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此刻的您是否和家人團聚,春節的儀式感還得有,希望這些美食能給您帶來幸福的記憶。
佳節良辰正當“食”,這個春節就隨小遊感受下漢中人舌尖上的“年味”吧!
1、熱面皮
每種食物都藏著生活的歡欣,每道風味都含著團圓的幸福。熱面皮是漢中最具代表性的美食名片,具有白、薄、光、嫩、柔、韌等特點。熱面皮色澤鮮亮,趁熱吃口感軟糯,香辣味美,放涼後食之爽口,配以豆芽等輔菜涼拌十分下飯,作為漢中人每日必吃美食,面皮在過年時也常做為壹道菜品被端上餐桌。
2、 菜豆腐
菜豆腐制作歷史悠久,是漢中人十分喜愛的特色小吃,菜豆腐質地細嫩,色澤清白如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食之酸香清爽,養胃可口。過年吃多了大魚大肉,來壹碗清爽的菜豆腐,開胃又解膩~
3、麻辣雞
當“年味”越來越濃,人們想念的不僅是闔家團圓時的喜悅,還有記憶中品嘗熟悉美食的幸福與滿足。麻辣雞是寧強獨具特色的風味小吃,色澤鮮艷,麻辣鮮香,肉質細嫩爽滑,作為漢中人新年常吃的壹道涼菜,麻辣雞以其獨特的魅力俘虜了眾多吃貨~
4、臘味
“臘味”是耐人咀嚼的“家味”,也是時間和煙火熏陶的味覺記憶。臘味飄來時,歲月留下的風味也愈來愈醇厚。“臘味飄香,年味漸濃”,進入臘月後,年的氣氛就更加濃烈了,這時候壹定少不了漢中人過年餐桌上的“主角”——臘味。年底殺的年豬,大刀闊斧的被劈成大塊,掛在房梁上,足足從年頭吃到年尾,肥肉晶瑩剔透,瘦肉朱紅艷麗。陽臺窗外那壹抹臘紅,最是人間煙火味。
5、鹵味
要說過年的儀式感,少了鹵味可不行。濃郁的年味,早就從漢中人的鹵肉鹵雞裏飄香四溢而來。在兒時的記憶中,過年時,飯桌上大人們推杯換盞,壹定少不了香氣撲鼻的鹵味,長大後,鹵味便成了最難解的鄉愁。漢中的鹵味多以紅鹵為主,煮好後色彩濃重,香味濃郁,是過年必備下酒下飯神器。
6、八大碗
留壩地處秦嶺南麓,面巴蜀而背秦川,是南北人文薈萃之地,創造了具有濃郁地域特色的佳肴,留壩八大碗便是其中翹楚。所謂“八大碗”,源於流水席,重要節日、生誕壽辰、婚喪嫁娶等日子都少不了它,在留壩人的年夜飯中穩穩占據c位。
7、麻辣鮮魚
漢中麻辣魚以褒河鮮魚為代表,廣為人知,它以草魚、鰱魚、黃辣丁、鯉魚為主,再配上粉帶、豆芽、豆腐、魔芋等新鮮食蔬,佐以調料,烹飪出麻辣鮮香的的麻辣魚,魚肉肉質嫩滑、醇香辛辣、香辣不膩、鮮美無比,深受漢中人喜愛。春節吃魚討個“年年有余”的好彩頭,新的壹年壹切順利,生活富足。
8、原公雜燴
原公雜燴是漢中獨具特色的壹道菜品,由面子、底墊和湯三部分組成,有葷而不膩、清香爽口、鹹中有酸、香中有辣、五味俱全、色艷味鮮的特點。為漢中人年節宴會必不可少的硬菜。壹碗熱騰騰的雜燴湯菜,肉眼可見是豐盛,撲鼻而來是香味,壹碗下肚是舒坦,漢中人過年必不可少的美味記得安排上哦。
9、泡姜雞
在漢中南鄭可以品嘗到風味獨特的泡姜雞。主要食材來自原生態農家放養的土雞,配上小土姜、酸蘿蔔、小米辣,加入三十多味名貴中草藥翻炒燉煮烹飪,入口後雞肉是香中帶酸,酸中帶辣,辣中又帶香,美味在唇齒間流轉,驚艷味蕾。過年的餐桌上怎麽能少了這樣壹道硬菜?
10、佛坪三香
舌尖上的眷戀是濃郁的鄉愁,兒時最溫暖的記憶往往來自老家廚房的竈臺。佛坪三香是當地特色菜,在佛坪家喻戶曉,歷經百年久傳不衰,頗負盛名。將肉、蛋、蘿蔔及多種蔬菜鑲嵌,揉捏在壹起,口感爽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吃到的每壹口都是溫暖和滿足~
吃的是美食,品的是年味,等的是歸人!年味最是故鄉濃,那些氤氳在家裏的炊煙和香氣中,飽含記憶的美食喚起的年味其實從未離開。家鄉那些看不夠的美景和日新月異的變化,也都深深印在我們的腦海和心底。正是如此,讓我們不論走多遠,都會記得回家的路。
壹句“過年了”足以勝過萬語千言,勾起妳記憶裏的家鄉“年味”,這便是人間至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