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參的太太喜歡動物,曾參私下裏認為太太對動物比對自己強多了。
想當初,曾參在孔夫子手下過單身貴族的生活時,飲食標準嚴格按照老師的標準制定。老師是個美食家,理論是“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對飲食的色、形、香、味、來源、營養都有極高的要求。講究“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輿論公認孔門弟子是會吃、能吃、懂吃的人,他們的口福也為世人羨慕不已。曾參是老師眼裏的大蘋果,對老師的思想心領神會,終於掌握了高超吃藝,每日飲食都是聖賢級享受。可是,婚姻來到,壹切都變了。
度蜜月的時候,新娘子把頭輕輕地靠在夫君曾參的肩膀上:“親愛的,我嫁給妳,就得當好妳的家。從此,我會精心的照料妳,讓妳吃好、喝好,讓妳胃裏的每壹樣東西都蘊滿了我對妳的愛……”好吃的新郎官聽著如此甜言蜜語,好似就著泡脹的酒棗飲下了陳年的杜康,不禁意亂神迷,稀裏糊塗地把家中大小鑰匙全部交到了老婆大人手中。
第二天,曾太太抱回了壹只足月的小貓:“老公,妳家裏有耗子,我要養貓避鼠!”曾參很滿意,“我真娶了個好太太!”從此,曾參再也沒有嘗到過魚蝦的腥鮮。
不久,官府的防盜告示貼上了曾府的外墻,讓壹只伶俐可愛的小狗伏到了曾參的餐桌下邊。它大口嚼著本該由曾參去咀嚼的肉塊,和小貓壹起努力,把主人改造成了徹徹底底的素食主義者。
為了小貓小狗茁壯成長,曾太太加入了本城愛寵協會,所學甚多,收獲匪淺。這不,新來的紅眼小白兔,正津津有味地咀嚼嫩綠的菜葉。於是,青菜呀,蘿蔔呀,各色新鮮蔬菜都從曾參“飯單”上消失了。每餐,他只好端著壹碗白飯郁悶。
最後,可怕的事情終於來臨了:曾太太樹起雄心壯誌,要為家裏提供最綠色的時鐘——養壹群雞娃。
……
(下)
時光飛逝,歲月如梭,五年過去了。隨著曾家動物界的興旺,曾參習慣了食無魚,饞無肉,品無菜的日子。當年的綠色時鐘計劃在概念階段叫了停,他算是保住了碗中的米粒。當下,為了追上愛寵協會最新時尚,曾太太義無反顧地為兒子找了個幹兄弟——豬。在曾太太的精心照料下,這無憂無慮白白胖胖的家夥塊頭和食量齊長,而內心大受折磨形銷骨立的曾參卻口水與眼淚***下(懷舊情懷作祟)。只因這豬壹進家門,立即就喚醒了他身上那已冬眠了許久的關於肉食的所有回憶,多年前老師的敦敦教導與老祖宗遺傳下來的基因都在告訴他,美味就在眼前。
盼啊盼啊,豬仔終於盼成了二百多斤重的大肥豬。無奈如何申請,太太也堅決不允殺豬,曾參只好每天沒出息地對著豬窩流口水,心裏默誦早年的菜譜,想著“我怎麽才能實現我的計劃呢?”
這壹天終於來到了。
下面發生的故事是壹段流行的千年的佳話了。曾參哄太太去逛街,卻板住臉不讓太太帶上她的寶貝。貓兒、狗兒也就罷了,親兒子壹屁股坐在地上放聲大哭,急得曾太太壹個勁的哄。
“乖兒子,媽媽給妳捎好玩的,”
“嗚嗚嗚……”
“莫哭莫哭,媽媽給妳捎好吃的,”
“哇哇哇……”
“不要鬧,我下次帶妳去,”
“不嘛不嘛……”
“好了,我們回來,殺豬給妳吃。”
“真的?”
曾參壹下子抓住了太太話語中的金子:“當然,當然,妳媽還會騙妳不成?!”
太太順桿兒進了圈套:“回來就殺,馬上馬上!”
兒子看著那正在窩裏呼呼大睡的懶家夥,想起父親背著母親默默念誦的那些美味菜肴,破涕為笑。
人們都知道,這諾言不過是曾太太情急之下隨口許下哄兒子的,沒有半分真心,卻不料被曾參抓了個正著。不愧是孔門弟子,老師壹套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論活學活用,從外面回來,立即針對誠信,公民道德,兒童教育等嚴肅話題組織家人展開了嚴肅而認真的討論與學習,逼得太太給他爺倆做了好幾頓紅燒肉,著實彌補了曾參這麽多年來的虧欠。
那天,曾太太壹邊剁肉,壹邊在心裏恨恨地念叨:“好妳個曾參,等著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