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挺厚的,也挺詳細的,因為不是實物照片,所以去野外找的時候帶著書,書裏描述的幾種植物我都找不到。無意中發現了壹篇這方面的文章,所以能記住更多關於植物的知識。
1.有點紅:
味道清香,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利尿、消炎的功效。現在,更多的野菜被種植。
2.薺菜:
3-4月收集全草,洗凈,翻炒做湯,根可以煮。蔬菜可以曬幹,吃的時候用水煮。醫學上可用於治療腹瀉、痢疾(單味水煎),以及目赤腫痛、高血壓及各種出血性疾病。薺菜的吃法很多,可以拌、炒、燉,也可以做餡或煲湯。如薺菜拌幹香菜、薺菜炒雞蛋、薺菜燜豆腐、薺菜肉絲湯、薺菜春餅、薺菜餛飩等。,都是色香味俱全。薺菜不僅是壹種營養豐富的美味食品,而且可以治療多種疾病。中醫認為薺菜有調脾、利濕、止血、明目的功效。常用於治療以下疾病:吐血、便血、血尿、咯血、崩漏等血熱引起的出血性疾病;水腫、排尿困難、排尿困難;紅眼腫痛、結膜炎、夜盲癥、葡萄膜炎、青光眼;濕熱引起的腹瀉和痢疾。常吃薺菜對防治佝僂病、麻疹、皮膚角質化、呼吸道感染、前列腺炎、泌尿系統感染等都有很好的效果。近年來,薺菜的提取物已被用於醫學領域治療高血壓,服用其煎劑或用其泡茶頗有療效。
3.碎米薺:
幼葉可食,味美,營養豐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A和糖。。也可入藥,味甘、溫、無毒,有收斂止帶、止痢止血之功效。
4.黃之:
梔子含有揮發油、黃酮類、染料木素、鞣質、京尼平甙、京尼平甙、西紅花酸等成分。中醫認為其味苦,性寒,有清肺涼血之功效,可用於肺熱咳嗽、鼻衄。現代醫學研究表明,梔子性寒無毒,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消炎、涼血的作用。
12g民間使用的鮮梔子水煎,加適量蜂蜜,可清肺涼血。還可以用幹、磨碎的梔子吹進流鼻血的鼻子裏,有清肺熱、涼血的作用。梔子還可以用來炒菜、煲湯、煮粥。
5.馬齒莧:
全草可食用,味道平淡。通常在5月中旬至9月中旬采摘嫩莖葉,用開水焯壹下,輕輕擠出,配以調料食用。全草入藥,可治痢退熱,有消炎利尿作用。搗碎腫毒部位非常有效,也可用於治療毒蛇咬傷、痔瘡。肉質草本植物,嫩多汁。
6.車前草:
山野常見的野菜之壹。具有利尿和止瀉的作用。車前草可以生吃、煮湯、煮粥或燉菜,如涼拌、車前草片湯、車前草葉粥、車前草燉豬肝等。,是不可多得的好菜和野菜。
7.蒲公英:
3-5月幼葉可洗凈後食用,味微苦。5-8月采花,煲湯。整株叢生於地上,高3至6寸,體內有白色乳汁。葉緣不規則羽狀分裂,亮綠色。數個花莖,從葉簇基部生出,與葉等長或略長,上部密被白色絲狀毛。花頭為頂生,均為黃色舌狀花。
8.塔利努姆:
嫩莖可直接煎炒或煲湯,也可腌制,主根切片燉制,有利尿作用。鮮莖葉搗碎後,用腫毒外敷即可。
9.黃花菜:(別名:黃花菜、鹿蔥)
幼葉和芽可食用,葉和根入藥。
吃法:新鮮黃花菜黃花菜花蕾有毒,含有秋水仙堿。在食用之前,它們必須在100*C的水中煮沸以去除毒素。常用的有涼拌黃花菜芽、炒肉、煮湯等。
10.胡頹子:
成熟時果紅色,味道酸甜,生吃,也可用於釀酒和煮糖。
11.雞蛋花:
食用部位:花,曬幹泡茶解毒潤肺。
紅花有毒,黃花和白花都可以吃。
12.桃金娘:
水果是甜的,多汁的,外觀是黑色的(不要吃太多多哈,妳會拉不出妳的大便)
13.地面扭曲:
食用部位:果實——成熟後可直接生吃,也可用於釀造,全株入藥。
14.土茯苓
食用部位:根莖,可燉肉、炒肉或煮粥。
其他用途:根莖入藥,有清熱解毒、祛濕活絡的作用。
15.梅花(又名:石斑魚、雷公樹)
(1)嫩葉,焯水,洗凈,煮熟。
(2)果實成熟時呈紫黑色,可鮮食。根藥可以治療跌打損傷。
16.?豬肝:
幼葉部分。
其味淡、甘、微苦、寒、無毒。內服可涼血,清熱解毒。熄毒外用消腫。主治:肺熱咳嗽、咯血、感冒發熱、暑熱煩渴、暑傷發熱、目赤腫痛、急性肝炎、乙腦、斑疹熱、結膜炎、便血、痢疾。外用治帶狀皰疹,皮膚瘡腫,板凳瘡,狗咬,黑疤等。
17.龍葵:
開花結果期為9月-65438+10月。
註意:只能吃成熟的水果(紫黑色)。未成熟的果實(綠色)和莖葉中含有龍葵堿,其作用類似皂甙,能溶解血細胞。過量中毒可引起頭痛、腹痛、嘔吐、腹瀉、瞳孔散大、心跳先快後慢、精神錯亂甚至昏迷。有報道稱兒童因食用未成熟的龍葵果而死亡(與發芽馬鈴薯中毒相同)。龍葵堿的作用類似龍葵堿,也能溶血,所以有毒。
18.蛇莓:
水果
性味:苦、寒、毒。
主治:清熱涼血,消腫解毒。治療發熱、癲癇、咳嗽、吐血、咽喉腫痛、痢疾、癰、癤、蛇咬傷、湯火傷。
19.曹:
四葉草的葉子可以食用,有利尿解毒的作用。如果把葉子搗碎,還可以治腫毒。水煮葉可以解熱消炎。四葉草常見於淺溝、水田或沼澤。
20.野生莧菜:
幼莖和葉可以用作蔬菜。
21.火棘:
22.沙棘:
23.魚腥草:
嫩莖葉和地下莖均可食用,特別是地下莖粗、白、鮮、脆,辣味濃,可作涼拌、燉菜、粥、面、茶。
24.芡實:
刺多,選菜需要慎重。水果和葉柄都可以吃。
25.平菇:
尤其是雨後,經常可以在池塘邊的樹樁上看到它。平菇煮的豆腐湯很好吃。註意分辨!
26.菱角:
荸薺的果實是生吃的,老了就煮熟了吃;莖可以焯壹下,炒著吃。
27.香椿:
28.馬蘭頭:
別名路邊菊花。全草入藥,消食化積,濕熱利小便。采摘春季新萌發的嫩芽,洗凈焯水,攤涼,擠幹水分,冷拌,翻炒,煲湯,或炒鴨蛋,豬肝,有淡淡的菊花葉香味。
29.蕨菜:
嫩苗
30.糙葉敗醬:
別名苦菜,性涼,味辛苦,全草入藥,清熱解毒,化瘀排膿。糙葉敗醬味道很苦。民間最常見的做法是:春季采摘嫩苗,洗凈,用開水焯壹下去掉苦味,用涼水泡壹下,然後涼或炒,或炒雞蛋煮肉,微苦,清香。
31.魔芋:
魔芋全草有毒,尤其是塊莖。中毒後,舌頭和喉嚨火辣辣的,癢,腫。壹點醋和姜汁可以口服或漱口保存。所以魔芋在食用前壹定要經過研磨、蒸煮、漂洗等工序去毒。
32.擋水板:
采摘尚未露出水面的嫩葉食用,因其含有較多的單寧,遇鐵會變黑,所以禁止用鐵鍋烹調。
不要加醋吃,否則會損傷頭發。
薺菜性寒滑,多食易傷脾胃,致寒氣傷皮毛,脾胃虛寒者不宜多食;女性月經期和產後應少吃。
33.益母草:
嫩莖葉
34.黃精:
根莖,幼苗。
35.玉竹:
采嫩葉食用,春秋挖根莖,去莖葉、須根、土食用。
36.麥冬:當地的叫法有麥冬、麥冬、川麥冬、川麥冬。
將麥冬全株挖起,切去塊根,去雜洗凈,用清水浸泡充分濕潤後取出,去心洗凈即可食用。
37.蘆筍:
吃壹些塊根和嫩莖。
38.魯梅克斯:
耳狀酸模,嫩莖和葉的可食用部分。
39.酢漿草
酢漿草俗稱酸草、酢漿草,大家小時候應該都嘗過。
有三片倒心形小葉,小黃花,五片花瓣。“強”這個詞的意思是“醋”,來自它的醋酸味道。
在野外隨處可見。
40.三葉草
雖然也是三小葉,但葉子比酢漿草大,葉子上有白斑。
多用作牧草,也可供人類食用。
花有白色和紫色兩種,呈球形。經常是成片出現,非常容易識別。
41.美味的藍莓
低矮灌木,主要分布在中國北方。漿果和水果壹般是藍色的,但也有紫色和紅色的水果,包裹著壹層白色的果粉,酸甜可口。同時,花也是可以食用的。
43.菊苣
它有美麗的藍綠色花朵,與薰衣草的顏色相同,花朵的邊緣呈鋸齒狀。
莖和枝都是綠色的,有棱紋,分布在全國各地。根和葉都可以吃。
44.浮萍
池塘表面可以找到浮萍。雖然它看起來沒有食欲,但它是可以吃的。
葉子是橢圓形的,非常小,通常在水面上擺動。
葉子上面是光滑的綠色,下面是黃色或紫色。
45.金銀花
新鮮金銀花可以直接食用或飲用。金銀花茶味甘,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作用;金銀花具有清熱解毒、利咽、消暑、除煩的作用。可用於治療暑熱、腹瀉、流行性感冒、疔瘡、急慢性扁桃體炎、牙周炎等疾病。因為金銀花性寒,不適合長期飲用,只適合在炎熱的夏季臨時飲用,以防痢疾。特別需要提醒的是,寒性體質和月經期不能喝,否則可能出現不良反應。
46.桔梗(妳知道這是什麽植物嗎?)
功效:宣肺;消痰;緩解咽喉痛;排膿。主要咳嗽痰多;喉嚨痛;肺膿腫伴膿;全脅痛;痢疾腹痛;尿失禁。用於咳嗽痰多、胸悶、咽痛、聲音嘶啞、肺膿腫、流膿、膿腫。
可腌制、涼拌、爆炒,也可掛糊油炸食品。喝啤酒的時候,吃點桔梗蒜,嚼的很香,味道也不錯。
野菜識別和中毒急救小貼士;
標識:
1.仔細觀察植物的葉子、花或果實是否有被動物吃掉的痕跡。動物通常有更靈敏的嗅覺和味覺。如果它們能吃,通常說明植物是無毒的。
我們可能知道有些植物可以在餐桌上看到,但並不意味著不煮熟就可以吃。這需要警惕。
急救:
嘔吐:可用手指或其他替代物觸摸咽喉,直至中毒者吐出清水。
導瀉:常用導瀉劑為硫酸鎂、硫酸鈉,用量為15 ~ 30g,口服200 ml水。
洗胃:最方便的方法是用肥皂或濃茶水洗胃,或者用2%的碳酸氫鈉。這種方法還可以同時清除已經到達腸道的毒物,起到洗腸的作用。
排毒:上述急救處理後,應進行對癥處理和解藥。最容易吃的就是生雞蛋白,生牛奶或者蒜汁。壹般解毒劑(活性炭4份、氧化鎂2份、單寧酸2份、水100份)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服用,主要作用是吸附或中和生物堿、重金屬、酸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