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部分人,人們往往將他們的出生年月定義為“80後老婆”,江湖上也壹直有壹句話——“千萬別娶80後老婆”,因為他們過於自我的性格與傳統家庭主婦的德性相去甚遠,無法滿足大男子主義的需求。戴上這樣的有色眼鏡,走近現代賢惠妻子的現實生活,妳會驚訝於她們婚後的表現。
近年來,輿論喜歡談論80後。普遍的看法是,80後思想靈活,思想解放,個性張揚,會賺錢會花錢,註重享受。他們彼此愛得輕松簡單,很少勉強自己,委屈自己。更有甚者,她們是如此的可笑:“80後的女人炒過期貨和股票,炒過老板,炒過老公,就是不會做飯!”影射80後女性不具備“賢妻良母”的傳統特質。
80後的年輕壹代確實個性鮮明。但是80後已婚女性有很多和前任壹樣賢惠的,還是有不少的。他們與前任妻子、母親的最大區別,在於婚後與婚前生活習慣的明顯不同,甚至是明顯的區分——這是在雙愛中長大的獨生子女身上特有的專利現象。
結婚激起了女生的賢惠本能,她們的實際行動似乎在說明,如果有人因為女朋友是“80後”而不敢貿然結婚,那壹定是他的損失。在大多數人看來,妻子的美德是建立在能夠照顧家庭和忠於丈夫的基礎上的。大多數小妻子都鄙視這樣的賢妻標準,但這並不意味著她們不會以賢妻的標準來約束自己,她們往往會“開發”出更多賢妻的“現代功能”。
26歲的冬冬三年前和丈夫閃婚。現在,她的女兒青青2歲了。被父母寵了20多年的冬冬,漸漸培養成了壹個“改過自新”的賢妻良母。據東東的父母說,孩子從小在他的手心裏長大,更不用說家務了。他甚至沒有自己洗襪子。二十多歲的他經常抱著父親的脖子撒嬌。他還是個孩子。本來父母就擔心女兒能不能當老婆,更何況女婿是獨生女,或許比冬冬還嬌氣。為了照顧女兒,東東的父母堅持把她的新家設在家附近。
剛結婚的頭幾個月,東東的媽媽每天下午都會準時跑到女兒家,在東東和老婆下班回來之前做好晚飯,然後偷偷溜回去家裏做飯,用心良苦。時間長了,冬冬覺得愧疚。我下決心苦學烹飪,壹口氣買了八本烹飪書,經常壹邊做飯壹邊給長輩打電話。有空的時候,我通常向年長的女同事學習...慢慢的,我甚至做了壹些好菜,並自稱愛上了廚房。
“要不是結婚,估計我壹輩子都不會做飯。”東東笑著說。有了女兒後,因為兩位老人都退休了,都慌了神,又急於疼愛孫子,壹個寶寶兩個家庭“較勁”,冬冬也輪不到照顧孩子。只有周末才把寶寶接回去兩天。趁著平時的空檔,東東開始潛心練習做家務——辭掉小時工,每天收拾房間,每周打掃壹次衛生,整理丈夫的襯衫、襪子和幾十條牛仔褲,還買了優美的音樂,在家裏開辟了“香薰沐浴區”,讓我和丈夫在勞累之余都能享受“靈魂深處的放松”。
冬冬她不再隨意逛街,聲稱對衣服鞋子已經“基本失去興趣”,而是什麽樣的健康按摩椅、電烤箱、家居飾品最吸引她。另外,我知道我老公最喜歡旅遊。節假日前夕,冬冬花時間逛旅遊網站,網上找新地方玩並制定好攻略,陪老公來壹次完美旅行,有時還會帶上兩個父母,順便盡盡孝心。親戚朋友看到了甚至難以置信:這哪裏還是大小姐?
東東告訴記者,獨生女能否成為壹個好妻子,取決於她對家庭主婦的認同感。“做別人的妻子會讓她覺得有責任感,有義務讓這個家更舒適——這最終會符合我們享受生活的理念。”在她看來,壹種發自內心的責任感,而不是聽天由命、埋頭苦幹,才是現在的年輕家庭主婦與前輩的本質區別。灑脫是80後女生的壹大風格,尤其是壹些獨立人士。但是他們很清楚,壹旦結婚,就不能再不守規矩了,因為這不符合兩個人相處的原則。然後妳會看到很多小老婆婚後慢慢接受自己的內心,提高自己的性能力,有點類似於《花花公子》浪子回頭。反映在消費模式上,壹些曾經的“大花灑”變成了好管家。
27歲的袁林在壹家貿易公司擔任項目經理,她的丈夫比從事IT行業的袁林大壹歲。婚後,夫妻倆住在總面積200多平方米的復式豪宅裏。因為父母都付了壹大筆首付,工資也不低,所以月供並不困難。然而,登上“家庭主婦”寶座的袁林未雨綢繆,認真承擔起勤政持家的重任。
壹般來說,袁林的持家方法包括:統籌兩人的壹切收入,每天記賬,明確支出;非重大節日不要去飯店,自己做飯,保證營養新鮮;壹年做壹次長途旅行,避開高峰,淡季出發;減少美容健身項目的開支,利用自己的地形開發相關項目的自助功能,比如自己洗澡,點香薰貼面膜,從力美健換呼啦圈,爬山等;買保險,投資,選擇多種投資方式,盡可能降低風險。
這說起來容易,但任何了解袁林的人都知道,她是壹個自發的女孩,走自己的路,非常貪玩。上述變化對袁林來說並不容易,這也是兩年婚姻努力的結果。
結婚前,袁林最喜歡的事情是旅行,她經常背著包獨自離開。當時她興趣廣泛,想學各種樂器。她想什麽時候買就什麽時候買。家裏有很多樂器,但她沒有帶壹架鋼琴回來。由於從小身體不好,袁林從來不做家務,也不知道如何打理房間。當有朋友在身邊時,袁林喜歡外出就餐,並尋找廣州的高級餐廳嘗試。即使她已經吃了最後壹餐,她也很享受。因為性格豪爽,她的很多朋友都是男性。出於自律,婚後,袁林主動疏遠了她以前的男性朋友。在她看來,雖然異性朋友之間可能沒什麽,但婚後還是需要調整,以家庭為重。
現在,每天晚飯後,丈夫在收拾碗筷的時候,袁林會在茶館裏擺好茶具,沏茶,夫妻倆會拿著袁林從茶葉市場弄來的寶貝喝酒聊天。然後她丈夫上樓玩電腦,袁林在茶館看書,互不打擾,直到深夜。每天都很安靜,很開心。對此,袁林表示,這是她心目中理想的現代男女婚姻方式。
想起過去那些灑脫的日子,袁林說,她最大的變化是心裏有點“滄桑”。但對於她這樣的獨生子女來說,婚姻更大的意義是女性成熟的推進器——利用好它,讓自己更加成熟穩重。這不是好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