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分為集中隔離和居家隔離。
集中隔離期間,餐飲壹般有兩種安排:
第壹是統壹訂餐,但這種會產生大量的意見分歧,我們這裏壹開始免費飲食,且統壹訂餐,但尷尬的是不到壹個禮拜,被投訴了幾百次,嫌熱的、嫌涼的,嫌幹的,嫌有湯的,的人要吃面,有的要吃米飯,有的要吃木耳炒肉,有的要吃魚香肉絲……有的要吃川菜,有的人又吃不了壹點辣味,還有不要蒜的、不要香菜的、不要蔥的,還有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也對飲食風格造成影響。……投訴五花八門,還都與防控工作的專業性要求無關。
第二是種就當事人自行聯系配送或親屬送餐。但這其中有些環節,大眾可能不太了解,那就是隔離體系的工作秩序。隔離點會有專班駐守,隔離點內部設有“三區兩通道”,三區,就是汙染區、過渡區、健康區。這個汙染區是個醫學術語,不能用常規字面意思去理解。非隔離點內工作人員,禁止進入隔離點及隔離點門外的管控區域。所以送餐人員只能在外部管控區外等待,但是,隔離點內部工作人員又禁止走出隔離點,連隔離點門外的管控區都不能行,只有消殺員,因為每次進駐人員後要對下車點進行消殺,所以消殺元可以從隔離點走出到管控區。其他物資都是放在管控區的隔離線,然後送貨人撤退到安全距離外,工作人員再外出拿走物資。而且, 工作人員跨越區域行走,都需要更換隔離服。而隔離服必須按照汙染垃圾進行專業的包裝處理,並及時安排醫廢處置中心轉運並進行專業處置。醫廢處置中心非政府單位,每壹克重的醫廢都是要政府出資處理的。所以,向隔離點送東西與日常配送有巨大的區別,就算除去成本,工作人員也沒這麽多精力和時間隨時且單獨去配送這麽多人的餐飲品。所以,建議大家克服壹下,在群裏商量好後,力量訂餐,或者直接食用隔離點統壹訂購的餐飲。
還有壹種隔離,是居家隔離,期間,所有的生活保障按屬地化責任管理,也就是由社區(村)和街辦(鄉、鎮)負責解決。這裏面也有很精細的體系,網格員、包抓幹部、樓門長、誌願者等等,每壹個隔離對象配有壹套專班,妳要吃飯或者需要保障物資,都可以和負責和妳對接的工作人員聯系。除生活保障之外的還有醫務工作者等等,這些人和專班可能同時包抓了不同的居家隔離對象,但必須保障每個居家隔離對象無論是餐飲還是水電、醫藥等等所有的基礎保障都有人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