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競爭激烈的社會,任何壹個不在壓力中掙紮的人,壹睜眼就會陷入每天焦慮的現實。漸漸地,放下壹切,陪伴孩子,享受孩子童年成長的樂趣,已經悄然成為壹種奢侈,壹種價值選擇。
對孩子最直接的反應就是等待。等爸爸媽媽有錢了,帶妳去自由行;爸爸媽媽有空的時候,陪妳去妳最想去的地方,玩個夠。就這樣,時間悄悄溜走,當我們真正覺得自己有條件的時候,發現自己的孩子早已長大,不再需要父母童年的陪伴。童年過去了,妳錯過了。
精神分析心理學認為,童年時期的親子關系會內化孩子的內在關系模式,從而決定孩子壹生的人格命運。
工作和事業哪個重要?還是孩子的童年陪伴重要?值得每個家長深思。畢竟孩子的成長是等不及的。
好的親子關系是在陪伴中建立和修復的,是的,只要妳願意停下腳步,傾聽孩子成長的腳步;只要妳願意花時間陪伴孩子的成長,就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媽媽,我今天真的很開心,謝謝妳!”
聽到這句話,我感受到了孩子今天的快樂,和她開朗的心情聯系在壹起,我的心開始瞬間溫暖起來。原來幸福就是這麽簡單。
今天點點學校因運動會放假,班級自行組織活動。這是點點進入小學以來的第壹次班級自組活動。相信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參與進來,通過集體活動,增進感情,進步關系,與新同學建立良好的友誼。
幸運的是,16同學同時參加了這個活動。我們九點左右在那個地方集合,開始壹個歡快而有意義的集體活動。
在第壹場比賽中,我們第壹次用真正的CS比賽。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孩子們玩得很開心,笑個不停。
不過,我也仔細觀察了孩子們的團隊合作。壹開始大家只關心分頭跑,兩隊打兩種不同的顏色和裝備。到了第三局,大家都有了集體榮譽感,開始停下來幫助被圍攻的隊友,也懂得了求助。
總之,在兩個多小時的時間裏,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詳見上圖。看到孩子們這麽開心,我們這邊的家長也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在第二個場景中,孩子們被安排去騎馬。孩子們興高采烈地跑到馬場開了壹條長隊,等待著。他們心裏的滋味就像打翻的地鐵瓶,有欣快,有期待,也有焦慮。
最後大家都是笑著結束的,可以說是精彩,刺激,好玩,美好。
就連我們三歲心上人的狀態都很驚艷。看到大家都在排隊,她很著急,也很期待,想趕緊體驗壹下。
當我上馬時,那是壹種興奮和強烈的再騎壹次的要求。最後我不忍心讓她後悔,就又排隊再騎壹次。誰知,小家夥體會到了騎行的樂趣,還陶醉其中,要求繼續騎行。
第三個場景,安排的是燒烤和自由活動。我很感謝壹個同學的媽媽,她給大家吃了好吃的,在烤箱旁工作了七個多小時,直到下午四點結束。非常偉大的父母為團隊貢獻了重要的力量,兩個技術嫻熟的媽媽熬夜早起為大家準備了精致的甜品和讓人放心的酸奶。
在四個多小時的自由活動中,孩子們個個精神飽滿,興致勃勃,自由組隊,玩“老鷹捉小雞”、“背唐詩”、“打撲克”。妳興奮的跟在我後面跑了壹下午,讓我們的父母深深體會到了。場地不重要,重要的是彼此的存在。
就這樣,在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下,時間過得很快,最後孩子們依依不舍地互相道別,開始期待下壹次的聚會。
孩子只有通過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我們誰也無法掌控他們的人生。我們能做的,就是靜靜的陪伴他們,壹起守護那壹刻的幸福和快樂。我們不需要焦慮,更不用說比較,所以只是靜靜地觀察他們。
陪伴是壹種幸福,孩子的笑容是父母最大的動力!
2018.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