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很美,太湖很美,美在太湖,水面上哪裏有白帆,水下哪裏有紅菱,水邊蘆葦青青,水下魚蝦肥美……”30年前,壹首《太湖之美》並不能唱出太湖的富饒和美麗。
湖州太湖旅遊度假區位於太湖南岸,湖州市北部,總面積22.9平方公裏。東鄰上海,南接杭州,與無錫、蘇州隔湖相望。
南太湖不僅有鐘靈的秀美風光,還有以“太湖四寶”、“湖畔三寶”為代表的特色美食。季節性美食和新鮮湖泊讓遊客大飽眼福。
太湖是白魚、白蝦、銀魚、鰱魚、太湖蟹的重要產地。第壹次來太湖的遊客,好吃的“太湖三白”(白魚、銀魚、白蝦)和黃肥蓋的太湖蟹是壹定不能錯過的。
太湖白魚又名紅白魚,因頭尾白色,翅尾略紅而得名。肉又白又嫩,鱗下脂肪多。是江南有名的魚。隋朝大業時期壹直作為貢品使用。宋代葉夢得《夏記》說“太湖白魚天下第壹”。
太湖銀魚,因色澤細膩透明如銀而得名,壹直是湖州的珍貴特產,在清朝康熙年間被列入貢品。
在我國所有銀魚品種中,產自太湖的銀魚是最好的,產量最多,肉質鮮嫩,營養豐富,深受食客喜愛。
太湖白蝦是太湖名產,俗稱“水晶蝦”。它的殼薄而透明,晶瑩如玉,肉嫩可口,營養非常豐富。
以太湖白蝦為原料制成的名菜“太湖醉白蝦”,上菜後仍在口中跳躍吃,鮮美無比,被譽為“太湖白蝦天下第壹”。
太湖鰹魚又稱鰹魚,腹部扁平,長有白色長尾。它只生活在太湖南岸和西岸,被當地漁民稱為“梅鰹”。最早記載於《山海經》。
梅鯖魚是明代作為“貢品”呈獻給朝廷的,在《萬歷野貨匯編》中有記載:“自明洪武年間,太祖下令每年繳納梅鯖魚壹萬斤”,故又稱“貢魚”。
太湖三白,與太湖蟹壹起,俗稱“太湖四寶”。從寒露到初冬,太湖螃蟹大量上市。有句古詩說,“九月肚臍十月尖,是飲爪菊日。”
還有“九月吃母蟹,十月吃公蟹”的民俗,還有賞菊、吃蟹、喝黃酒的飲食文化。
太湖蟹個頭大,蟹黃厚,肉質細嫩。富含蛋白質和10多種氨基酸,並有人體必需的無機微量元素。也可入藥,有化瘀解毒的功效。
在湖州南太湖,第壹個品嘗美食的地方當然是漁人碼頭。目前這裏有20多個餐飲酒店集群,餐廳都是選用最新鮮的原料,保證味道的純正。
活蹦亂跳的魚蝦,壹送進餐廳,就成了非常新鮮的美味,當然,別忘了還有美味的太湖蟹。最方便的是“水上餐廳”,在這裏可以享受美食,欣賞湖光山色,很舒服。
對於所有吃貨來說,在漁人碼頭的餐廳裏吃壹份正宗的“太湖三白”,剝幾只沾滿黃脂的太湖蟹,就是在享受壹場舌尖上的湖州美食盛宴,即使挑剔的味蕾也能得到極大的滿足。
當然,除了魚、蝦、蟹等名優水產品,還有許多特產隱藏在起伏的群山和太湖腹地,讓人念念不忘。其中湖濱三寶、陽山楊梅、太湖百合、文山故宮絕對不可錯過。
陽山面向太湖的山坡上,小氣候濕潤優越,楊梅生長迅速。壹般在6月20日前後采收,農業上有句諺語“夏季至日楊梅滿山紅”。楊梅果實大而甜,是夏季消暑的極佳水果和飲品。
百合在太湖南岸人工栽培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湖州太湖百合具有鱗莖粗、心大、質地細膩、微苦清香、滋陰潤肺、調脾健胃、清心安神的特點,享有“太湖人參”的美譽。
產於下洋山白雀村雲霧繚繞的文山壹帶的文山皇宮,因其產量極其稀少而顯得十分珍貴。這種茶色澤翠綠,外形精致,芽細,品質優良。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貢茶”。
太湖之美在於太湖的碧水遼闊,水域遼闊,孕育了各種各樣的淡水湖泊。太湖之美,四周是壹望無際的青山和郁郁蔥蔥的森林,生長著種類繁多的風味佳肴。
如果妳來湖州和南太湖,在欣賞名山秀水美景的同時,壹定要好好品嘗壹下這裏的新鮮湖泊和美味佳肴。這樣才不會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