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漲了20天,玉米越漲越兇!
2021年初以來,玉米價格壹路走高,行情壹度突破3000關口。由於市場生豬產能增加,飼料玉米原料增加,貿易商拋售阻力加大,壹、二季度玉米價格居高不下。但隨著市場調控力度的加大、臨儲玉米拍賣的增加、飼料替代品的大量使用以及進口玉米的快速跟進,進入三季度後,玉米價格短暫震蕩上漲,隨著新季玉米的逐步上市,玉米價格迎來大範圍降溫。
本以為隨著新季玉米的大量上市,玉米的漲價會告壹段落,養豬戶的壓力也會減輕。然而,令人驚訝的是,玉米的價格下跌了很多。隨著秋季玉米的大量上市,玉米價格在10期末居然逆勢上漲。截至11的前十日,玉米已經連漲20天,市場依然沒有企穩止跌的跡象。相反,隨著東北降雪的增多,基層農民的抗價心態不斷加強,導致玉米價格出現新壹波飆升。
根據市場反饋的數據,目前期貨市場玉米已經突破2700元大關,現貨市場玉米正在逼近3000元大關。尤其是山東,受東北雪災影響,玉米入關難度加大,深加工到廠車輛大幅減少。超過15深加工企業單日上調采購價格40~70元/噸。濱州龍海、濱州王喜、棗莊恒仁的玉米報價已經達到3000元/噸,即1.5元/斤。要知道山東玉米漲了20多倍。
不僅山東玉米價格大幅上漲,華北、東北玉米價格也加入了上漲通道。其中,華北地區有4家糧企上調玉米價格,分別是河南孟州侯元、駐馬店、滄州20元,價格2820~2860元/噸,河北阜寧利華廣宇澱粉,價格20~30元,2530~2900元/噸。此外,黑龍江龍江福豐、吉林嘉吉生化也上調了每噸玉米40元,糧企報價2340~2420元/噸。可以看出,玉米價格的上漲已經從山東逐漸蔓延到全國各地,並且有愈演愈烈的跡象。
為什麽新糧上市,玉米還在持續飆升?
每年9月至165438+10月,是我國北方秋季玉米收獲上市的季節。在此期間,從9月份新糧收獲到165438+10月份全面上市,因為市場上新玉米的湧入,價格通常會有壹定的波動,業內也稱之為價格低谷期。然而,今年玉米的表現卻大相徑庭。本應波動下跌的玉米價格卻反其道而行之。這到底是怎麽回事?個人認為主要是三個方面造成的。
壹方面,新糧上市未能達到預期。要麽是因為天氣原因,要麽是因為價格阻力和惜售心理,今年上市的玉米數量沒有達到市場的預期目標。由於華北、河南、山東局部受災,玉米減產且品質兩極分化,玉米數量不夠活躍。由於東北地區降雨早,降雪晚,導致玉米收獲推遲。到目前為止,東北的玉米只有1%上市,大量的玉米還在基層農民手裏。
另壹方面,化肥和農資的大幅上漲,增加了農民種糧的成本,普遍對新糧產生了抗價心理。今年,化肥和農藥的價格大幅上漲,許多農民都在抱怨。而且隨著煤炭能源價格的上漲,東北玉米的烘幹成本逐漸增加,基層農民惜售,等待增長。新糧入市量相對較少,遠低於去年同期。糧企收不到糧,更熱衷於提高糧價。
當然,目前影響最大的壹個因素是北方寒潮的大規模降溫。本來隨著天氣的好轉和東北新糧上市的增加,華北玉米供應緊張會形成短期的互補。不料,進入立冬後,受新壹輪北方強降雪影響,國內玉米流通進壹步受阻。大雪封路,運輸困難,東北玉米難以入關,山東深加工車輛大幅減少。
但由於前期糧企觀望較多,庫存數量相對較少。目前糧企玉米供應短期,補庫存有壹定需求。隨著新壹輪豬價上漲,飼料企業備貨熱情高漲,也在調整配方,增加優質玉米消費,拉動了飼料玉米需求。在深加工方面,為了保證開工率的完成,吸引糧源的到來,他們也在漲價,加入搶糧大軍。6月玉米價格5438+065438+10月繼續上漲。
既然玉米漲幅這麽大,還能復制去年的“牛市”嗎?
目前玉米價格看似上漲勢頭良好,市場有走向去年“牛市”的跡象,但最大的不同是玉米的供需發生了變化,出現了產業需求和渠道儲需兩個不同的方向。另外,隨著政策調控的加強,市場遊資的炒作空間有限,後續玉米價格復制去年牛市的可能性不大,甚至存在產能過剩和市場下跌的風險,這也是我們貿易商和未售糧農民需要關註的壹個方向。
首先說壹下玉米的供應。今年我國玉米種植面積大增,尤其是東北地區。由於去年玉米價格上漲的影響,種植面積增加了不少。雖然河南、山東、華北等地,受降雨和漬澇影響,玉米產量有所下降。但由於東北地區玉米糧食增產豐收,國內整體玉米產量並未受到太大影響。不出意外,今年玉米總產量依然是持續增長的局面。
其次說壹下玉米的需求。玉米是所有糧食品種中的奇葩存在,體量非常大,但價格彈性也很好,主要是用途廣,產業鏈長,價格走勢會很難把握。我國玉米的用途主要分為兩個方面,壹是飼料需求,占60%以上,二是玉米深加工,占30%以上。
雖然飼料玉米消費量大,但隨著生豬價格高位回落,養豬戶積極性不足,能繁母豬淘汰加快,實際上已經限制了飼料玉米需求的增長。未來隨著生豬產能的加快和生豬存欄量的減少,飼料玉米的需求甚至減少也不足為奇。另壹方面,隨著養殖成本的上升,國家也在估計豬企會增加庫存小麥和大米的消耗,替代產品的增加會進壹步占用飼料玉米的消耗空間。
深加工企業主要用於澱粉和酒精的加工生產。但從近幾年的數據來看,為了保證飼料玉米的穩定,國家限制了乙醇玉米深加工的發展,砍掉了壹些乙醇深加工項目。而且澱粉的量比較穩定,對玉米整個商業化的影響會非常有限。所以可以看出,玉米的需求並沒有增加多少。相反,隨著飼料玉米需求的下降,整體需求萎縮。
所以,就目前的玉米供給需求來看,玉米幾乎不可能復制去年的牛市。然而,考慮到玉米區域供應結構的矛盾,東北玉米價格仍然受到天氣和物流運輸成本上升的支撐,特別是優質玉米可能因為供應緊張而進壹步上漲。
但隨著後續天氣的好轉,東北玉米的放量,以及政策性糧源拍賣的出現,不排除震蕩回落的風險。種糧農民也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糧食生產進度。對此妳怎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