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明朝萬歷年間能吃西紅柿土豆嗎?

明朝萬歷年間能吃西紅柿土豆嗎?

這是不能吃的。

明代宮廷飲食指南

各種主食甜點

雖然素食已經走樣了,但是皇宮裏的主食、甜點、水果還是各不相同,五花八門。

最常吃的主食是大饅頭,小饅頭,花頭鴛鴦飯,馬,牛肉,豬羊肉飯。除此之外,甜品糕的種類也很多,有大銀錠、小銀錠、黑白糕、甘露糕、大油糕等。各種節日都有很多時令美食,比如“麻花”、“包範二”、“熏蟲”等。

“扭”象征著壹整年新風味的開始。方法是取麥穗,煮熟,去芒殼,磨成條。“寶兒飯”就是把精制的肥肉、大蒜、生姜剁成豆角拌米飯,再用萵筍葉包起來吃,相當於肉丸子。”熏蟲”只能在每年農歷二月初二吃。它們和小米粉、棗糕壹起炒,或者用面糊攤成煎餅。桂花開的時候,宮裏也用桂花和面粉做蛋糕。

明代的這些節日和習俗,很多都保留到了清朝,甚至流傳至今。

尚未出現的美國食材。

雖然明朝的食物種類很多,但是還是有壹些東西是不能吃的!

比如我想吃三鮮土豆,不好意思,當時沒有辣椒和土豆,只能給妳做紅燒茄子;想嚼玉米,不好意思,這東西明朝人沒見過;沒有辦法吃到爽口的涼拌番茄,他們還在老家呢!

別驚訝,事實如此。今天很常見的玉米、花生、西紅柿、辣椒,在500多年前的明朝是沒有的。幾十年後它們才會被引入中國。再過壹百年,西葫蘆、土豆、紅薯、蕓豆、菠蘿也能端上人們的餐桌。而這壹切的源頭,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

這些作物進入中國壹般有三條路徑:壹是從印度、緬甸到雲南,二是從中亞沿絲綢之路經河西走廊到中原,三是從海上到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其中,第三條路徑的傳入量最大,影響最深遠。最初,這些作物的種植區域僅限於西南山區和東南沿海。後來人們發現,這些醜陋的新植物容易種植,成活率高,產量高,特別是在貧瘠的北方,對於緩解幹旱少雨、青黃不接等氣候和季節條件造成的饑荒,減少因饑餓造成的死亡具有重要意義。

於是,在接下來的兩三百年裏,玉米、紅薯、馬鈴薯、花生的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幾乎遍布全國。高產的美國農作物使過季的人們度過了饑荒,繁衍後代,養活了中國幾億人,促進了中國人口的持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