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壯族人的飲食習慣以米飯為主,其他雜糧和魚蔬菜為輔。唐宋以後,南寧的家族企業大發展,水稻和經濟作物及種植逐漸趕上江淮地區。所以當時人們稱贊:“魚米之鄉如石懷,西山之鄉如江南。”
早餐粥和晚餐——早餐和午餐吃粥,輔以其他雜糧。菜壹般比較簡單,往往配以蔬菜、酸菜、蘿蔔幹、辣椒。晚飯壹般吃米飯,菜比較好。晚餐也吃魚和肉。
平時吃素,逢年過節吃肉——日常以素食為主,圩日進城只買些豬和牛肉嘗嘗。節日和喜慶的日子必須無肉不歡,紅燒肉、水煮雞、魚丸是家常便飯。假期習慣;春節殺雞,中秋節殺鴨,夏天的至日吃“生魚”,冬天的至日吃狗肉。現在莊家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菜品也逐漸打破了老菜譜。
壯族人喜歡米制品——由秈米和糯米加工而成的食品,大多是在農閑或節日時制作的,其品種根據季節的不同而不同。春節期間,糯米被用來做年糕、粽子和湯圓。三月清明用糯米做糍粑、五色糯米;五月端午用糯米包著冷湯圓;除夕夜做大肉餃子,年糕,年糕,蜜餞。
南寧漢族飲食習慣與壯族基本相同,以大米為主,玉米/面粉/土豆/芋頭為輔,壹日三餐,以正餐為主。但其生活水平壹般略高於鄰近壯族,城市生活條件好於農村。
南寧的菜屬於粵菜。以清淡為主,講究鮮/嫩/爽/滑;在口味上,夏秋力求清淡,冬春強調濃醇。菜品種類繁多,隨季節變化。
李芬是南寧的傳統美食,始於明末清初,已有數百年的歷史。若配以其他佐料,可制成各種風味十足的李芬、李芬湯,花樣數十種,既可當菜,又可當主食,還可與李芬壹起切片成火鍋,風味獨特。每年臨近冬季的至日,李芬相繼上市,並於次年農歷二月底三月初結束。在除夕夜,城市裏的人們經常把“裏”字的吉祥含義作為“歲”的食物或送給親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