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天津婚俗,求天津婚禮準備流程,婚禮用品,婚禮創意。急,急,急
婚期確定後,要購置家俱、家用電器,布置新房,買婚禮服裝、選訂婚紗,照結婚紀念相。雙方落實伴郎、伴娘,通知親友,主辦壹方(壹般為男方)訂飯店、車輛,聘請主持人、賓相,落實錄像、攝影、禮炮、樂隊、婚禮會場等事宜。 結婚慶典前,壹般還必須做好以下準備: 四彩禮:離娘肉壹塊;大蔥4棵;粉條2斤;棉白糖2包。四彩禮是接新娘時新郎到女方家必帶的禮物。離娘肉要壹刀,帶二根肋骨,以示女兒雖然離開娘出嫁了,但仍然和母親骨肉相連,沒離開娘。大蔥要帶根,意在生活充裕,孩子聰明,牢靠。粉和糖示意婚姻甜蜜長遠。四彩禮中,也有在鯉魚(2--4條)、粉(2把)、酒(2瓶)、糖(2包)、煙(2條)、茶葉(2代)中選四樣的,因離娘肉和大蔥必帶,不算四彩禮。 紅毯子(1條):新娘換妝和坐福時用。 紅腰帶(2條):新娘換妝時新郎新娘互紮。 紅鞋(1雙):新娘上喜車穿。 喜花:新郎、新娘、伴郎、伴娘、證婚人、主持人、賓相花各1個,主婚人(雙方父母)花4個,嘉賓花若幹。 鮮花(3束):新郎向新娘獻花1束、典禮時向新郎新娘獻花2束。 喜蠟(4顆):新娘換妝和新婚之夜用。 鞭(不少於8掛):喜車出發、到女方家各放1掛,到新房、飯店下車和典禮時各放2掛。 禮炮(18—21響):新郎新娘飯店下車或結婚典禮時鳴放。(壹般富裕人家有此項安排) 喜字:大號—新房門、飯店大門各貼2 個;中號—迎送喜車1車1個;小號和藝術字—若幹,新房室內張貼。 喜聯(2幅):新房和典禮會場用。 揚花(6代)、彩條(6桶):新郎新娘到新房、到飯店下車和結婚典禮時用。 頭花(若幹):新娘化妝戴。 婆婆花(1朵):新娘給婆婆戴。 發卡(若幹):婆媳戴花時備用。 花籃(1個):典禮會場上用。(可用喜車上花籃代) 紅紙(10張):蓋井蓋、墊果盤用。 水果糖塊糕點瓜子煙:新房接待、典禮會場主席臺上、禮賬桌上用。 紅雙喜煙和火柴(若幹):新郎新娘敬酒時用。 紅氣球(20個):迎送喜車1車掛2個。 相卷(至少4個):結婚全過程攝影用。 斧子(1把):新郎迎親時和新娘換妝、坐福時用。(斧子最好用桃木制作的工藝品,紅紙剪的也可) 禮賬本、筆、禮賬兜1—2套。 男方家紅包:新娘改口、壓炕、壓車、新娘換鞋、掛門簾及掛鐘、新娘點煙及賞嫁妝、新親小孩、喜車、廚師、攝影師、錄像師、伴郎、伴娘、獻花小孩、主持人、賓相用;另備幾個機動紅包。 女方家紅包:新郎改口及點煙、給新娘壓腰、賞喜車、新親上禮、加菜時賞廚師,新娘賞雙方嫂子、小叔子用,另準備硬幣1包,抓福時用。 女方家備水果糖塊糕點瓜子煙;1碗合喜面、2個荷包蛋(新郎新娘吃);1掛鞭,喜車返回放;聚寶盆1個、紅紗巾1條;紅手帕若幹個(遇喜車拋、作贈品送人);門簾、掛鐘各1個、秤砣1個(掛門簾及掛鐘時用)。 新郎、新娘交換的信物。 雙方家庭溝通商定事宜 舉行婚禮之前,男方家人要和主持人壹起禮節性的到女方家進行壹次走訪,溝通情況,征求意見。 雙方家庭需溝通商定的事宜有: (1)落實迎親人員(有長輩壹人帶隊)、送親人數、小孩數。 (2)迎、送親車輛雙方各出幾臺,如何賞錢。 (3)商定迎送親時間、車行路線和迎送親、入洞房(新房)、結婚典禮儀式、議程。明確在女方家換妝、照相和在洞房坐福、照相等儀式,均不超過壹個小時;典禮儀式20—25分鐘。 (4)賞錢溝通:新郎新娘改口錢,壓炕錢、新娘換鞋錢、新親壓車賞錢、掛門簾及掛鐘賞錢,賞新親小孩錢、賞嫁妝錢,新親上禮錢,給新親加菜賞錢等。 (5)落實證婚人、 婚禮慶典講話人員、獻花小孩、放鞭揚花人員。 (6)迎親禮品返回問題:大蔥、喜蠟各返回2顆。 (7)落實女方家執事和男方家賓相,雙方有事直接由他們聯系溝通。強調伴郎為新郎攜帶禮品,為新郎新娘上下車開關車門;伴娘協助新娘化妝、換裝;伴郎伴娘為新娘鋪紅毯,點喜蠟,做好交換信物、喝交杯酒和敬酒準備工作,隨時關照新郎新娘儀表。 (8)雙方習俗溝通、忌諱或註意的問題及其它有關事宜。 迎親送親儀式 結婚前夜,新郎在布置好的新房內,由未結婚的弟弟或侄兒、外甥陪伴下過夜,俗稱“壓床”、“暖房”。 結婚當天,從清晨開始,男方家門前便鼓樂喧天,大門上張貼大紅喜聯,室內外門窗、家具上張貼紅“囍”字。房前或大門外以“88”或“99”為造型擺好煙花爆竹。清晨壹早,由鮮花專賣店裝好迎親喜車,迎親車擋風玻璃窗上粘貼“囍”字,迎親喜車車門兩旁懸掛紅氣球。新娘起早盤頭化妝,由伴娘陪伴在家等候。 (1)新郎換裝。新郎在新房換裝,披紅戴花。兒子要成家了,母親對其囑托。主婚人(新郎父母)、主持人、賓相戴喜花。 (2)迎親車隊出發。新郎由長輩帶隊,在伴郎、介紹人、親友和婚禮主持人的陪同下,手持鮮花,帶四彩禮、壓炕錢、換鞋錢,乘車去迎親。迎親人員有壹人負責帶新郎新娘花、伴郎伴娘花、主婚人(新娘父母)花、兩條紅腰帶、壹雙紅鞋、壹條紅毯、四顆喜蠟、壹掛鞭。伴郎為新郎坐下墊“福”(斧子),出發時放壹掛鞭炮。如請有鼓樂班子的便開樂齊奏。壹路上逢村過橋燃放鞭炮。兩家相距近者故意繞遠路,以顯示榮耀。迎親隊伍到女方家附近,放鞭炮給女方家報信,女方家出人迎接至大門外,迎親人員下車。 (3)新郎改口叫門。 新郎手提禮物走在前面,至房門前改口叫“媽!開門”,須叫數聲(謂“憋性子”,女方到男方家後亦然)。嶽母開門後,新郎給嶽父、嶽母鞠躬施禮,嶽母接過禮物,對女婿改口賞紅包,然後讓賓客到客廳等候,以煙茶糖果招待,並由介紹人介紹雙方親屬關系。在迎親賓客進屋的同時,新郎又叫新娘開門,給新娘獻花。 (4)新娘換妝。新娘父母戴主婚人花. 伴郎伴娘鋪紅毯,點喜蠟,擺大蔥,伴郎在紅毯下放壓炕錢,新娘在紅毯上換妝。新娘換妝後新郎新娘互紮紅腰帶,互戴新郎新娘花,伴郎伴娘互戴伴郎伴娘花,女方家人和新郎新娘照相。 (5)吃合喜面。新娘母親煮壹碗面條,放二個荷包蛋,新郎新娘合吃壹碗喜面。 (6)新郎給女方家長輩人點煙,長輩對其賞錢;長輩給新娘賞壓腰錢。(比較講究的人家有此項安排) (7)新娘抓福:女方家人在紅毯上撒硬幣,新娘抓錢放入由紅布包裹的洗臉盆俗稱“聚寶盆”中,新娘端盆 ,母親對女兒囑托。 (8)喜車返回。新郎抱新娘上喜車,新郎給新娘換鞋,新娘弟弟接舊鞋,新郎給賞紅包。迎親人員帶回紅毯和兩顆喜蠟、兩顆大蔥。女方家人對喜車賞錢,迎親車起車燃放鞭炮返回 。壹路上喜車在前,新娘的父母、壓車人和其他親屬相隨送至婆家。姑娘出嫁,女方家壹般要陪送幾大件嫁妝,如高檔家俱、家用電器等,所有的嫁妝都要系上紅布條,嫁妝隨車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