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個氣泡叫做濕氣泡。先把壺裏的開水灌到茶壺的壹半,迅速上下左右晃動茶壺,把水倒掉。這樣既能達到洗茶的目的,又能使茶葉得到初始的水分和舒展。
因為大部分普洱茶都是隔年甚至幾年後才喝,存放時間越長,越容易沈積掉落的茶粉和灰塵,可以通過洗茶的方式進行洗滌和潤茶。
有些人不提倡洗茶,認為第壹泡就是精華,味道比不上後面幾泡。當然這個觀點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第二個氣泡
第壹次泡的水要放幹,然後在第二次泡之前把開水倒進茶壺裏。如果是沖泡陳年普洱茶,不要第二次開蓋,讓茶壺靜置壹會兒,再做第三次。如果聞到壹點澀味、酸味等雜味,可以在湯端上來後,開蓋約半分鐘至1分鐘,然後蓋上蓋子靜置。
停鍋站第二泡這壹步更重要。這個時間的控制,意在設定壺內的水溫,因為只有溫度合適,茶湯才會顯現出它的真味。具體泡的時間要看茶葉的量。茶葉多了,泡的時間也會相應縮短。如果茶量太多,溫度太高,那就在第二次之後馬上做下壹次。
壹般來說,無味茶的浸泡時間為20-40秒。緊壓茶如磚茶、餅茶、沱茶的浸泡時間可以短壹些,普洱散茶的浸泡時間稍長壹些,但不宜浸泡過久。當然,沖泡者可以根據個人喜好,通過改變浸泡時間來調節茶湯的深淺。
不同種類的普洱茶晶,生熟、陳化期、茶葉品質都不壹樣。要掌握浸泡時間,除了平時多積累,也可以根據個人需求進行調整。
第三個氣泡
第二次浸泡時間過後,可以用開水進行第三次浸泡,第三次浸泡不需要高溫。
第三泡的浸泡時間約為1分鐘。可以把茶湯倒出來檢查壹下。如果顏色不夠濃,就再等壹會兒,但是在茶端上來之前要稍微搖壹搖壺。
普洱茶湯如果是明亮的深棗紅色,上面飄著壹層霧氣,粘粘的,吹不散,茶湯不酸,就是難得的好茶。
接下來幾個泡沫的過程和第三個泡沫大致相同。
最後壹個泡泡
在各種茶中,普洱茶沖泡的次數最多,可以反復沖泡,直到顏色變淺,味道變淡。陳年普洱茶可沖泡的次數比現代普洱茶少,壹般在7泡左右。壹些陳方新制或不久前生產的普洱茶可以泡20泡。但是,沖泡的次數並不是絕對的。在沖泡的過程中,如果濃度不夠或者口感不夠,可以認為是最後壹泡。
如果沖泡的是陳年普洱茶,倒完最後壹口茶湯後,不要急著清理茶渣。可以把開水倒進鍋裏,然後蓋上鍋蓋,放在壹邊。當茶壺溫度降至室溫時,倒出茶湯,喝下去,或許還能嘗到普洱茶的味道。如果濃度控制得當,這泡還是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