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壹本營養科普讀本,作者徐嘉,是壹位營養學專家、生理學博士,是壹位低脂純素飲食主義倡導者。自2014年起,在中國多地開展健康飲食巡講,影響數百萬人。
在他的影響下,許多犯心血管病、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的人,通過低脂純素的飲食習慣,病情都得以好轉。
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顯示:不少國家百分之八十的疾病都與生活習慣相關。飲食不當占了很重要的方面。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吃什麽成為什麽。”妳的健康,是妳吃什麽的結果。
吃什麽,怎樣吃,是壹門學問。徐嘉搏士的這本書,能指導人產依靠科學健康的飲食方式,邁向健康幸福的康莊大道。
從本書中學到的飲食衛生知識有:
1、關於雞蛋
壹直以來,自己及周圍的人都認為雞蛋的營養價值是毋庸置疑的,每天壹顆雞蛋這是大多數人的習慣。但本書中提到的研究數據,卻讓人跌破了眼鏡。
雞蛋與糖尿病的關系:每星期吃2—4個雞蛋,患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會提高20%,而每天吃壹個雞蛋提高的風險是60—80%。
雞蛋與癌癥的關系:每天攝入多於半個雞蛋較於不吃蛋,其罹患各種癌癥的綜合風險提高71%。
不僅如此,雞蛋與沙門氏菌感染的關系最大。
書中指出,雞蛋所含的營養素和烹飪特性,可以用其他植物性的食材替代。
大豆制品如豆腐、天貝,以及亞麻籽、鷹嘴豆等富含蛋白質和有益的脂肪酸。香蕉、蘋果泥、土豆泥、熟燕麥等可以在烹飪中模擬雞蛋成分的蓬松效果。
2、關於肉類
加工肉類是被確認的1級致癌物(就是加工過可以長期常溫保存的肉類,如火腿、香腸、熏魚)。
紅肉(指哺乳類的肉)是2A級致癌物。
研究表明:直結腸癌與紅肉和加工肉類之間有不可否認的聯系。每天攝入100克紅肉,直結腸癌風險提高17%,每天攝入50克加工肉類,直結腸癌的風險提高18%。
不僅如此,這種影響是長期的,可以追溯到青少年的飲食習慣。研究發現,高中時候較多紅肉和加工肉類的飲食模式,使幾十年後直腸癌的風險提高78%。
3、關於牛奶
嬰兒期間喝牛奶會顯著提高壹型糖尿病的風險。
壹型糖尿病屬於自身免疫疾病,與腸漏有密切關系。
腸漏的主要原因是腸道內非益生菌增生。非益生菌增生的根源是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嬰兒期,兒童的腸壁屏障還沒有完全成熟,這給外源性致病物質的入侵帶來了更方便的機會。
為避免這樣的悲劇,在嬰兒期,堅持母乳餵養,或用植物配方替代動物配方奶粉。
4、去除農藥殘留的方法
以前我洗蔬菜的方法是,將蔬菜泡在鹽水中至少二十分鐘再清洗。今天又學到了壹個方法,以後吃蔬菜更安心了。
對於有機磷農藥,使用酸性、堿性或者5%食鹽溶液清洗10分鐘,都可以非常有效地去除(去除率達到或接近100%)。而自來水清洗10分鐘只能去除12%-13%。
去除有機氯農藥,酸性和堿性溶液比食鹽或過氧化氫溶液更有效。酸性溶液中,醋的效果不如檸檬酸或維生素C溶液,而堿水比食醋的效果更好(90%)。自來水的去除能力只有10%。
看了這段話後,今天下班到超市買了壹袋食用堿,以後,蔬菜的安全就全靠它了。
這本書還詳細介紹了各種疾病健康飲食的方法,是壹本非常實用、易懂的壹本科普性書,今天只是匆匆翻了下電子書,我準備入手這本紙質書,好好研讀壹番,讓自己及家人樹立壹個健康的飲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