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狼牙山五壯士中有哪些四字字?

狼牙山五壯士中有哪些四字字?

《瑯琊山五俠》中的四字真言是什麽?

四個字形容狼牙山五壯士:寧死不屈。

狼牙山五壯士的主要內容概括如下:

文章敘述了八路軍某部五名戰士為了掩護轉移群眾和部隊主力,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者,最後跳崖犧牲的感人故事,表現了五壯士寧死不屈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氣概。

八路軍晉察冀軍區1軍分區7連6班狼牙山五壯士(1941)是在河北省保定市易縣狼牙山英勇抗擊日軍和偽滿洲國軍隊的八路軍五壯士。他們是馬寶玉、葛振林、宋學義、胡德林和胡福才。他們用生命和鮮血書寫。

紀念人物

為了紀念和表彰五位抗日英雄,當地革命政府在七排坨主峰建了壹座紀念塔。新中國成立後,狼牙山五壯士的英雄事跡被收入小學課本。2009年9月14日,“狼牙山五壯士”入選“100為新中國成立做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

2015年8月,《人民日報》在14版刊登了《狼牙山五壯士——壹個抗日英雄群體》。文章指出,以五兵為代表的八路軍與當地人民的密切關系是毋庸置疑的。有人回憶起葛振林在山上拔蘿蔔的故事,引申到八路軍的紀律和作風。

時至今日,當地民眾對這種說法既憤怒又可笑。通過在瑯琊山的實地考察,我了解到,只要有種子,就會有果實,蘿蔔不是壹般人專門種的。抗戰歷史不容褻瀆,民族英雄不容詆毀。尊重歷史和事實,是對抗日英烈最好的紀念,也是對中華民族未來的負責。

主要故事

1941年,侵華日軍對河北易縣瑯琊山地區的抗日根據地進行了持續的“掃蕩”,造成了天崗、東樓山等多起慘絕人寰的慘劇,企圖以殘暴的“三光”政策“蠶食”我們的抗日根據地。?

1941年9月23日,日軍分三路向易縣進軍,企圖包圍楊成武司令員指揮的晉察冀軍區第壹師。24日,日偽軍3500人突然包圍了瑯琊山地區,包圍了邱圩團、易縣、定興、徐水、滿城等縣的遊擊隊及周圍群眾,共計2000余人。形勢非常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