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飲食以大米為主,平壩地區以粳米為主,山區多吃糯米。壹般喜歡吃辣椒和酸味。自行加工的“發酵魚”和“發酵肉”,存放十幾年也不會壞。用油茶招待客人是侗族人的待客習慣。侗族的村落依山傍水,南部地區最具特色。村尾古樹多,溪流過“風雨橋”,村裏有四個魚塘。按姓氏,鼓樓立於其中。住“幹籬笆”房,住樓上,養牲畜,樓下堆放雜物。
大部分地區有三次月食,有的地方有四次月食,也就是兩茶兩餐。二茶是指侗族特有的油茶。油茶是用茶葉、花、炒花生(或酥黃豆)、糯米、肉或豬水、鹽、蔥花等做成的湯狀薄食。(有的地方還有菠菜、蒿),能解渴充饑,所以常被稱為“吃油茶”。
日常蔬菜很豐富,除了新鮮的南瓜、苦瓜、韭菜,大部分都腌制成酸菜。如:酸黃瓜、酸蘿蔔、酸刀豆、酸蕨菜等。侗族的日常菜肴以酸為主。不僅有酸湯,還有酸湯做的各種酸菜、酸肉、酸魚、酸雞、酸鴨。相傳腌制酸菜始於宋代。
酸菜的制作有兩種:缸制和筒制。制壇是指將淘米水放入缸中,用火加熱,發酵制成酸湯,然後用酸湯煮魚、蝦、蔬菜,作為最常見的日常菜肴。
人們經常吃的蝦醬也是用罐子做的。鹵魚、鹵豬排、牛排、鹵雞鴨主要是試管制作。木桶有兩種:木桶和竹桶。冬天做酸菜魚最好。腌制時間越長,味道越醇厚。魚和蝦除了很多酸的食物之外,經常是新鮮吃的。
侗族成年男性普遍喜歡喝酒,喝的大多是自己釀的米酒,度數不高,清淡醇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