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散文:逛菜市場,我壹大愛好

散文:逛菜市場,我壹大愛好

文:楊曉光

圖:來源網絡

逛菜市場,幾乎成為我的壹大愛好。每天天不亮,聽著小商販的電動三輪車經過,想著他們不管刮風下雨,天天販運叫賣,並非樂此不疲,只是為了生計。

退休了,我不僅把我們兩口人的夥食管了,而且把女兒壹家壹日三餐的夥食承包了,為了壹家三代吃好喝好身體好,菜市場,也便成了我壹個天天繞不開的地方。

秦皇島海港區河東新開路早市,約定俗成地存在幾十年了,自從我們搬到煤港裏居住至今,餐桌上的花式菜品壹直來自於此。雖然菜市場的場地幾經變遷,商販和顧客雙方向來不離不棄,妳走到哪,我跟到哪,就像雙方事先簽署了互利雙贏的約定壹樣。

早晨五點多鐘,車馬勞碌的攤販陸續到位,卸貨、擺攤、互致問候,等著有人光顧。六點壹過,晨練完畢如我等人士湧入市場,往來之人已如過江之鯽。有買完了菜提著大袋小袋往家走的,更有拉著買洗衣液贈的拉桿箱從家裏剛出來的,還有壹手拎著菜壹手抱壹盆花的。每當遇到這樣的人我都要多看兩眼,總覺得這樣熱愛生活又懂得裝點生活的人,應該享受我的註目禮。

早市上從北往南壹溜排開,賣魚的、賣菜的、賣幹鮮果品的、賣板鴨和鹵肉的,基本上各占各的攤位常年不變,還有些雜七雜八的東西,賣床上用品的、賣藥酒藥草狗皮膏藥的、十塊錢的布頭二十塊的襯衣隨便挑隨便選的,零用小商品壹元壹件的,林林總總,列之不盡,都是壹些和小老百姓的小日子息息相關的東西。

壹般情況下我只光顧蔬菜水果攤位,說不上與小販有多熟稔,不臉生而已。廝混得太熟絡了,個別小販容易在蔬菜斤兩上做手腳,妳又不好與他壹般見識戳破西洋鏡,無形中縱容了人性惡的壹面。半生不熟的買賣關系,今天看他賣得“手緊”,明天故意在他旁邊的菜販那裏買,他自然也就明白了自己的小把戲損害了自家小買賣,對小販的長遠利益有好處。

受我青睞的常是鄉下菜農的攤位,他們那裏常常擺著幾捆令人眼前壹亮的驚喜,比如剛剛開春的時節,有香椿、野蔥,有嫩得不能再嫩的大地菠菜,香得不能再香的地牙子韭菜,還有土頭巴腦的原生態薺菜、蕨菜……

野蔥用壹根稻草捆束壹小把,我買了,看到野蔥就自然看到了野外的春天,看到了農村老家百草生發的南疆地和漏荒地。不遠的攤子上有鵝蛋,壹堆米糠裏臥著拳頭大小壹個個的蛋。用事實戳穿了機場附近農村雞不下蛋、鵝下雞蛋的謊言。老鄉們賣蛋是不洗的,洗了的放幾天臭了,於是見到的蛋都是生下來什麽樣就是什麽樣,無壹例外的要帶點糞,甚至還有掛幾縷血絲的開春第壹蛋呢!從這些蛋上很自然地就看到了老家蓮花湖邊搖搖擺擺的鵝鴨。買點,壹定要買點,中午野蔥炒蛋,讓壹家老小嘗嘗春天的味道,嘗嘗曬甲坨老家的味道。

豆腐攤子吸引著我的目光。嫩豆腐盛放在長方形的木盤裏,劃著整齊方格的豆腐蓋著紗布,若隱若現的撩撥著人們的食欲。看到這些豆腐自然就想到當年生產隊裏做豆腐,光線暗淡的竈房,有人正往竈膛裏添柴,升騰的熱氣飄逸著豆腐香。我身不由己地湊過去嗅壹嗅這些豆腐的味道,如果是鹵水點的豆腐,我就非要買壹塊不可了,因為這就是我小時候豆腐的樣子和味道。中午回去嫩豆腐拌香蔥,白白的豆腐,青青的蔥段,營養、爽口、開胃,好吃看得見,生活的好滋味,就是這麽簡單。

菜市場,壹頭通向壹粥壹飯,壹頭連接著大地春光。菜市場也是市井 社會 的縮影,這裏上演著人生百態,菜攤的背後,演繹著小販的辛苦與快樂,菜籃子裏,盛放著壹家壹戶餐桌上的風味菜譜。我想,壹個愛逛菜市場的人,壹定熱愛生活的姹紫嫣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