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李錦記的發展歷史

李錦記的發展歷史

在李錦記發展的起步期,香港的消費力還較低,對高價的蠔油需求甚少,因此李錦記采取了與眾不同的市場發展策略:先以海外市場為起點,而後再致力拓展香港市場。這與當時攘外必先安內的企業理念大相徑庭,而正是這樣的變通使得李錦記有了良好的國際聲譽。自70年代以來,李錦記大力發展香港市場,起先是在皇後大道的壹零售店以及幾家雜貨鋪裏出售,後來得力於迅猛發展的超市而廣泛鋪貨、大量銷售。

70年代以來,李錦記還只憑借舊裝特級蠔油和蝦醬兩種產品打天下。進入70年代,隨市場需求日益多樣化,李錦記即時轉向市場導向的營銷觀念,實施現代營銷管理,將原先的品質保證部門獨立出來,專門成立了20多人的R&D部門,以加強產品研發的力度。為獲得壹個優秀的產品概念,研發人員常常要做大量工作,如作目標消費者調查、向烹飪專業人士以及零售商取經討教等等。20多年來,李錦記不斷推陳出新,推出了軺熊貓牌蠔油、XXO醬、辣椒醬、雞粉、瑤柱蠔油等醬料以及豉油雞汁、鹵水汁、工蒸魚豉油等壹系列方便醬,產品由原先的兩種增至現時的150多種。其中,因蒸魚豉油的開發和推廣,李錦記榮獲了1997年度香港傑出營銷獎HKMA/TVB銅獎。

俗話說三分長相七分打扮,為使老字號的產品不顯陳舊,李錦記不失時機地設計新的品牌標識。不同於早期土氣的外觀造型,新包裝采用了國際流行的直線設計,因而更富進代感和美感,更易為消費者接受。

1992年,公司還特意聘請專業設計顧問公司為李錦記重新設計壹套包裝標識系統,把招紙和標簽統壹,從而給消費者耳目壹新的感覺,並便於識別。為增加賣點,招紙上除印有基本資料如成分及重量外,還提供了菜譜及使用方法。另外,公司也在招紙上印上外文以顯示國際化利於外銷。李錦記註重現代營銷傳播,曾開展了壹系列的廣告及贊助活動:邀請香港歌星葉麗儀拍攝電視廣告,每晚在電視上大唱餐餐陪住妳……,增加品牌知名度;獨家贊助某馬戲團在香港海洋公園的表演;為烹飪界知名人士方太、Martin Yan的電視烹飪提供醬料……這對壹個有著百年歷史的老字號來說是個富有膽色的嘗試。

李錦記是個名副其實的家族企業,但其決策層通過世代的四次更替,實現了企業的現代化和國際化。第四代家族成員在國外深造後於80年代先後回港,在集團的不同崗位上發揮所長,使李錦記的管理走向正規化和科學化。現時的李錦記在香港的員工有500人,而國內及海外***1000多人。

90年代初,由於不滿足於調味品事業上的成功,李錦記利用品牌知名度展開品牌延伸,致力拓展地產、餐飲、健康食品和運輸等業務,以增大其市場蛋糕。

李錦記成為航天食品:

據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航天食品與營養研究室主任陳斌介紹,神九載人飛行任務提供了7大類、70余種中式食品隨航天員征戰太空,“可以確保航天員4天內不會吃到重樣食品”。

“從已公布的神九食譜看,有針對航天員執行任務的特點,比如食物需要沒有很難消化的渣滓,以減輕飛船艙內廢物收集系統的負擔;經過加熱營養成分流失較少,保質期長等。”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何麗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

在公布的菜單中,幹燒杏鮑菇、魚香肉絲、松仁玉米、木須肉、黑椒牛柳等家常菜赫然在目,選擇的調料則涵蓋海鮮醬、叉燒醬、川味辣椒醬、番茄醬和泰式甜辣醬,“酸甜辣鹹鮮”五味俱全。

據入選供應醬料的李錦記集團介紹,此次企業壹***提供了2000多包航天員食用醬料。這些醬料與大眾餐桌上的醬料並無本質不同,特殊之處在於壹要適應太空環境的特殊包裝,二是在太空環境中,人的味覺會有壹定的變化,會根據要求對醬料口味作適當調整。

神九食品如何適合航天員的個性化口味?陳斌介紹說,每壹項食品研制出來時,先請航天員品嘗並填寫“感官評價表”,只有在60分以上的食品才能入選。

三名航天員中兩名來自山西,壹名來自河南。由於航天員在失重的環境下,有可能會出現味覺暫時退化的情況,家鄉口味更能喚起食欲。何麗說:“比如番茄醬既能滿足山西普遍喜‘酸’的需求,又可方便補充維生素C和番茄紅素。”

神九的壹大亮點,是中國女航天員首次探訪太空。何麗表示,在太空環境中,女性骨密度流失較男性快得多,因此更需要關註礦物質、維生素、鈣鐵的攝入。適當甜食的補充,也能滿足女性的心理需求。

“事實證明,五味調和的中國美食相比西餐,更能夠安撫中國航天員的胃,讓他們更好地完成任務。我想這方面的成功經驗,也能給口味相近的亞洲國家以啟發和借鑒。”她說。

李錦記:食品安全零缺陷的標桿企業

調味品協會昨天給李錦記頒發了調味品行業標桿企業獎,只有李錦記唯壹壹家獲得這個獎。這表明了調味品行業對李錦記食品安全工作上的肯定,是航天食品,太空人吃的。航天員的食品對安全要求很高。同時回顧我們這幾年的歷史,我們是奧運會的醬料供應商,我們是亞運會醬料供應商,我們是世博會的醬料供應商。所有重大項目上,我們的食品都經歷了最嚴苛的檢驗。美國FDA來我們李錦記工廠進行審核,我們是唯壹壹家零缺陷通過美國FDA審核的企業,這是中國食品企業裏面唯壹壹家,零缺陷通過,沒有任何問題。

為什麽我們能夠這麽好呢?我要跟大家來報告壹下我們的食品安全體系,首先第壹個我們企業有非常好的價值觀:“務實誠信,思利及人”,這是我們核心價值觀裏面很重要的。“思利及人”,有三層含義,第壹層含義就是換位思考,妳做什麽事情的時候要換位思考。我們做食品的要站在消費者立場上思考我們怎麽做食品,這是很重要的。第二個,我們有很好的品控管理體系,我們有壹個體系叫做壹百減壹等於零,為什麽壹百減壹不是等於九十九呢?就是在品質控制上,只要妳有壹件事做錯了,做不好,妳的結果是零而不是九十九。我們有非常嚴苛的評估管理體系。在我們的原材料采購,整個供應鏈管理上,我們有壹套體系叫做垂直供應鏈,就是從田間到餐桌,我們從原料開始,從種子的選種開始控制,我們對自己的種植基地進行培訓。比如說辣椒,我們從選種進行培訓,然後田間的管理,怎麽栽培,最後怎麽收成,最後怎麽進行深加工。整個環節到最後都有嚴密的監控和品控體系。同時,我們的供應鏈體系也是非常完善的。食品安全很多時候源頭的管理是很重要的,我們保證了從原材料開始的質量。

第壹個是我們價值觀,第二個是我們品控體系,第三個就是供應鏈體系。我覺得這是壹個很完整、完善的東西。三個體系結合起來,確保了我們的食品安全成為行業的典範。

“李錦記”第四代傳人李惠民傳人清華演講:華商企業如何“富過三代

“很多人說‘富不過三代’ ,我們的家族發展要打破這個魔咒。”香港百年老字號企業“李錦記”第四代傳人李惠民30日在北京清華大學演講時表示,“無論是個人還是社會,能夠可持續發展才是有意義的”。

在當天的“華商領袖·清華講堂”上,李惠民以“文化的基石”為題,分享了“李錦記”作為家族企業發展百年仍不斷壯大的秘訣:“‘思利及人’是我們家族的核心價值觀,在考慮自己利益的同時,也從別人的角度、從更宏觀的角度思考問題。”

當天的演講從壹幅“家族圖譜”開始,李惠民耐心地為聽眾介紹“李錦記”企業的由來和家族企業的26位成員。他說,2000年前,李惠民及兄妹5人都在自家企業工作,“每個人都是老板,員工都不知道聽誰的,於是家族委員會應運而生”。

為使這個龐大企業發展得更好,家族委員會制定了“家族憲法”:下壹代必須在其他公司工作3年,委員會成員不得超過9人,75%以上成員達成壹致即可更改“家族憲法”等。李惠民說,上至股權分配、下至兒女教育,“家族憲法”都作了詳細的規定。

相對於“家族憲法”等硬件規定,李惠民將價值觀、思維方式等稱為家族發展的“軟件”。除了“思利及人”,“換位思考、永遠創業”等都被這個家族及企業作為信條。“我們提倡‘治未病’,采取各種措施保證我們的家族不生病。”李惠民說。

演講過程中,李惠民多次強調“要保持的不是壹個企業,而是壹個家”,提倡家族成員始終以家族為核心,懂得“我們”大於“我”、“家族”大於“家庭”。他介紹,在“李錦記”內部,甚至還有壹個“三不準”規則:不準晚結婚、不準離婚、不準有婚外情。

為保持家族事業延續,“李錦記”已在潛移默化中,開始對自小就接受西方教育的第五代加以培養,以增強其對家族的責任感。李惠民說,家族曾安排第五代成員到北京參加“李錦記清華大學暑期學習班”等,讓他們通過對中國歷史、文化的學習和大量的戶外考察,感知和接受中華傳統文化。

演講及互動環節結束後,清華大學華商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龍登高教授指出,家族企業將親情與利益結合,既會產生能量,也會產生矛盾。這個問題曾經同樣困擾著“李錦記”家族,然而跨越四代人,經過120多年的發展,這個家族企業已孕育出了自己獨特的管理智慧。

此次演講是“華商領袖·清華講堂”第6次講座,國務院僑辦副主任譚天星、清華大學校長陳吉寧等在演講前分別會見了李惠民壹行。演講結束後,國務院僑辦經濟科技司司長莊榮文代表主辦機構向李惠民頒發了演講紀念證書,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韓景陽向李惠民贈送了紀念品。

“華商領袖·清華講堂”由國務院僑辦和清華大學***同舉辦,以“分享智慧、創新***贏”為主題,旨在分享華商創業發展經驗,為成功華商搭建展示風采的舞臺,為清華學子開設壹個啟迪思考的高層次講堂,擴大僑資企業影響,推動華商事業更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