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意,鼓浪嶼的輪渡服務已經改變了。我是從廈門來買的8塊錢的票,回來的時候需要退票,所以上島以後不能丟。輪渡7分鐘左右,二樓觀光需要交1元。
景點介紹:
碧海環繞的鼓浪嶼,面積1.87平方公裏。島上有嶙峋的礁石,崎嶇的海岸線,青翠的山巒,起伏的山峰和巖石。大自然造就了美麗雋永的鼓浪嶼海島風光。主要景點有日光巖、淑莊花園和郝躍花園。鼓浪嶼屬於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四季溫和。島上90多個科4000多種植物終年郁郁蔥蔥。珍貴樹種包括中國唯壹的大紅心木,中國最粗的印度紫檀,從新西蘭等國引進的各種珍稀果樹。島上的壹些植被形成了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的頂級群落。鼓浪嶼周邊海域是廈門港的主體部分,與中華白海豚保護區、文昌魚保護區、大嶼島白鷺保護區接壤,與金門群島隔海相望。從19世紀中葉開始,隨著基督教的傳播,西方音樂開始湧入鼓浪嶼,與鼓浪嶼優雅的生活環境融為壹體,造就了今天鼓浪嶼的音樂傳統,培養了周栓、林俊卿、尹承宗、陳佐湟、徐飛平等壹大批傑出的音樂家。如今,鼓浪嶼擁有全國最高的人均鋼琴擁有率,擁有超過65,438+000個音樂家庭。2002年,鼓浪嶼被中國音樂家協會命名為“音樂島”。鼓浪嶼有很多名人。這是保存民族英雄鄭成功歷史遺跡最完整的地區之壹。島上大量珍貴的摩崖石刻,雖經歲月洗禮,仍保存完好。中國現代婦產科醫學奠基人林、中國語文現代化先驅盧太章、中國現代體育啟蒙者馬躍漢等60多位鼓浪嶼名人的故居和陵墓均在鼓浪嶼上。鼓浪嶼以其優美的自然風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成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全國35個王牌景區之壹,位居福建省十大景區之首。
鼓浪嶼風景區
陽光石
日光巖日光巖又名黃巖,是鼓浪嶼的最高點,頂部海拔96米。山上巨石嶙峋,疊成洞谷。樹木蔥郁,亭臺樓閣成蔭。爬上樓梯,先到了蓮花寺,“壹瓦”巨石嵌在空中,形成壹座寺廟,寺廟旁邊的巨石上刻著“鼓浪洞”和“廬江第壹”;庵後是“廬江龍洞”和“古夏洞”,中間是的領導草堂和水草臺遺址,蔡廷鍇和蔡元培稱贊鄭的詩。登上山頂,山海奇觀,風光無限,廈門、鼓浪嶼、大擔、二擔群島盡收眼底。
龍莊花園
龍莊花園位於日光巖南麓的海邊。臺灣富商林爾嘉,清光緒二十壹年(1895)隨家人穿越大陸,居住在鼓浪嶼。公園建於1913,為緬懷臺北板橋故裏,以其諧音“藏叔”命名。花園主人的銅像現在矗立在花園裏。整個園區借山藏海,布局巧妙。動中有靜,動中有靜,讓人流連忘返。有任丘亭、四十四橋、疊石、假山、譚玄英、頑石山房,是廈門最著名的園林。左邊是港仔後海灘,沙和水都很幹凈,可以容納數千人遊泳。附近有延平公園,它是為了紀念鄭成功而建造的。其中指的是井泉,俗稱“國姓井”,據說是鄭屯鈞開的井。
皓月苑
郝躍園位於鼓浪嶼東部的福鼎巖灘,占地3萬平方米。它分布在廬江岸邊。這是壹個有海灘、巖石、綠樹和亭臺樓閣的花園。該園創建於1985,因《延平二王》中“想妳眠,明月照平原”的詩句而得名“郝躍園”。公園內有壹座鄭成功及其部將的巨型銅像,長13.7米,高4.7米,耗銅18噸。這座巨型青銅雕塑,除了鄭成功和他單獨的陳澤、陳光、陳永華、楊朝東等部略大於真身外,其余兵馬均向兩側延伸,畫面寬大,頗為醒目。公園裏更引人註目的是矗立在福鼎巖上的鄭成功巨型花崗巖雕像。這座巨像完成於1985年8月27日,高15.7米,重1617噸。它由23層樓,625塊“泉州白”花崗巖構成,非常有氣勢。
港仔後海濱浴場
崗子後面寬闊的沙灘上,沙子松軟,坡度平緩,海水流速低,沒有鯊魚。每年有五個半月海水溫度在20℃以上,遊泳季節可長達半年。每天兩次潮汐,遊泳時間在六個小時以上。風景好、沙好、水質好、氣候好,是理想的天然海水浴場。各種服務設施齊全,有遊艇,摩托艇。
風琴博物館
2005年6月28日晚,中國唯壹、世界最大的管風琴博物館——鼓浪嶼管風琴博物館向公眾開放,並舉行了管風琴音樂會。風琴博物館的第壹個大型風琴“諾曼比爾”和“第壹次試鳴”正式向遊客和市民揭幕。150多名市民第壹次有機會觀看了百年風琴的美妙聲音。來自澳大利亞的風琴師Reese Bok(男)和Rielke Murray為綠島市民帶來了全新的音樂享受。
海塘溝
海上天堂結構位於鼓浪嶼福建路38號。建於1921,2002年4月被廈門市政府列為重點歷史建築。目前修復開放的“海上天堂建築”老洋房是中西文化結合的典範。門樓是典型的中國傳統風格,有重檐和拱形飛檐。正面和背面的建築壹般都是古希臘式的圓柱,窗飾多為西式,但墻壁和墻角都是中國雕刻的。在中間的大樓裏曾經有壹個外國人俱樂部。黃秀軒買下後,將其建成仿古宮殿式建築,屋頂很大,由莆田工匠建造。它用重檐在山頂歇息,四角高裹。屋頂前部別出心裁,設計了壹個重檐寶葫蘆的“亭”。從裏面看,是壹口用木條搭成的八角形藻井,從二樓壹直通到井口。墻上有中國畫的花鳥。這個亭子純粹是裝飾性的。門、窗、走廊、廳堂的過梁都用水泥雕飛罩裝飾,所有屋檐都用枝頭纏花或吸水蚊龍裝飾,所有的麻雀、麻雀都掛有龍鳳,使別墅很有民族特色。其柱廊呈方形,紅磚砌成,色調自然和諧;正廳裏,四個垂直的花籃與欄桿上的花盆相對應,尤其是走廊的外緣用鬥拱裝飾,顯得特別穩重。海上天堂結構的建築風格在洋氣建築比比皆是的鼓浪嶼並不多見。
去買東西
去鼓浪嶼旅遊,不僅可以領略大自然的神奇風光,還有很多當地的特產供妳選購。
如果遊客想購物,可以去鼓浪嶼的龍頭路,那裏的小店隨處都可以買到當地特產。如:工藝品店、字畫店、珠繡、漆線雕、彩色裝幀、彩色塑料、彩色瓷器等等。
鼓浪嶼特產:鼓浪嶼餡餅是閩南傳統產品之壹,已有80多年的生產歷史。它的魅力在於外觀小巧精致,色澤金黃,口感酥脆,餡料香甜適口,爽口的冰涼感。本品不僅是茶點點心的美味小吃,也是饋贈親友的家鄉特產。以陸阿姨做的手工餡餅為代表,在春秋旅遊旺季、傳統節日或家庭節日期間更受消費者歡迎。
綠豆糕的制作始於1922。它最初由位於大同路的肖睿姜餅店經營,在抗日戰爭期間搬到了鼓浪嶼。後來,劉敬傑繼承了它的傳統制作工藝,並逐漸加以改進。現在,鼓浪嶼綠豆糕已成為茶點和旅遊或饋贈親友的佳品。
別忘了還有金味肉松和肉幹,吐沫蝸牛和河豚殼。我最喜歡的是購物街的寶藏娃娃。三個手指可以扮演壹個玩偶角色。
鼓浪嶼餡餅,閩南傳統產品之壹,已有80多年的生產歷史。它的魅力在於外觀小巧精致,色澤金黃,皮香餡脆,味甜適口,清咽爽口的冰涼感。這種產品不僅是茶點的美味,而且在傳統節日或春秋旅遊季節的家庭節日期間受到消費者的歡迎。綠豆糕的制作始於1922,最早由大同路的肖睿姜餅屋經營。戰時遷至鼓浪嶼後,劉敬傑繼承了其傳統生產工藝,並逐步加以改進。現在鼓浪嶼綠豆糕已經成為茶點和旅遊或饋贈親友的佳品。
鼓浪嶼美食旅遊指南
鼓浪嶼經典美食:餡餅、魚丸、凍筍、沙爹面、炸牡蠣。
1:瑪拉桑橙汁思明區龍頭路181號推薦
橙汁,楊桃汁,芒果汁,番石榴汁,草莓汁。
2:石頁馬思明區龍頭路街口推薦
手工麻餅在鼓浪嶼歷史悠久,是龍頭路上的壹個小攤。很有特色,天天排隊。
3.思明區鼓浪嶼龍頭路266號張三豐歐式奶茶店,招牌奶茶15元。
註:我沒去。不太喜歡奶茶,但是人很多。
4:源巷口裕民灣思明區龍頭路62號推薦
麥兜魚丸粗面,凍筍,炸五香,魚丸,鯊魚翅。
5.陸阿姨的手藝思明區鼓浪嶼龍頭路11-5號/泉州路7號有兩家店。
推薦:涼茶,招牌花奶茶,椰餅推薦他們的椰餅和紅茶派,很好喝,不會太甜,價格很實在。招牌花奶茶超贊,值得壹試。
龍頭路店,感覺比較大氣。
圖說:龍頭路店位置:龍頭路11-5
泉州路店,泉州路店感覺比較小資屬於鼓浪嶼。
照片標題:泉州路店位置:泉州路7號
6:中街路遼思明區龍頭路310號
雞爪和雞尖
很多本地人都去這個房子買。
7.巷子裏的原味魚丸旁邊推薦林佶魚丸。
沙爹面,油炸五香,凍筍,春卷。
8.龍頭路95號黃生記肉松,肉幹(14元壹包,50元內4包)
註:口感好,主要性價比高。如果對MM的口味要求很嚴格,建議考慮壹下。
9.龍頭魚丸湯:龍頭路上餐館的魚丸湯很正宗。5元6個比較油膩,但是比較有彈性。
10:鼓浪嶼海壇路5號,荔城大排檔
當地人開的,所以價格合理。我推薦他們的生蠔炒,比街上做的好吃。
招牌特色:廈門小吃、海鮮。招牌:炸牡蠣、清蒸海魚、魚丸湯。
11.龍頭路143號Babycat私人皇家蛋糕房。
非常有名。店裏的貓很有名,但是挺貴的,感覺像餡餅。
12.王集思明區鼓浪嶼龍頭路168號推薦陷餅
感覺又甜又油,味道還可以。
13.趙小姐的店壹般推薦。
據說北京有很多小資咖啡店,我就沒去喝咖啡,吃了兩個不同口味的餡餅,以為他們的鳳梨酥還可以。
14巖皮扁食店肉香,龍頭路169號推薦(龍頭路街心花園旁)。
卞氏拌面
15龍頭背仔餅龍頭路302號(菜市場附近)壹般推薦。
北仔煎餅
廈門特色的貝仔餅。買的時候要跟老板說添加食材,很有廈門特色。
16.思明區鼓浪嶼龍頭路298號面糊攤(近龍頭路市場)壹般推薦。
面糊11點後關閉。在鼓浪嶼有著悠久的歷史。建議加油,別有壹番風味。
18.仙草八坡思明區鼓浪嶼龍頭路58號1推薦。
蜂蜜仙草
19.思明區泉州路30號茶時光咖啡廳
咖喱蟹配泰式香米古追招牌奶茶
20.金蘭市思明區厝澳路413號,壹般推薦面包店。
椰子派和綠豆派有點油膩
21:思明區龍頭路8號(近渡口)潘小蓮芒果酸奶壹般推薦。
推薦菜:芒果酸奶
22:黃金思明區龍頭路89號
豬胸脯肉,肉松,香辣牛肉,柳葉茶牛肉幹。
和黃勝記有點不壹樣,壹個是國企,壹個是家族傳統。
23:思明區鼓浪嶼龍頭路175號牛肉館
當歸牛肉面當歸牛肉湯沙爹面
24.思明區龍頭路街心花園推薦的茯苓餅。
挑著扁擔的老頭賣的茯苓餅,不太好遇,壹般在龍頭路和泉州路口。
25:班沙克福建路6號
喜歡個性和古怪的MM可以試試,咖啡也分男生版和女生版。
26:安海路36號飯婆大廈二樓,時光咖啡館
總體評價:鼓浪嶼上比較有名的店鋪基本都在龍頭路附近,比如BABYCAT,陸阿姨的手藝,趙小姐,麻辣燙等。在這裏可以好好逛壹逛,壹些比較有個性的店都在偏僻的地方,建議有足夠的時間再去淘壹遍。
特征活動
中秋節搖頭晃腦是廈門每年舉行的傳統活動。
相傳300多年前在廈作戰時,鄭部為了解除將士的後顧之憂,鼓勵和鼓舞士氣,幫助驅逐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省,經過壹番商議,與駐紮在錦鴻本部33-44號的後政廳工作人員,巧妙設計了中秋大餅,讓全體將士在涼爽的中秋之夜愉快作戰。
蛋糕按“會”算,壹般四五個人適合壹個“會”。“回”糕模仿科舉制度,由壹個莊媛糕(最大)、兩個對門(第二名)糕、四個三紅(探花)糕、八個四進(進士)糕、16兩舉(舉人)糕和32個壹秀(秀才)糕組成。這是古代四級科舉的象征。古代的府級考試和青年學生被稱為秀才;在獲得鄉鎮考試(省級)後,成功的候選人被稱為陪審員;在首都禮部開會的叫龔升;皇帝親自主持的宮廷稱為進士,分為三部分:壹是前三名,即狀元、第二名、探花,俗稱第三丁甲或第三紀;二甲基的名額多,三甲的名額多。古代皇帝選狀元,考慮的不僅僅是才華和相貌,還有姓氏和名字。比如永樂二十二年(1424),進士狀元孫就是。明成祖認為和的結合是壹個“暴力”字,是不吉利的。降為第三名,第三名邢寬義改為狀元。這說明狀元不壹定是壹代“才子,長得像潘安”的人,第三個是有真才實學的人,所以廈門餅的“三紅”質量特別好,就是這個意思。壹套63個餅,以“三比九”為基礎,三和九是我國人民的吉祥數字。
起源於廈門的“薄餅”,隨著鄭成功收復臺灣省而在臺灣省流行了三百多年。
當地旅遊註意事項
廈門是國家衛生城市,每個市民,包括遊客,都有責任保持城市的整潔。市政府為此專門頒布了相關規定。任何亂扔垃圾或破壞市容整潔的人都將根據情節輕重受到處罰。市政府頒布了禁止在公共場所吸煙的規定,違者可能會受到處罰。所有禁止吸煙的地方都張貼著“禁止吸煙”的標誌。自助遊的話,可以自己買短期旅遊意外險,找保險公司或者網上買,壹份2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