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早餐開始,我就聽說了廣東的早茶文化。早上,人們走進街邊的平價茶館或者去壹些豪華餐廳喝茶,光是小吃就有很多種,比如叉燒包、腸粉、薄皮蝦餃、姜奶、幹蒸菱角餅、流沙包子、奶油包子等。,當地早餐都有。不只是中餐,很多比較好的茶館裏也有西式甜點。
廣州菜有很多名菜,比如水煮雞、燒鵝、烤乳豬、紅燒乳鴿、阿姨鮑魚、蘿蔔牛腩湯、耗油生菜、芋頭紅燒肉、雲吞面、稀飯、荷葉飯、糯米雞、羅漢齋、煲仔飯、蒜香骨、白牡丹蝦、鼓醬排骨、牛三興,都是廣州的正宗。
潮汕是著名的美食之都,美食風格比較多。潮汕牛肉丸子、芙蓉蝦、牛肉火鍋、千層肉、水晶包子、國食、糯米養豬場、清蒸海鮮、麒麟鮑魚片、紅燒鵝肝、紅燒豬手、醬雞、生魚都是名菜。
東江菜是客家菜,比較有特色,比如客家釀豆腐,梅菜紅燒肉,盆菜,泡面,東江東坡宴,三杯雞,鹽水雞,釀苦瓜。
粵菜清淡,用料豐富,選料精細,風味十足,油而不膩。菜品講究質量和風味,深受好評。所以生在廣東真的是壹種福氣。
去過廣東的朋友覺得廣東什麽菜最好吃?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我在廣東唯壹喜歡的就是幹燒牛河。雖然我喜歡吃水煮雞,蒜蓉骨頭之類的,但是牛河是我的最愛。記得以前沒出過北京的時候,從滿漢全席的片子裏知道還有炒牛河這種菜,還是應該叫主食?那很好。
我記得我第壹次吃幹炒牛河是在北京的壹家廣東餐館。老實說,我很失望。沒有家裏的炒面好吃。後來才知道,90年代的北京,新鮮米粉需要空運,不是特別差的餐館,根本吃不到。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只能吃幹米粉浸泡後油炸的幹炒牛肉河。當然,這不是真正的幹炒牛肉河。
第壹次去廣州,真的吃到了所謂的鮮河粉。
經過師傅壹把大火,嫩嫩的牛肉和新鮮的牛河融合在魚露裏,真的是前所未有的體驗。熱騰騰的米線又嫩又香。魚露雖然調味,但也有獨特的香味,其他調料無法替代。
最後靠著大廚的猛炒,鍋氣十足。當壹條上好的幹炒牛肉河到妳面前時,還是熱氣騰騰的,才是最好的。
這是我最喜歡的粵菜。我希望妳也喜歡它。
去過廣東的朋友覺得廣東什麽菜最好吃?
我的店在廣州天河區,全國各地的朋友都聚集在這裏。每個人口味不同,酸甜辣鹹,各有所愛。但是店裏點餐率最高的是幹炒牛河。這道菜不上菜,嚴格來說只能說是小吃。嘗過之後,很多人都說只有在廣東才能吃到真正的幹炒牛河。難怪在他們當地,用的是幹米粉,泡軟後油炸,放壹點就結塊,完全沒有真正的沙河粉爽口的味道,放久了也不粘。
除了確實老廣,我們店裏的水煮雞也不是很受歡迎。來參觀的朋友都說雞筒骨有血絲,沒煮熟不敢吃。反倒是醬雞賣的好,進店必點。另壹個受歡迎的是鹽焗雞。出於好奇,他們問加鹽烤的雞是不是太鹹了,甚至不能吃。
店裏的服務員會很耐心的回答,鹽水雞用的鹽是粗鹽,而且雞是整只的,做出來之前會掛起來晾幹,所以鹽水雞即使很好吃,也有獨特的風味,只是鹹度適中。
北方烤鴨和南方燒鵝。明火燒鵝,鮮嫩多汁,滿嘴清香,吃壹塊想著兩塊。很多朋友都是吃上癮了,哪怕排隊等半個多小時也會來“切料”,甚至會在店裏吃完,打包壹份再走。
平爐乳豬。外地的朋友對5斤左右的“豬殼”感覺很新鮮,從加料到腌制,用鐵鉤吊起來,瀝幹水後放下,再進行第二次腌制。然後,很多人都是第壹次看到。在爐中烤至深紅色,然後用壹排針打孔排氣,刷上油,重新入爐,燒至鮮紅。剛出爐的時候,大家壹擁而上,爭相品嘗。
油炸鴨爪。將蝦肉剁碎調味,打至叫“蝦膠”,沖泡成加工好的鴨掌,將蝦膠放下,入鍋煎至金黃色,出碟。炒鍋放油,放入高湯,倒入料酒,加入調料,生粉加水勾芡,放入蔥油和香油,淋在鴨爪上。
紅燒海參。海參用清水泡過很多次,煮過,但是沒有味道。制作時,先焯水,然後用湯煨入味,再將豬油倒入鍋中,倒入料酒,放入海參,加入高湯,再放入香菇、魷魚,燉幾分鐘,使鍋變稠。這兩道菜是招牌菜,很受歡迎,進店必點很多人(甚至節假日也需要預訂)。
冬瓜法。很多剛到廣東的朋友也對這道菜很好奇,甚至懷孕了。冬瓜能做什麽菜?當我告訴他們冬瓜的內容是用鴨子、臘鴨、瘦肉、蟹肉、鮮菇、夜香花、火腿、肉湯做成的時候,大家都張了張嘴,嘆了口氣。
以冬瓜法為輔墊,當朋友們看到鼎湖是用草菇、香菇、銀耳、桂花耳、榆耳、黃耳、竹蓀、銀耳等幹品,再加入鮮蓮子、鮮竹筍、豆芽、菜心等,就不再大驚小怪,壹頭紮進了吃的。
辣椒螃蟹比清蒸螃蟹更合外國朋友的口味。不過清蒸海魚和水煮蝦也很受歡迎,這可能和它們在內地,不靠近海邊有關。遇到壹桌客人,這兩個菜加了三次。這次輪到我吃驚了。
本店點餐率較高的其他菜品有:豌豆苗雞絲、老爺爺雞、脆皮鱸魚丸子、水煮田螺、油浸蝦球;蒜蓉幹貝,大良炒牛奶,橙汁烤乳鴿,芝麻雞絲,鮮荷葉裹雞。
蟹肉、琵琶豆腐腦、粉香魚頭湯、陳皮鴨、炒雞雜、蛋黃炒蟹盒、糖醋肉、荔浦紅燒肉、素丁雞丁、雞蛋炒豬腦。
紅燒牛腩、鮮筍牛肉、炸鯧魚、紅燒魚頭、春卷、鹹鴨蛋芥末湯、香菇筍片、叉燒肉、鹵水紮豬蹄、烤羊肉等等。從點單率可以看出來廣東的朋友的喜好和菜品的受歡迎程度,他們認為哪些菜最好吃。
1.燒鵝。
家裏有客人。我能要壹只燒鵝嗎??是廣東人的好客。有時候逛完烤攤,看到剛出爐的燒鵝,半島君會興致勃勃地買壹盒,和家人分享。鵝皮香脆,鵝肉有彈性,鵝油清香。壹提到燒鵝就流口水。
2.白切雞。
廣東菜中最常見的水煮雞,也是許多家庭餐桌上的肉類之壹。制作精良的白切雞,皮滑肉嫩,原汁原味,蘸醬鮮美,入口香,頭有嚼勁。做不好也很尷尬,皮破了,雞成了柴,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3.腸粉。
腸粉的妙處在於米糊的鮮滑口感,而在米粉的彈性、韌性、滑爽、回味綿軟之間找到合適的平衡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胸罩香腸這種老工藝特別受大家青睞。米漿刷在密織的籠布上,蒸至成型,隨著師傅壹聲清脆的搖落。慵懶的米糊瞬間變成了活潑的米皮。
米香、油香、黑豆香、韭菜香構成了腹瀉最基本的香味。我在書上看到,過去在豪華的馬路上,腸粉是用燒肉油煮米糊做成的。也許老人們能在臘肉和腹瀉的強烈氣味下,在困難時期找到無盡的滿足。可惜現在人們更喜歡清淡和食物的原味,不再追求這種極致的香味,所以這種做法也淡出了歷史舞臺。
4.砂鍋粥。
砂鍋粥是用砂鍋煮的,粥煮的剛剛好的時候放入新鮮的海鮮。這種烹飪方法可以讓海鮮的鮮美融入粥水,同時保留海鮮的嫩滑口感。潮州人自古愛喝粥,也創造了與外地粥完全不同的烹飪方法。是壹種米飯多的粥,又稠又粘。在潮州叫“米”,烹飪方法很有講究。米和水要按比例煮,用砂鍋或生鍋煮。飯熟了,起鍋,十幾分鐘後就成了粘粘的、香噴噴的潮州粥,水和飯融為壹體。
粵語,我最喜歡的是早茶和大排檔[靈光壹閃]
廣東7大經典粵菜妳嘗過幾個?
廣東的水煮雞是壹道非常有名的菜,全國各地的許多朋友都喜歡吃。它的雞肉味道鮮、香、嫩、滑,只要在壹碗水中蘸壹下,就特別好吃。
廣東白切雞雖然看似簡單,但是做起來很有技巧。首先壹定要選擇當地的三黃雞或者地雞,而且在煮雞的時候,時間和溫度的控制很重要。最後,蘸水的時候,壹定要記得拌姜。
廣東的叉燒是壹道非常開胃的菜。豬肉選的時候主要是3、7塊肥肉五花豬肉。相比純瘦肉,3、7塊肥肉的五花肉可以讓叉燒的味道更加鮮美多汁。
另外,叉燒肉制作時,要先腌制後烹飪,這樣才能充分入味,充分吸收湯汁。叉燒涼後,切成小塊,配壹碗米飯就行了。嘗起來絕對好吃。
廣東的烤乳鴿和很多地方的烤乳鴿很不壹樣。因為大部分地方烤乳鴿都是簡單的用鹵汁腌制,然後直接放在火上烤。這樣烤出來的乳鴿味道很油膩,吃不多也會很油膩。
然而廣東的乳鴿就不壹樣了。鴿子在油炸前要用鹽水腌制,這樣可以有效去除乳鴿的油膩味。所以做出來的乳鴿口感不油膩,而且色澤金黃,皮脆,壹個人吃壹個絕對不成問題。
在中國,廣東省是所有省份中吃雞最多的省份。據統計,廣東省每年要吃掉上億只雞。除了水煮雞,文昌雞是這裏最有名的雞食。文昌雞除了是粵菜的代表食品外,還是海南“四大美食”之壹。
海南的莫大爺特別喜歡吃文昌雞。在他出版的美食作品中,文昌雞總是被他吃掉。雞肉口感滑嫩,皮薄骨脆。味道特別濃郁,口感肥而不膩。想去海南旅遊的朋友壹定要記得去試試。
在粵菜中,鹵味也占了很大壹部分。相比很多地方的鹵味,粵菜做出的鹵味不僅顏色好看,味道也非常鮮美。它的調料味道總是恰到好處,不重也不重,總是讓肉吃起來特別香。
制作鹵水的原料可多達二十種。八角、桂皮、香葉、甘草、生姜、羅漢果、胡蘿蔔、洋蔥、蒸魚醬油、雞精、味精、鹽等調味品,應有盡有。用它的鹵水做的鹵鵝、鹽水鴨、鹽水雞,都讓人垂涎三尺。
廣東人吃海鮮主要是因為味道鮮美,所以烹調時不會用太多調味品。在眾多海鮮菜肴中,水煮蝦是最受歡迎的菜肴,其蝦肉的味道具有鮮、甜、嫩等許多特點。
煮蝦肉的時候,只需要用適量的蔥、姜、料酒混合,然後簡單的用熱水煮就可以了。將蝦煮至變色後,即可控水取出。最後再配壹碗果汁,就可以上桌吃了。方法極其簡單,同時又能最大限度的保留蝦肉的味道和營養。
均安蒸豬屬於廣東順德1名菜,曾被列為舌尖上的中國。這道菜做的時候是用50斤左右的乳豬做的。味道極其鮮美,制作過程非常麻煩。腌制需要6個多小時。
所以,這道菜的價格並不便宜。在當地,這道菜只有在有婚喪嫁娶的時候才能吃到。豬肉雖然是蒸出來的,但是味道肥而不膩,有壹種嫩幹的香味。對於這樣的味道,不是壹般的蒸菜,是可以做出來的。
切開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