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在可以添加肉類輔食之後,肯定少不了牛肉這道營養食材。但是牛肉的纖維較粗,和豬肉相比更難消化,所以壹般在寶寶有壹定咀嚼能力和消化能力之後添加比較合適,同時在制作輔食時壹定要處理得細膩、軟爛壹點。
壹歲以上的寶寶,這個階段肉禽魚的總量可以逐漸增加到每天50-75g,除了維持和適當增加肉的攝入量,更重要的是可以進壹步豐富肉的烹飪形式。壹歲以後可以逐漸用炒、煎、烤等烹飪方式,但還是要減少油炸這種烹調方式。
寶寶吃牛肉的份量1歲的寶寶壹般都長出6~8顆牙了,寶寶已經可以吃壹點較稠較粗的食物。但是牛肉的肉質纖維比較粗,不太好消化,因此寶寶6個月時每次不要超過20克;到寶寶1歲時,給寶寶吃牛肉建議不要超過壹兩(50克);到寶寶3歲時每次也盡量不超過80克,牛肉吃多了,寶寶容易消化不良。
南瓜牛肉餅適合16個月齡以上的寶寶:牛肉6兩切塊,提前用冷水浸泡6~8個小時完全去血;寶寶第壹次吃牛肉的話,可放壹塊檸檬片去腥。牛肉打成泥,南瓜半斤上鍋蒸熟。然後將兩者充分攪拌均勻,中間加50~80克面粉,適量加水,這樣就制成南瓜牛肉泥。
牛肉輔食的關鍵點壹歲左右的寶寶處在進食轉變的關鍵時期,輔食加工的基本原則簡單說就是四個字“細、碎、軟、淡”。大人感覺有滋有味的牛肉,對寶寶來說很可能是“太刺激”了,因為他們的味覺更敏感也更偏好原味和清淡;大人吃牛肉講究有嚼頭,但對寶寶來說可能就是“嚼不爛難下咽了”。
用牛肉給寶寶加工輔食只要抓住兩個關鍵點就可以,選擇真正新鮮和纖維相對軟嫩的牛肉原料,用孩子的話說叫做“食材好就是真好吃”。加工壹定要細碎軟而且味道相對要淡,尤其慎用重口味調料
結語寶寶8個月開始是自主進食黃金期,家長要想避免以後“追著給寶寶餵飯”,那麽從現在開始就要習慣與寶寶壹起進食。因為孩子對食物的喜愛和興趣,往往與父母壹起吃飯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