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為什麽鯖魚壹夜之間有毒?

為什麽鯖魚壹夜之間有毒?

由於鯖魚富含組氨酸,當儲存溫度高、時間過長,魚體不新鮮(腐爛)時,含脫羧酶的細菌可與肉中的組氨酸脫氨基形成組胺,每百克魚中組胺含量超過50毫克時,即可發生中毒。

為防止組胺中毒,在食用鯖魚等新鮮鹹的紅肉魚時,應先去內臟,洗凈,切塊,在水中浸泡數小時,或燜或蒸,不可煎或炸。做菜時可以適量放些白菜和醋,可以降低組胺含量。腌制鹹魚時,鯖魚要新鮮,腌制要徹底,否則食用後可能引起中毒。

擴展數據

營養價值:

1,鯖魚肉嫩白,糯鮮,營養豐富,尾巴味道特別好,而且便宜。素有“鯧魚口,竹莢魚尾”之稱。鯖魚起源於新西蘭。每年入秋後,在我國東海、黃海、渤海頻繁活動,經常在碧波中,形成壹大片藍灰色,攪起水花,場面壯觀。

2.鯖魚是近海水域的暖水性洄遊魚類。魚季:4-6月,因以魚蝦等水生動物為食,脂肪飽滿,是壹種優質的海洋魚類,經濟價值很高。據分析,每100克魚含蛋白質19.1克,脂肪2.5克,多種維生素。

3.鯖魚膽固醇低,富含DHA、蛋白質、氨基酸、鈣、鐵、鈉等微量元素。還具有提神、抗衰老等食療作用。經常食用對貧血、早衰、營養不良、產後虛弱、神經衰弱有壹定的輔助作用。

百度百科-鯖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