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為什麽,初中的三年時光烙印在我的腦海深處,沈澱再沈澱,成為我心中最美的壹頁。當時每壹個片段都是壹鳴驚人。
1
記得初壹的兒童節,我們從交通路南端排隊到交通路北端,走了幾公裏到人民劇院看兒童電影《葫蘆娃》,主題曲還沒唱完,就停電了!
就這樣,我們連葫蘆娃長什麽樣都沒看清。失望之余,我們排隊走回學校。我們壹路都沒什麽興致,心裏真的很壓抑。不知道幾十年後葫蘆娃怎麽了。這個未完成的“葫蘆娃”宣告了我們童年的結束,少年時代模式的開啟。
第壹批學生第壹學期加入共青團,在團旗下莊嚴宣誓。我們新成員在學校大門東側的院子裏種了壹棵自己的共青團樹,我經常去給樹澆水。可惜校園重建後,不知道這些樹被移植到哪裏去了。
晚自習停電就是我們的假期。好開心好歡呼,可以翹課了!突然像開閘放水壹樣,亂七八糟的,愛幹凈的同學也忘了那麽多。他們抓起課本和作業,塞進書包。
學習好的和學習差的都壹樣。趕緊出教室,自行車大軍會突然開出校門,怕老師來電話叫我們回去。
2
初中的時候學習成績很好,每次考試都名列前茅。但我不是那種努力學習的人。我懂得學習,課堂上的東西幾乎都吸收了。回到家基本不學習。
有個女同學住在我家對面的市委家屬院。臨近考試的時候她經常來我家玩,陪我聊天。當她回家晚了,我就去睡覺。後來壹個同學跟我說:“她是故意跟妳說話的。妳睡覺了,人家回家就開始復習,就是為了考試超過妳。”
好像比我是她學習的唯壹意義,但她每次考試成績還是不如我。很多年沒聯系了,也不知道她現在是個什麽樣的人。但是在同學群裏,我對她的感覺還行,我估計她壹想起我的童年就會自嘲。
只是,與其抱怨,不如把怨氣埋了,大家都很幼稚。
三
在那段豆蔻般的歲月裏,如果沒有人喜歡自己,似乎是條件不好。雖然,我很普通,但也是限量版(說到這裏,咯咯壹聲)。我爸明確告訴我:好好學習,不要早戀。我必須遵守家規。
初二的時候,班裏有壹個男生。他不太高,但很英俊。每天晚上下了晚自習,他就騎車跟著我回家。他家在學校南邊,我家在學校北邊。他只是每天跟著我的自行車來回送我回家。
壹天晚上,他沒有送我。當我快到家門口時,他突然出現了。他說:“剛才有個男生放學後摸妳,我和他打了壹架。”看他的臉。他真的受傷了。我都不知道是誰碰了我,讓我哭笑不得。雖然我不喜歡他,但是我被壹只鹿感動了。
就這樣,他壹直送我,壹直送我,壹路上也沒說什麽,只是唱著歌,壹直到初中畢業。畢竟我路過,袖子磨破了,沒有火花。那個時候的他是最好的他,那個時候的我是最好的我,最好的我們隔了整整壹個青春。現在他是壹個祖父。偶爾微信見面聊聊天也挺好的。
四
我們初中有勞動技能課。這節課是中午放學前的最後壹節課。真不知道老師在搞什麽名堂。我餓得總是把心貼在背上。又高又胖的生活老師總是教我們做燒雞等好吃的。我在黑板上寫滿了壹黑板的菜譜,想象著烤雞的美味,咽著口水,肚子不爭氣的咕咕叫。
我還記得和這個生活老師有過壹次激烈的爭論。原因是他放在辦公室外面的花被我和同桌路過時碰巧撿到的人碰掉了。他認為是我們挑中了他們,不得不和我們打交道。我爭辯道,我的眼裏燃燒著固執,我沒有屈服。結果我被他罰了,在辦公室上了壹整節課。同學們都說:“妳又瘦又小,他又高又大。妳夠膽跟他吵!”"
歲月如歌。年輕人,有時候不靠譜,有時候跑調,可以充滿夢想,可以肆無忌憚的追逐時間。沒人知道他是什麽時候長大的。隨著小草壹次又壹次的發芽,太陽壹次又壹次的升起,我們壹天天變得不壹樣了。
燦爛的陽光,在風雨中奔跑,在淚水中成長,期待努力,青春的迷茫,像壹場疲憊而美麗的夢,讓我們想要擺脫它,靠近它。
給時間,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我還是那個少年,壹點都沒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