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面食原理之前,我老是自以為是地認為,所有的面食都是需要發酵的,後來在我媳婦不厭其煩的教學中,我才逐漸對面食世界有了更加準確的認知,原來在家搟餃子皮是不用發酵的、原來想要煎包、煎餃的口感軟糯且有嚼勁,放涼後不發硬,其實沒有什麽技巧,只需用開水和面就行,當然,實際操作的過程中也不是這麽簡單,但這是最基本的原理;
發酵的面團其實能做的面食也不是特別多,除了包子、饅頭、油條等是需要發酵的,而且發酵面團這件事也容易,加入酵母粉、讓面團在適合發酵的溫度中,面團就很容易發酵成功,發酵後的面團制作面食,口感也會更加松軟壹些,僅此而已;
我媳婦在娘家看著她爸媽在家蒸包子做饅頭,學會了壹些制作面食的皮毛,即使是這些皮毛,對我這個南方孩子來說,也是用了好幾年才逐漸消化和了解的,原因也簡單,家裏壹年也做不了幾次面食,蒸包子做饅頭那就更少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壹種感受,對待壹件事情,老是處於好像知道又好像不知道的時候,其實是非常難受的,所以,我去圖書館借閱了好幾本有關面食原理方面的書籍,同時還不斷請教我媳婦,這才有了這篇圖文,我只記得感覺是這樣的,面食原理其實不復雜,只要搞懂這5件事,您就會發現做面食真簡單,幾乎不會失敗;
制作面食,失敗後面食基本上就是不能食用的,非常浪費食材,對我這樣壹個南方孩子來說,也是浪費了好多面粉之後,才有了今天這壹點點淺薄的認知;
制作面食,最重要的原材料就是面粉,就好比我們下廚房做飯,需要認識各種調味料壹樣,炒菜壹定要知道的調料比較多,有:食用油、蔥姜蒜、生抽老抽、胡椒粉味精、蠔油、料酒等,而制作面食,最重要的就是了解面粉的分類,大致上就這麽三種:低筋面粉、中筋面粉、高筋面粉;
去超市購買面粉,包裝袋上都會有標註,所以,我們只需要按需采購就行,下面我們簡單地給大家介紹壹下,各種筋度的面粉,都可以用來制作哪些面食?
1、中筋面粉,這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最多的面粉,適合制作大家最常見的壹些面食,比如:包子、饅頭、花卷、燒餅、面條等,其實中筋面粉還可以制作好多種其他的面食,但對於大多數南方小夥伴來說,在家能夠順利制作出包子、饅頭等面食就算是極大的成功,其他的我們慢慢來說;
2、高筋面粉,簡單來說小吃店制作油條的時候,都是使用高筋面粉的,當然面包也是用高筋面粉制作的,家庭制作面食,油條制作的少,如果家裏有烤箱,還是可以做些面包給家人吃吃的,高筋面粉的特征比較簡單,用手抓面粉的時候,不太容易成坨;
3、低筋面粉,低筋面粉的特色就是蓬松,所以都是用來制作蛋糕,或者是餅幹,今天我們主要講的是面食原理,蛋糕屬於烘焙的範疇,所以,我們就壹筆帶過;
和面這件事看似非常簡單,準備壹個大的容器,放入合適份量的面粉,然後就是直接加水,當然我從來就沒有想過,和面還可以加開水;
新手做面食,很容易水加多了,然後就是再添加面粉,最後就好像進入壹個循環,面團是越來越大,最後就是浪費,相信大家在和面的時候,都親身經歷過這樣的事情;
經歷過浪費之後,要讓這件事變得有價值,所以,我們需要總結經驗,和面這件事我們將其分解開來,無非就是水的多少?
除了開始加多少水之外,其實,我們可以將和面這件事情再延伸壹下,可不可以用開水和面、可不可以壹半開水壹半涼水,因為水溫的不同,我們和好的面,因為方式不同,最後的結果,我們可以叫做死面、燙面、半燙面和發酵的面;
簡單歸納壹下,將看似有點復雜的事情,我們歸納總結,用相對簡單的方式來記錄壹下,可以有如下幾種和面的方式:
1、死面,冷水和面,沒有放入酵母粉,和好的面團筋性和延展性都比較好,耐煮,適合制作面條、餃子皮等;
2、燙面,開水和面,面團的特征是軟糯且有嚼勁,放涼後不會變硬,適合制作煎餃、煎包等面食;
3、半燙面,壹半開水壹半涼水,然後將兩種面團揉合在壹起,吃起來既軟糯又筋道,大多我們制作烙餅的時候,可以使用這種半燙面;
4、發酵的面,這個最容易理解,放入酵母粉後發酵,面團因為酵母在發酵的過程中排出二氧化碳,導致面團會非常的松軟蓬松,因為面團中有空氣,發酵好的面團適合制作包子饅頭花卷之類的 美食 ;
作為新手我也有過這樣的感受,要是能夠給出壹個具體的比例,比如:多少面粉加入多少的水,那該多好,實際上這個也只能說是僅供參考,而不能完全依賴;
和面時加水,最簡單的方式是這樣的,分多次少量地逐漸往碗裏添加,切記壹次加入很多的水,分多次少量的添加,好處比較明顯,肯定就不會出現清水加多了的情況;
加入開水和面的時候,也可以分多次緩慢添加,加壹點水就和壹下面,幹了再適量添加,這才是最合適的,經過多次實踐之後,就會自然而然的總結經驗,往後就能做到心中有譜;
1、面粉加入少量清水之後,揉搓成絮狀,然後加入酵母水,酵母水可以多放壹些,再次將絮狀的面團揉搓成團,最好做到碗裏沒有絮狀面粉,面團可以適當揉搓的稍微光滑壹些;
自然發酵至2倍大,這是很多食譜書籍上都會這樣介紹的,但沒有發酵成功之前,我們沒有這個經驗,完全是不知道發酵至2倍大是壹種什麽樣的狀況?
發酵容易失敗的原因是溫度,所以,我每次發酵面團的時候,都會提前將蒸鍋加入,當然蒸鍋裏肯定是需要加水的,加熱至30-40度的溫度,然後關火;
將待發酵的面團放在和面的碗裏,碗上覆蓋保鮮膜,放入有溫度的蒸鍋裏,也蓋上蒸鍋的鍋蓋,在這樣壹個合適的溫度裏發酵,確實是能事半功倍的;
2、發酵至2倍大小之後,以做花卷舉例,就可以制作面坯了,分割成大小合適的面團之後,可以二次醒發,這個過程就是靜置20分鐘的樣子;
3、想要蒸好的包子饅頭更加的暄軟,上鍋蒸之前,還是可以再次醒發壹次的,這個時間可以控制在10分鐘左右;
4、經過多次醒發之後,成品才會暄軟蓬松、有嚼勁,當然我這裏的只是紙上談兵,大家還是需要自己實踐,通過實踐找到具體的方法,這個很重要;
和面的時候,為了讓成品的包子饅頭花卷更加好吃,我們可以適當添加壹些食材,這裏可以添加的東西有:食鹽、白砂糖、豬油;
和面的時候,可以按照飲食喜歡自主選擇添加,當然食鹽和白砂糖添加之後,對於面團的實際幫助是很大的,食鹽能增加面團的延伸性,簡單來說就是成品入口會更加的筋道,但食鹽卻不能添加太多,大致上我個人的經驗,大約是我們添加的酵母粉的三分之壹;
白砂糖的添加對於面團來說,最立竿見影,其原因在於添加白砂糖是直接幫助酵母快速發酵的,因為酵母發酵的過程實際上是將面粉中糖分轉化為食物,酵母就可以快速繁殖,繁殖的越快,排出的二氧化碳就越多,面團的發酵時間也就隨之縮短;
豬油的添加不是直接放入面粉,而是面團醒發好之後,在揉搓的過程中適當添加,加入動物油脂後,蒸好的包子饅頭才會又白又軟,當然發酵好後的面團添加豬油後是需要不停揉面的,這個也是經驗積累;
寫到最後,還想啰嗦幾句,對於南方人來說,只要搞懂這5個面食原理,在家做面食幾乎零失敗,確實是不會失敗,至少制作出來的面食,比如:包子、饅頭、油酥餅等食物完全可以食用的,但想要更加美味,還是需要不斷的練習,積累經驗才行,並不是懂了面食的原理之後,就能提高您制作面食的水平;
做不做的成和做得好不好吃,是兩件事情,首先要能夠做,在這個基礎上才能往下深入研究,好吃也就在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