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邵帥救母思想。

邵帥救母思想。

“香九歲,能暖席批;孝順比親人重要。”古有“香九齡”,今有“少師兒”,中華民族的孝道得以傳承。

邵帥,壹個12歲的男孩,忍著病痛給母親捐獻了骨髓。有人說這是壹個“孝子出困境”的故事。壹個12歲的孩子,壹天三次會給住院的媽媽送飯,會和媽媽視頻聊天,會勇敢地接受骨髓捐獻手術。“我離不開媽媽”這句話,讓很多成年人落淚。孩子純粹的孝心和無比的勇氣,也引發了壹場社會互助行動,幫助這對母子順利完成手術。

看到這個新聞,怎麽能怪這個時代的孩子拿的太少,要求的太多呢?我們很難說傳統的孝道已經淡出了我們的社會。邵帥求助的眼神和堅定的眼神感動了每壹個成年人,也鼓勵我們為了孩子和下壹代繼續努力。他脆弱的脊梁過早地挑起了成年人的責任,也增添了成年人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動力。有網友甚至為邵帥編了新的三字經:“帥十二,贈骨髓,此大孝,無人能及”。

然而成年人讀到這件事,卻有著無法回避的辛酸。畢竟邵帥還是個孩子。看到孩子受苦,會比看到其他不幸更讓我們覺得難以承受。壹方面,孩子屬於應該被保護的弱勢群體,他挺身而出承擔起幫助大人的責任,會讓我們覺得大人的世界有問題。另壹方面,孩子是我們的希望,是成人奮鬥的終極意義。孩子的苦難會讓大人覺得自己在希望的路上退步了,所以會特別難過。這可能是邵帥此時的經歷,帶給我們很大的觸動。

讓我們來看看這些近年來感動中國的故事。很多是弱勢群體的互救自救,很多是親人之間互救的故事,都是教育困難或者生活困難。在這個故事的背後,我們可以看到社會責任的缺失。壹個勇敢的孩子可以拯救壹個母親,但是僅僅依靠這些個人的良知和勇氣可以拯救壹個白血病家庭,卻無法拯救千千成千上萬的白血病生命,這反映出我們的醫療保障體系太需要完善了。

據相關資料顯示,我國現有白血病患者400多萬人,並且以每年5萬人左右的速度遞增。在數千名掙紮在生死邊緣的白血病患者中,壹半以上是兒童和青少年,目前還缺乏對他們系統有效的救助。許多問題亟待解決,如加快中華骨髓庫擴容,解決骨髓來源極度短缺的現狀。而且在國家收入和白血病治療費用高這壹明顯矛盾的事實面前,單靠民間力量是很難解決的。政府應該做得更多。當天價的醫療費用和藥價不再成為生活的障礙,社會保障會覆蓋那些陽光照射不到的角落,社會承擔起社會責任,個人才會真正幸福。

現實很殘酷,壹時半會兒改變不了,但只要我們努力過,做過,在乎的就不是結果,而是我們的“想做什麽,做什麽”。正如《愛的奉獻》所說:只要每個人都獻出壹點愛,世界就會變得更美好。

在這樣壹種“奉獻愛心與溫暖”、“壹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氛圍下,不僅是市民和商人,沒有經濟來源的學生,尤其是當代大學生。感動只是壹種精神感染,壹種傳承,壹種滋養心靈的甘露,行動是精神的升華,是力量的給予,是現實的幫助。

在被“捐髓救母”感動的千千數萬中國人中,也有我們* * *班的大學生。得知邵帥的事情後,我們班委、團委積極協商、策劃、組織有效捐款,幫助這個年僅十二歲卻感動百萬人的小哥哥。在捐款活動中,同學們積極捐款,用行動表達心意。最終,班級團委籌集到捐款314元。雖然錢不多,但是代表了階級* *的胸懷。希望這點微薄的貢獻能給邵帥帶來壹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