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請問黑龍江省近代有什麽著名人物嗎?最好是政治影響力比較大的歷史老師寫報告,求助。

請問黑龍江省近代有什麽著名人物嗎?最好是政治影響力比較大的歷史老師寫報告,求助。

吳克仁國民黨愛國將領吳克仁(1894 1937)出生於吉林寧安(今黑龍江省寧安縣)京山,滿族。

吳克仁早年就讀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五炮兵部。畢業後,他在安徽陸軍服役,安徽戰爭後加入馮軍,並被送往日本陸軍炮兵學校學習。回國後,任炮兵研究總師兼炮兵教學隊隊長、東北炮兵十八團團長。1929年,吳克仁被派往法國視察火炮。回國後任步兵教導隊炮兵研究班主任,晉升少將。

1931“9.18事變”後,退出沈陽,入關任東北炮兵第八旅旅長。1933年長城抗戰爆發,吳克仁被調到東北軍117師。長城抗戰中,吳克仁率117師,以低劣的裝備與敵英勇作戰,不負重托,打出了國威,受到全國人民的稱贊。

1936年2月,以107師619團團長高福源為中間人,67軍軍長王以哲與中共代表李克農舉行洛川會談,達成互不侵犯、經貿等協議。此時,已升任67軍副軍長的吳克仁與參謀長趙壹起,積極支持軍長,堅決執行洛川會談和後來的延安會談決議,幫助紅軍籌集和運輸彈藥、武器、藥品等軍需物資,保護紅軍人員往來安全,為東北軍實現聯共思想作出了貢獻。

“Xi安事變”後,吳克仁率六十七軍進入隴東平涼地區,與紅軍壹起,共同監視南京親日派首領何派的侵略軍和胡宗南的部隊。

1937“二月二”事變後,吳克仁接任67軍軍長。他堅決執行東北軍代理總司令於學忠和中共中央代表團周恩來的指示,告訴全體官兵以大局為重,原地不動,防止中央軍乘虛而入,避免事態進壹步擴大。“七七事變”後,吳克仁率領六十七軍抗擊日本侵略者。在淞滬抗日戰爭中,吳克仁在指揮部隊渡河時,因被射中落水身亡。

於德福:黑龍江圖書館的建設者

俞德福(1898 1971年)黑龍江省蘭西縣人,1916年遷居拜泉縣。

俞德福從小就讀於私塾,後赴省城深造,畢業於黑龍江省第壹中學。1924畢業於國立北京政法大學,回省後在黑龍江政法學院任教。

1925年4月,黑龍江省政府決定恢復關閉5年的省圖書館。經省教育廳廳長王推薦,被聘為館長。此時,省圖書館已名存實亡:大樓被省第壹師範占用,原圖書歸教育廳管理,也是殘缺不全。余德福上任後,臨時向省教育廳借了幾間房,用來買備件,收丟失的書,買新書。僅用了兩個月就恢復了圖書館的業務。

日偽時期,他拒絕與日本人合作,毅然辭去館長職務。轉教育部門。

抗戰勝利後,他被任命為齊齊哈爾市人民政府秘書長,為建立和鞏固人民政權做出了貢獻。1950年4月,省政府派他回省圖書館(現齊齊哈爾圖書館)任主業副館長;他很快恢復了在圖書館的工作。

1954松江、黑龍江兩省合並後,省圖書館更名為“齊齊哈爾圖書館”。經過多年的努力和精心整理,余德福在館藏中妥善保存了110000多冊古籍。他還在實際工作中培養了壹批專業的圖書館工作人員,幾十年來為黑龍江省圖書館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

黑龍江省烹飪界的老油條張

張(1898 1982),山東葉縣人,黑龍江省烹飪元老之壹。

15歲時,張在北京前門外的正陽樓飯店當學徒。他曾師從前宮廷廚師陸,並受到他的主人的高度重視。專門送了他壹本書《故宮經年秘方》。張如獲至寶,夜以繼日地閱讀,爛熟於心,刻苦練習,逐漸掌握了宮廷美食的真諦。他的宮廷名菜“羅漢大蝦”、“金魚鴨掌”、“鳳凰展翅”、“金蟬珍饈”等,典雅大方,栩栩如生。張的菜肴色、香、形俱佳,顯示出獨特的烹飪美學。

65438年至0927年,張來到哈爾濱,在中西大酒店、新世界、鐵路俱樂部、宴會廳等壹流酒店演出。日偽時期,由於日本人的壓迫,旅館難以經營,張回到山東老家休養。日本投降後,張回到哈爾濱,於1948在道裏開設了麗華漿汁館。他的“煙熏大豆”是必須的。1959年調到新建的北樓任廚師,曾多次接待西哈努克等國內外貴賓。

在過去的幾十年裏,張創造了無數的名菜,體現了他的技能和創意。北樓傳下來的菜有四個:“北海明珠”、“方丈搶錢”、“大鵬展翅”、“廈門派”。

張的性格忠厚,作風樸實。他對弟子的選拔和培養極其嚴格,傳授技藝的方法也是獨壹無二的。他強調靈感和歸納的重要性,反對簡單的模仿和模仿。他總是個別授課,不允許做筆記,而是要求弟子們開動腦筋去領會精神。大徒弟於春濤是黑龍江省壹級廚師。1981年率團赴港演出,他的《飛龍宴》在香港引起轟動。弟子董燕玲、孫永增、李寶珠和弟子宋國生都是黑龍江省接待部的壹級廚師。

任國楨,黑龍江人,中共早期組織成員之壹。

任國楨(1898 1931),原名任洪熙,又名任國藩,原名劉子厚、青子、青子,奉天(今遼寧丹東)安東縣人。黑龍江早期中共組織之壹。

任國珍從65438到0906進了壹所私立學校,然後進了壹所公立學校。1914考入安東縣中學。1918被北京大學俄語系錄取。

在北京大學學習期間,任國楨在新文化思潮的影響下積極參加五四運動,是學生運動的積極分子。五四運動後,任國楨積極學習馬列主義,探索中國共產黨的革命道路,經常為蘇聯塔斯社和《真理報》撰寫文章。65438年到0920年,魯迅先生在北京大學講課,任國楨認識了魯迅先生。魯迅先生還為他翻譯的《蘇俄文藝論戰》寫了“序言”。1924北京大學畢業後,專攻翻譯。

1925年春,任國楨在北京加入中國。五卅慘案後,任國楨被北區委員會派往奉天開展革命活動,發展* * *組織。他在奉天積極宣傳馬列主義,並打著“基督教青年會”的幌子,與吳創辦“暑期大學”,招收進步青年,向他們系統地介紹馬列主義理論。在此基礎上,1925年秋,奉天第壹個黨支部——中共奉天支部成立。此後,黨的組織在奉天地區不斷發展壯大。

1925年9月,中共北區委派任國楨到哈爾濱。他以《東北晨報》編輯的公眾身份為掩護,從事宣傳馬列主義,恢復和籌備黨組織的建立。1928 10,任國珍調任中共哈爾濱縣委書記。當時,日本帝國主義試圖在中國修建吉輝、長大等五條鐵路,以侵略中國東北。消息傳開後,立即激起了中國人民的強烈憤慨。在哈爾濱,主要是愛國學生,開展了壹場轟轟烈烈的反對修建五馬路的鬥爭。任國楨根據中共滿洲省委的指示,立即組織所屬黨組織參加運動,加強了對鬥爭的領導。165438+10月9日,哈爾濱工人、市民和學生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雖然這場鬥爭遭到反動軍警的鎮壓,但我黨領導的反對建設第五條道路的鬥爭取得了勝利。

1929年2月,任國楨任中共滿洲省委候補委員,7月改為由哈爾濱縣委組建的中共哈爾濱市委書記。這期間爆發了“中東路事件”。任國楨根據滿洲省委指示,領導中東路工人鬥爭。後來,任國楨擔任中共滿洲省委常委、中共哈爾濱市委宣傳部長。

在哈爾濱期間,任國楨壹直從事黨的工作。由於資金有限,他的生活很困難。他的住處除了壹張舊躺椅什麽也沒有。屋裏鋪著稻草,蓋著床單,就是他的床。正是在這樣的條件下,任國楨始終保持著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堅信革命事業必勝。

1930 1月,任國珍離開哈爾濱後,任山東省委書記。在這裏,她經組織介紹,嫁給了陳少敏。省委破壞後,任國楨由北方局調任北平市委書記。19311 10月9日,任國楨在太原被敵人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