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孫勝中招後,回冀州出家;
2.李穎招安後,被立為中山府鄆城太守;
3.朱仝招降後,定為保定首府。
4.木春辭職回鄉做良民;
5.宋武在進攻方臘時失去了左臂,留在六和殿照顧林沖。後來出家,80歲去世。
6.代宗招安後,受兗州太守統治。代宗不服,去太安嶽廟陪葬。
7.李俊征服方臘,回京路過蘇州城時假裝中風。然後他去了暹羅當了國王。
8.阮招安後,被任命為蓋天君,因穿龍袍出戰被革職。阮和他的老母親回到在梁山泊釣魚。
9.顏卿被招後,預感到和盧俊義壹起去被封侯沒有好結果,於是獨自離開,隱退。
10,朱武被拉攏後,與宋江壹起征服方臘,成為幸存的15名偏將之壹,被封為吳壹郎,各路頭領;
11.黃信被征召後,在攻克方臘之戰中立功,被授予武乙郎;
12,孫儷中招後取名吳壹郎;
13,蕭讓(平民),宋江征服方臘時,蕭讓沒有出征,留在京師;
14,裴宣招降後,授吳壹郎為都督;
15,楊林招降後,封吳壹郎為都督;
16,淩震招降後,封武乙郎為都督;
17,蔣敬招降後,封吳壹郎為都督;
18,安道全(神醫)宋江征服方臘時,昭帝安道全未能進宮救治,梁山好漢因救治不及時傷亡嚴重;
19皇甫端(治馬的獸醫)征服方臘時,皇甫端被留在京城,未能出征;
20.樊瑞招降後,封他為武乙郎,都督。後來拜公孫勝為師,研究道教。
21,金大堅(文官)征服方臘時被聖旨召回司令部;
22.童威從宋江征討方臘回來,因為不想做官,就和李俊從太倉港坐船出國。
23.孟桐跟隨宋江平定方臘回國時,因不想做官,與李俊從太倉港乘船出國。
24.宋慶(宋江的弟弟)被招後取名為吳壹郎;
25.樂和跟隨宋江的征服和方臘即將開戰。樂和被五位船長點名要離開並留在京都;
26.杜興招降後,封為武以郎;
27.蔡為民方臘後回到故鄉;
28.孫新中招後取名為吳壹郎;
29.顧大嫂招安後,封為東源郡君;
30.為免奸臣羞辱,柴進自稱患風疾,為民回滄州,無病而死;
31,鄒潤中招後取名伍壹郎;
32.胡攻克方臘後,被任命為禁軍大營司令。
擴展數據
《水滸傳》描述了小說中30多個梁山好漢和壹些幸存下來的英雄後代的命運。由於奸臣的迫害,他們重新崛起,或舉起正義的旗幟,殺官造反;或者去海外建立基金會。
《水滸傳》根據原著的結局,敘述了梁山好漢中殘存的李俊、燕青等32人(第32位是書中最後壹個宋武,出家為僧,尚未老死)再次造反。
從反抗貪官汙吏到反抗入侵的遊牧民族,從懲治奸臣漢奸到解救被遊牧民族占領地區被囚禁的人民,從探望被囚禁在金英的宋徽宗到解救被遊牧民族圍困的宋高宗,從保護他建都臨安。種種情節寄托了陳晨對亡國的仇恨和對國家大事的無限關心。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水滸傳;百度百科——百單八將;百度百科-水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