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曾在北京吃到過正宗的豌豆黃,後來還自己模仿著做了壹份自制的豌豆黃。不過單有碗豆好像顯得單調些,我這次加了點豆腐、山藥,又增強了它的營養。
加了豆腐之後會使得菜品更加綿軟,而加了山藥之後又增添了幾分軟糯。讓沒出牙的寶寶用牙齦也能把它們嚼碎,重點是要讓寶寶有咀嚼的意識喲。
因為添加了山藥,這個碗豆黃適合用來替代部分主食,額外再搭配壹些可口的湯類就可以啦。
豌豆山藥豆腐糕
食材:豌豆20g,山藥50g,豆腐50g,澱粉15g。
調料:無
烹制方法:蒸
是否搭配主食:可替代寶寶的部分主食
參考月齡:10個月以上
難易程度:無難度
提示:適合對文中食材不過敏的寶寶。
* 圖文菜譜 *
1. 準備食材:豌豆20g,山藥50g,豆腐50g,澱粉15g。
2. 將山藥洗凈上鍋蒸15-20分鐘,直至把山藥蒸熟。
3. 將山藥去掉外皮。
PS:蒸熟的山藥去皮比較方便,不像生山藥那樣會弄得手很癢。
4. 將去皮的山藥切成小塊備用。
5. 把豆腐切成小塊。
6. 用開水把豆腐塊焯壹下。
PS:豆腐雖然是熟的,還是要用熱水焯壹下,或者燙壹下,這樣可以去除豆腐的豆腥味,讓豆腐的味道更容易被寶寶接受。
7. 將豌豆放到開水中煮煮熟,碗豆是否煮熟要以嘗過。因為我用的是事先煮好的豌豆,冰箱中冷凍保存。這次拿出來化開,用熱水再煮壹小會兒就可以了,讓豌豆變得更軟爛壹些。
8. 將豌豆、豆腐和山藥壹起放到攪拌機中,攪拌打成泥。
9. 這就是攪打好的豌豆豆腐泥了,因為豆腐的含水量不同,所以攪拌完的泥可能會有所區別,有的稀,有的稠。
10. 我攪拌完的稠度大概是這樣的。
PS:攪拌的時候,要註意檢查裏邊有沒有剩余沒打碎的豌豆,再細細挑揀壹下,確保豌豆被打碎了,不要噎到寶寶。
11. 將澱粉用篩網篩入豌豆豆腐泥中。
PS:澱粉決定了豆腐糕的成型程度,所以壹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適量添加,如果豆腐和山藥的水分比較大,最好多加壹點澱粉。
12. 用勺子混合均勻,變成細膩的面糊,大概像我圖片中這樣的稀稠度就可以準備入鍋去蒸熟了。
13. 在模具中刷上壹層油。
PS:刷上油可以讓蒸好的豆腐糕順利脫模,但是還是建議在模具中墊上壹層烘焙紙,效果會更好壹些。
模具我選的就是寶寶的輔食碗,麻麻們可以自己選擇壹個合適的碗來做,盡量選擇淺壹些,薄壹些的最好,否則會不容易蒸熟。
14. 將面糊裝進碗中。
15. 像這樣裝到8分滿,抹平頂層即可。
16. 將模具放上蒸鍋,蒸30分鐘,把豆腐糕蒸熟。
PS:每個人模具不壹樣,大小也不同,蒸的時間壹定要掌握好,我蒸了30分鐘,蒸好的狀態,摸起來也是有些軟的,最好嘗壹下,如果覺得不熟還要再蒸壹會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