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外國節日習俗

外國節日習俗

1,萬聖節

許多萬聖節活動都與迷信有關。萬聖節前壹周,孩子們就開始在父母的幫助下準備鬼怪面具和令人望而生畏的服裝。晚上(萬聖節),當孩子穿著可怕的衣服出現在父母面前時,父母應該表達出他們的恐懼,這樣孩子會感到很開心。

萬聖節的壹個有趣內容是“不給糖就搗蛋”,但這壹習俗並非起源於愛爾蘭,而是始於九世紀歐洲的基督教會。當時165438+10月2日被基督徒稱為“全靈節”。

這壹天,信徒們在窮鄉僻壤跋涉,挨家挨戶乞討由面粉和葡萄幹制成的“靈魂面包”。據說捐蛋糕的人相信教堂僧侶的祈禱,希望得到上帝的保護,讓死去的親人早日進入天堂。這種挨家挨戶乞討的傳統已經演變成壹種遊戲,孩子們提著南瓜燈挨家挨戶乞討糖果。

見面時,打扮成鬼精靈的孩子們不約而同地威脅要搗蛋,但主人自然不敢怠慢,反復說:“請吃飯!請吃飯!”同時把糖果放進孩子隨身攜帶的大口袋裏。《不給糖就搗蛋》是壹部以萬聖節為主題的兒童恐怖片。

2.復活節

西方國家的復活節有各種各樣的習俗。例如,壹些人在復活節焚燒猶大的模擬像。他是壹個背叛耶穌的門徒。在懺悔日,基督徒去教堂贖罪,復活節星期壹是復活節慶祝活動的高潮。

在英國倫敦的海德公園,每年的這壹天都會舉行大規模的慶祝遊行。壹些西方國家也在這壹天舉行傳統的“滾彩蛋”活動。復活節前40天被稱為四旬齋。

3.感恩節

在風俗習慣方面,美國和加拿大基本相同。飲食習俗有:吃烤火雞、南瓜餅、蔓越莓苔醬、紅薯、玉米;活動包括:玩蔓越莓大賽、玉米遊戲和南瓜賽跑。

舉行盛裝遊行、戲劇表演或體育比賽等集體活動,有相應假期2天。遠方的人會回家與親人團聚。現在也形成了黑色星期五免火雞和購物的習慣。

感恩節晚餐是美國人壹年中重要的壹餐。這頓飯的食物很豐富。餐桌上,火雞和南瓜派都是必不可少的。

4.退伍軍人節

美國仍然在退伍軍人節為和平舉行感恩節活動,包括慶祝活動和演講。那天上午十壹點,大多數美國人會默哀片刻,向當年為和平而戰的勇士們致敬。

然而,美國參加越南戰爭後,節日活動的重點開始發生變化。閱兵式和儀式減少,老兵們聚集在華盛頓的越戰紀念碑前,向他們在越戰中陣亡的親友獻上禮物和哀悼。而那些在戰爭中失去孩子的家庭,更渴望和平,希望避免未來壹切可能的戰爭。

5.聖誕節

聖誕卡在美國和歐洲非常受歡迎。許多家庭會隨身攜帶年度家庭照片或家庭新聞。新聞壹般包括家庭成員過去壹年的強項和特長。

聖誕節時指出,壹個世界,壹個世界的理想,只能靠和平善良的言行來實現。送聖誕卡,除了慶祝聖誕節的喜悅,更是祝福親朋好友,以示懷念。尤其是對孤獨中的親人朋友,是親切的關懷和安慰。

還有聖誕襪,以前是壹雙大紅襪子,不分大小。聖誕襪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東西,因為它們是用來裝禮物的。晚上,他們會把襪子掛在床邊,等待第二天早上的禮物。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西方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