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居山林的人不僅古代有,現代也有。今天,我們來談談北京大學的老師王青松和他的妻子張梅。這對夫婦都是知識淵博、才華橫溢的人。他們隱居深山10年,花光了全部積蓄350萬元。他們現在怎麽樣了?讓我們來看看。
王青松和張梅決定隱居在深山1998。正如《桃花源記》所記載的那樣,這對夫婦過著隱居生活。
那麽他們為什麽隱居山林呢?像古代詩人陶淵明壹樣,要不要逃離世俗的束縛,遠離名利?是的,夫妻倆也是因為當時事業學業不順,才去山裏隱居的。
王青松從北京大學畢業後,留在了北京大學繼續教書。在壹次活動中,王青松認識了張梅,張梅也是北京大學的老師。很快,他們就在壹起了,結婚了。
王青松是壹位記憶力很強的校長。他背壹遍古文就能記住,壹天也能記住500個電話號碼。是不是很神奇?然而,當王青松申請唐先生易捷的課程時,他被拒絕了。第二年,王青松以優異的成績參加了法學博士考試,但他仍然被拒絕了。這兩次失敗使王青松逐漸有了隱居的想法。
“禍不單行”,他的妻子張梅在申請職稱評定時也被學校刷了下來,這讓兩人都產生了隱居的想法,想要逃離這個社會。
1998年,夫妻倆雙雙辭職,去了張梅父親老家的壹個村子,隱居在那裏。
北大兩位才子辭職去深山,引來人們的紛紛議論,但這絲毫不影響這對夫婦去深山的想法。他們在農村承包了壹片荒山,自己種田種菜,自給自足。
他們過著遠離外界的生活,沒有電和網絡,只有蠟燭和壹臺收音機。年復壹年,他們的孩子出生了。他們自己教育孩子,讓他們背誦《聖紫晶》等書。但是到了孩子7歲的時候,也就是隱居深山的第十個年頭,他們已經沒錢了。同時,為了他們的教育,他們決定回歸社會。
回到社會後,王青松想寫壹本關於他隱居山林的感受的書,希望能獲得諾貝爾獎,但似乎沒有那麽成功,諾貝爾獎也沒有他的名字。兩個人逃離了社會,去了山裏,但是因為壹次考試不及格,壹個職稱不及格,無論如何都要積極面對,逃避解決不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