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冷峻反駁陳丹青:中國畫毀了嗎?

冷峻反駁陳丹青:中國畫毀了嗎?

在2006年6月8日出版的《收藏周刊》5438+05,10上,發表了壹篇名為《陳丹青:壹切從素描開始,毀滅中國畫》的文章。引起了社會各界的激烈爭論。首先,史國良通過《匯刊周刊》批評陳丹青“素描理論混亂、錯誤、不負責任、片面”。後來周彥生直言,“學中國畫,完全不寫生,永遠培養不出大師。”

日前,著名畫家冷軍也通過征集周刊記者表達了自己的不同看法。陳丹青曾認為“萬物始於寫生,毀於中國畫。”冷峻問道:“國畫毀了嗎?”他認為“畫面有構圖,有造型,有筆墨,構成了道的特質,是‘含蓄、博大’,完成了對文字承載道的追求。”他強調素描根本不會阻礙中國畫的發展。相反,書法練習的不足才是目前中國畫最大的短板。

如果廢除素描,中國人物畫只能走變形之路。

收藏周刊:越來越多的人問“中國畫創作要不要學素描?”?

冷軍:為什麽學不了素描?為什麽不問創作國畫時該吃西餐、蹬馬桶還是坐人力車?這是個問題嗎?

收藏周刊:陳丹青曾說“萬物始於寫生,毀於中國畫”。妳怎麽想呢?

冷峻:中國畫毀了嗎?

收藏周刊:陳丹青在文章中寫道,“取西方寫生之規,求妳用中國筆觸寫生。筆墨線條的表現力完了,中國人看物的方式永遠失去了。”

冷軍:其實用毛筆直接寫生的人並不多,有的已經形成了另壹種表現方式,和傳統不壹樣。

傳統的模仿自然是提煉對象,而毛筆素描可能更多的是對對象的概括,這就不壹樣了!

收藏周刊:近代有沒有在素描和中國畫融合方面可圈可點的畫家?

冷峻:近代出了那麽多偉大的人物畫家,出了那麽多好的作品,比如徐悲鴻、葉、黃州、等。,都有很好的建模基礎。當然素描水平也不低。只是筆墨的味道和傳統不壹樣。如果說這方面有什麽不足,那是因為他們書法水平壹般,需要補壹些書法。如果廢除了素描,那麽國畫的人物畫以後只會畸形!

書法練習的缺失是當代中國畫發展的最大短板。

收藏周刊:不過清代人物畫中也有很多造型不錯的作品。

冷峻:清代的人物畫創作怎麽能和現代相比?當代人物畫家可以學素描也可以不學!另外,關於山水的光影,李可染的山水是背光山水,也畫得淋漓盡致。

收藏周刊:如何理解筆墨中的“要含蓄,要博大”?

冷峻:文以載道,畫中有道就好。道是什麽?道是宇宙終極物質的特征。這是什麽?它有大有小的特點,就是既有宏觀又有微觀。怎麽理解呢?物理學知道物質可以無限分割,分子、原子、質子、中微子等。,無時無刻不在,而且它們極其微觀,遍布宇宙。這就是常說的“盡可能的含蓄”、“博大精深”,是道或道在我們境界中的反映。這在中國的書畫藝術中是如何體現的?只要筆墨!筆是指書法用筆,墨是指五色兩性的墨水。壹筆下去,是形式問題,是書味問題。看書法的筆畫。有簡單的筆畫嗎?妳不覺得寫那個點需要幾個動作嗎,橫,豎,撇,按?那些動作都是隱藏的,墨跡的細微變化讓它們成了墨跡。另外,宣紙的浸漬還有壹層內涵,是潛移默化的。畫面的構圖、造型、筆墨構成了“盡可能含蓄、盡可能寬廣”的道的特征,文字是由對道的追求來完成的。素描在這裏是障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