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散文〕吃貨的世界

〔散文〕吃貨的世界

文 | 白開水

我是極簡主義踐行者,對吃的沒研究,不講究,所以,發現身邊有“吃貨”,難免會多看兩眼,心生詫異。

前幾天在培訓中心,中午自助餐的時候,河西的小楊坐我旁邊。

小楊是壹高挑清瘦的姑娘,瘦的成分多壹些,細長細長的模樣。

“哎喲,鄧哥咧,妳就吃這麽點?”小楊盯著我的盤子,笑了笑。

我取的食物,素菜居多,平攤不夠壹盤,而她的盤子,碼了兩層,紅燒肉、排骨、帶魚什麽的,還配了湯、米飯、西瓜,估計有我的三倍,還不止。

瘦成壹道閃電的,居然也是吃貨?

為了防止腰圍橫向發展,每天我都會刻意少吃點,但每次體檢,醫生都在體檢報告上,鄭重其事地給我寫倆字的評語,“超重”。

面對吃,瘦不了的膽戰心驚,吃不胖的有恃無恐,唉,說出來都是淚。

壹同學來長沙看他家兒子,正讀高三,我請他們吃飯。

我問孩子想吃什麽,“我要吃頓好的!”孩子眼光燦爛,熠熠生輝。

“什麽叫吃頓好的?”這個詞有點寬泛,不太好懂,我便反問孩子。

“我要吃肉!”

嚇我壹跳,我以為要吃滿漢全席呢。

我們便找了家湘菜館,孩子點了小炒牛肉、辣椒炒肉、長沙肉炒肉,三盤肉菜,基本上都是孩子消滅的,還吃了四碗米飯,哼哧哼哧,歡快而生動。

真羨慕孩子的食欲,我是吃兩口就飽,他是飽了還能再吃兩口。

統計年會,碰上壹個不認識的熟人,女的,身姿柔韌纖細,帶有五月春光和花開的朝氣,婀娜溫柔。

我們經常電話聯系,互相交換業務數據,所以熟。但我們只聞其聲不見其人,所以不認識。

中餐也是自助,我倆坐壹塊,我說兩句她說壹句,話很少。

她給我的感覺,不是因為陌生,而是因為沒空。她的目光,至始至終都沒有離開過盤子,專心致誌,津津有味。

我吃半盤的時候,她起身取回了第二盤,堆成壹座山樣的基圍蝦。我快吃完的時候,她已經把第三盤拿了回來,還帶了好多巴多的水果。

大概真正能吃的姑娘,都是默默耕耘,深藏功與名。

上次看了個視頻,壹個京腔小美女,進飯店壹次可以吃壹本,嘆為觀止。壹本,指的是菜譜。

我猜想,眼前亭亭玉立的女子,完全有能力,吃兩本。

我有壹個熟悉的男同事,別的部門的,每天在食堂吃早餐的標配是:三個饅頭、壹個肉包、壹個辣椒包、兩碗稀飯、壹碗面條,重挑。

“重挑”,長沙方言,就是米粉或者面條,多加壹兩。

那天他站我後邊,手裏托著盤子,排隊買面。

我見他盤子裏,除了標配之外,還多了兩個餃子,“妳到底是自己吃還是打包啊?”我總覺得,他吃不了這麽多,畢竟,這夠我們四個人的。

“自己吃咧,這又不多,等會十壹點鐘就餓了。”他笑起來,憨態可掬。

人生在世,吃喝二字,或許,他是對的。

有人總結,《西遊記》這本書,其主題只有壹個,怎麽吃唐僧肉。能上天入地的妖精,尚且如此惦記這點口腹之欲,何況壹販夫走卒?

聽起來,好像是這麽個理。

我家夫人,食量跟我也差不多,但她有個特點,可以持續不斷地吃。

才吃完飯,就開始剝水果、拆零食,大晚上實在沒啥東西了,便用開水,調壹杯棗花蜂蜜。

平時,我是不太樂意陪她上街的,拉著我胳膊,老往飄著香味的方向前進。回家的路上,抽根煙的功夫,人就不見了,回頭發現她在小攤旁,跟人熱火朝天地聊吃的。

夫人最愛念叨的壹句話,“哎呀,吃多了,要去運動運動,減減肥。”

這種話,我歷來不相信。

吃貨說要減肥,往往都是在吃飽了的時候,消遣自個的。“下雨天打孩子,閑著也是閑著”,壹個道理。

運動減肥,我也不信。想當初,二師兄八戒,西天取經,健步走了十萬八千裏,每天還吃素,妳見他瘦成猴了嗎?還不是胖得豬壹樣。

我家有壹臺跑步機,三千塊錢買的,好幾年了,夫人也沒用過幾回,後來我覺得礙事,賣給了廢品店,三十塊錢。

不過有壹點我還是挺佩服夫人的,為了壹個土豆,或壹個洋蔥,或壹碗面粉,她可以待廚房裏大半天,細思琢磨,想著能不能做出好看又好吃的東西來。

常言道,“兩個人能否長久在壹起,三觀很重要”,但對於壹個吃貨來說,可能,三餐更重要。

有人說,“吃貨”絕對是壹個好詞,代表他們有能吃的胃口、愛吃的欲望、會吃的選擇。

但梳理邏輯關系,能吃、愛吃、會吃,其深層含義,不就是“吃得很多”嗎?

有點偷換概念、欲蓋彌彰的意思。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體重不許”,在沒有樹立必胖的決心之下,我還是選擇圍觀吧,默默地看吃貨風卷殘雲,這也是生活的壹種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