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論良好思維品質的培養

論良好思維品質的培養

演講者:

馬平川(上海經濟管理學院信息技術管理中心主任)

上海園丁,普陀區十佳教師,“上海市普教系統名師培養工程”第四期人選,上海市中等職業學校新教師規範化培訓導師,世界技能大賽業務軟件解決方案項目上海市級專家,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金牌教練”、“優秀指導教師”,長期從事計算機教學和學校信息化建設工作。

內容介紹:

思維品質的培養是開發孩子智力和能力的突破口,家庭教育要始終滲透思維品質的培養。戴媽媽介紹了家庭教育在培養孩子思維品質方面的深刻性、靈活性、敏捷性、獨創性。

家庭教育在線講座

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思維品質

戴的父母

老師們好!各位家長好!

感謝大家給我這個機會和大家交流,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我的題目是我家如何幫助學校培養孩子良好的思維品質。

思維品質的培養是開發孩子智力和能力的突破口,家庭教育要始終滲透思維品質的培養。我們家教育孩子,從幼兒園就註重培養孩子的思維品質。我爺爺奶奶以前是中小學老師。小時候他們說,良好思維品質的形成對壹個人壹生的發展至關重要。下面我就說說我家的具體做法和思路。

壹、訓練思維品質的深刻性要循序漸進,通俗易懂,便於能力的遷移,對學習其他課能起到加深的作用。

思維品質的深刻性主要表現在深入思考問題,把握事物的規律和本質,預見事物的發展過程。

有壹年暑假,孩子在鄉下從壹頭牛身上活捉了壹只牛虻,生氣地捏了捏它的頭,發現無頭的牛虻會飛。他問我:為什麽牛虻會無頭蒼蠅?我讓他從網上找答案:指揮牛虻飛翔的神經節有壹部分不在頭部。我想進壹步探究:其他昆蟲,如螞蟻、黃蜂、水黽mǐn蟲,在它們的神經節中的行為有何不同?通過實驗,孩子們終於發現,有些昆蟲的神經中樞不僅在頭部,還分散在身體的其他部位,如腿部、腹部、胸部、翅膀等。這些孤立的部分具有明顯的反射功能。最後,孩子寫了壹篇科技實驗的短文,發表在《少年發明創造》雜誌上。

家庭思維品質的深刻培養,就是通過壹起輔導壹篇作文、看壹部電影、讀壹本小說、討論壹個歷史事件、做壹個科技實驗,幫助孩子了解社會事務、探索事物本質、觸摸發展規律。就這樣,日積月累,積沙成塔,從而逐漸養成思維的深刻品質,形成透徹的學習習慣。

第二,引導孩子參與家庭工作,因其不足而簡化事物,註意培養孩子思維的靈活性。

靈活性是指思維活動的靈活性。多方位思考,快速尋求解決方案,激發智力轉移。

我鼓勵孩子們在緊張的學習後輕松地去廚房幫忙。糯米粉加水揉成團。圓圓的糯米粉是湯圓,尖尖的嘴是壽星桃。然後被壓扁做蛋糕。揉面時加入南瓜泥使其呈金黃色,加入紫薯使其呈粉紫色。然後裹上不同的餡料,增加了不同的味道。最簡單的糯米粉也能靈活變化出這麽多花樣,更別說肉類菜單了,烹飪方法層出不窮。

在家訓練板球也可以培養孩子思維的靈活性。我兒子是學校板球隊的擊球手。晚上九點寫完作業,他爸爸會當投手陪他訓練。怕影響其他鄰居。兒子想出了壹個“無聲板球訓練法”:把泡沫塑料剪成板球,把紙板剪成板球板,固定在鞋拔上。即使蟋蟀撞到天花板又彈回到地板上,也不會發出聲音。為了減少撿球的時間,我幫他做了幾十個泡沫蟋蟀,並染成紅色,這樣無論球滾到哪裏,他都能壹眼看到。

此外,孩子們用輸液管當自動滴灌裝置,用紙盒當鍋煮開水,用卷曲電話線的原理講解絲瓜蔓的妙處...培養孩子的思維靈活性,家庭生活中有取之不盡的素材,可以充分利用。

三、利用先答的形式,使思維品質的敏捷性訓練生動有趣。

電視上搶著答題的形式給我的啟示是:寓知識於樂趣之中,可以培養孩子的思維敏捷度。除了簡單的成語接龍,古詩詞連句,還可以用常識、知識、科學趣味擬題。我家的編題任務壹般都是由孩子的父親來承擔。

可以根據生活現象擬定問題。壹個小孩拿著兩個空瓶子,幫媽媽買油和醋。在路上,他打破了壹個。當他到達商店時,他把油和醋倒進壹個瓶子裏。媽媽做飯怎麽倒油和醋?這個問題讓孩子利用比重和浮力的原理,巧妙地解決了似乎不能兩者兼得的難題。答案附後(1)

試題可以按照壹個工具設計的原則來編寫。給孩子壹杯水和兩根吸管。問:妳能讓杯子裏的水從吸管裏噴出來嗎?“在孩子無助的時候,給他壹個防蚊液噴霧器,讓孩子學習原理,然後回答問題。答案附後(2)

編制有趣的問題,無疑會滿足孩子的好奇心,激發孩子的想象力,拓展多向思維的空間,從而提高孩子思維的敏捷度。

第四,培養孩子思維品質的獨創性,壹定要支持他積極參加學校的科技活動。

從幼兒園開始,我們全家都註意引導我們對科技發明的興趣。孩子們都喜歡看電視,所以我們不讓他看肥皂劇。爺爺篩選了電視重播,在“致富之書”、“我愛發明”、“大工程”、“動物世界”等欄目寫下適合孩子的創新發明節目。放學後,我會和他壹起看,邊看邊講解。

孩子們在三年級時參加發明和創造。科技老師看到他動手能力強,讓他報名參加上海電子制作大賽。當時低年級只有他壹個人。在電子制作的過程中,他經歷了重重困難,飛碟就掉在不遠處。他的父親啟發他從銅線電阻中尋找原因。焊疤難看的時候,奶奶扶他去社區家電維修部拜師傅指導;我記不住電路圖,就打印了十幾個電路點,讓他用筆反復連接。三個月後,我終於獲得了區級壹等獎和市級三等獎。

進入初中後,華二濃厚的科技氛圍給了他很大的鼓勵。記得報名參加上海的“科技明日之星”,報道自己的發明項目時遇到了瓶頸。飯桌上,父親對他說:“科技要為生活服務。從各種活動方面考慮壹下。有沒有遇到什麽急需發明解決的問題?”晚上十壹點多,兒子躺在床上突然靈機壹動:“體育課上,很多同學害怕跳上木馬摔倒。我要發明特洛伊馬安全電子保護裝置!”他下了床,給科技老師發了條信息。晚上十二點,老師微信回復,肯定了他的發明。感謝老師的努力,最終獲得了2019上海市“科技明日之星”獎。

從華二開始,他還獲得了中學生科普英語競賽壹等獎。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上海市第十五屆宋慶齡兒童發明獎壹等獎;上海創客大獎賽“樹杯”特等獎。

在孩子參加科技活動時,家長要克服應試教育的保守觀點,盡量配合學校,為孩子加油,這樣更有利於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思維品質,對學習其他學科壹定會起到“磨刀不誤砍柴工”的作用。

以上,我就家庭教育培養孩子思維品質的深刻性、靈活性、敏捷性、獨創性做了簡單介紹。

謝謝大家!

壽山

+1

平臺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