米油”的效果。二是可以節省煮粥的時間,25分鐘就可以完成。

廣東鹹骨頭粥小貼士1。長時間不用的砂鍋壹定要先用清水浸泡,或者用粥水浸泡,防止在煮粥的過程中燒裂。

②豬脊骨的腌制時間不應少於3小時。

3.煮鹹骨頭粥的時候,加入適量的山藥,不僅對胃有好處,而且粥又稠又滑。

4.鹹骨也可以先用少許油炒壹下。當它們微焦時,將砂鍋加入鍋中,鹹骨的味道會發生變化,風味會得到改善。其次,出鍋的湯又濃又白,但是比較麻煩。自己選吧。

⑤煮粥時加入適量豬油,可防止粥水溢出。

6.辣椒和味精壹定要放在後面,不然效果不大。同理,芹菜和香菜也是壹樣的。

⑦不要馬上吃煮好的粥...因為真的太熱了!註意,對比!

結論鹹骨頭粥怎麽做才好吃?相信只要掌握好食材的選擇搭配和粥的細節,做出壹鍋比外面更貼心更美味的鹹骨粥並不難!

鹹骨粥

材料:豬骨適量。

粥底食材:去核紅棗四枚,

四份,壹個蛋黃,

皮爾·小許

配料:姜絲和小許。

蔥花小許

調料:精鹽小許。

雞粉小許

酒小許

練習:

1.先把豬骨洗幹凈,用鹽腌四個小時以上,最好是霜腌壹夜。

2.將紅棗、皮蛋黃、果皮、姜絲、雞粉放入粥中壹起煮。

3.將腌制好的豬骨用開水焯壹下,焯的時候放入小許米酒去除異味。

4.將煮好的豬骨放入煮好的粥中,然後大火煮開,再小火燉半小時左右。吃之前加蔥花會更香。

註意:不能放太多的皮和蛋黃,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做鹹的調味。

如果沒有豬骨,可以用排骨代替。

花生豬骨粥

原料>粳米500g,豬骨1000g,花生仁150g,精鹽15g,味精3g,植物油和芝麻油各10g。

做法>(1)淘米。

(2)豬骨洗凈,敲成小塊(去骨渣)。

(3)將花生用熱水浸泡後去皮。

(4)將豬骨熬成湯,然後取湯、大米、花生仁,加適量水、植物油熬成稀粥,加入精鹽、味精、香油拌勻即可食用。

幹菜豬骨粥。把幹菜和豬骨放在壹起。先把豬骨煮熟。將幹菜用水泡碎。

白菜豬骨粥,豬骨和米飯壹起煮,再加白菜。豬骨應該太涼了。

可以放:瘦肉、牛肉、田雞、魚片、生菜、豬紅。這些都可以分開放。只要記住肉要先用油、鹽、雞粉、姜腌制,不要用素菜。把它切碎放進去就行了。放進去之後就滾出去。

當歸豬骨粥

配方:當歸15g,豬脛骨250g,大米100g,鹽少許。

做法:先將豬脛骨、當歸煮熟,1小時後取汁去渣,加入洗凈的大米煮熟,粥熟時加鹽,微煮。每天帶兩次保暖的衣服。

特點補肝腎,強筋骨。適用於貧血、筋骨酸痛、增強孕婦體質。

註意陰虛火旺,濕腹脹。

明火豬骨粥原料:大米適量,豬骨500克。

要點:1。大米洗凈,加入少許色拉油拌勻(防止米飯粘鍋)。2.將豬骨用開水燙壹下,去血,洗凈,放入鍋中,加足清水,中火煮1小時。3.然後放入米飯燒開,轉小火30分鐘,等米飯軟爛粘粘的時候關火。去掉豬骨,熬粥!

品嘗記錄:此粥色澤潔白,清香撲鼻。豬骨中的鈣充分融入粥中,營養豐富。

小棠菜煮骨粥

食材:小棠菜(藍色的大白菜,比較甜。洗)壹把,豬骨幾塊,姜壹塊(壓平),花生壹把,東北大米(也就是珍珠米)小半碗

調料:鹽、油

練習:

1。大米洗凈,加入1湯匙水、2湯匙油、2茶匙鹽,拌勻,腌30分鐘;

2。豬骨用開水焯壹下,撈起洗凈;

3。另起壹口大湯鍋,放入豬骨、花生、姜片,水開時放入米飯;

4。大火煮20分鐘後轉小火1-2小時至粥軟;

5。在準備吃粥之前,把它調回到中火,把小棠菜放進粥裏,等粥冒泡的時候關火,粥的余熱自然會把小棠菜變軟。

體驗:

1。煮粥用的豬骨可以是脊骨、脖子、肩胛骨、肋骨,但最好不要用管骨,因為它們油膩;

2。放入小棠菜肴後,不要蓋上蓋子或攪拌到粥底,以保持綠色。

3。比較優雅的做法是:煮粥的水用幹白菜煮(幹菜水裏的細沙要用紗布過濾),這樣粥更鮮甜。但是用普通水效果很好。

廣東鹹骨粥真的很好吃。是廣東有名的粥。不僅好吃,鹹香,而且爽滑。每當我生氣的時候,我就煮這種鹹骨頭粥來降火。還補鈣,營養豐富,制作簡單。廣東人特別喜歡。那麽廣東鹹骨粥怎麽做才好吃呢?

材料:龍骨500克,珍珠米150克,幹貝配姜、蔥、鹽50克,味精料酒。

1.將豬脊骨剁成大塊,清水沖洗幹凈,泡發洗凈,多加鹽50克左右,煮的時候不用加鹽。然後加入姜絲和酒,放入冰箱腌制過夜,會更鮮美更鹹。

2.扇貝洗凈後用開水浸泡15分鐘,撈出備用。

3.淘米後瀝幹水分,加入食用油,腌制1小時,煮粥時再加入適量水。

4.將豬骨浸泡在水中,然後冷卻。將珍珠米中的水燒開,將姜絲和鹹貝類煮開。

6.將米飯小火煮40分鐘,加入味精,最後撕蔥花。喝粥的時候可以加入香菜和花生味,味道鮮美,爽滑,鹹鹹的。

正宗的廣東粥,妳看不到壹粒米,要仔細慢煮。

鹹骨頭粥怎麽做才好吃?作為壹個地道的廣東吃貨,我當然不會放過鹹骨粥。鹹骨的選擇、腌制、制作都是有技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