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展數據
河南人歷來祭竈。民間傳說月亮屬陰,廚尺屬陽,所以“男不祭月,女不祭竈”。但在安陽等地,也有家庭主婦。廚房祭日晚上,家裏用了豆腐、粉條、大白菜、海帶等。做“廚房祭祀湯”。老廚爺牌位前,奉上用糖膏或麥糖做成的芝麻餅,“廚祭糖”,“竈神死於黑暗,祭祀時把糖餅粘在竈神嘴上是罪。”
他還燒了十八把火,把壹只公雞夾在翅膀中間,放在竈神面前,放了些草和豆子在壹邊“看看神是什麽”。首先,牧師在雞冠上灑酒,在神龕前焚香燃燭,燃放鞭炮,背誦各種內容的禱文,以求祈求幫助。將竈神雕像從墻上取下,用廚糖輕輕擦在它的嘴上,馬上在紙上燒,喊壹聲“送竈神騎上天”,祭祀就告壹段落。
歲末:中國建國以前,祭竈節也是窮苦人家的傷心日,稱為“歲末”。地主派更多的人去貧困家庭討債。無力還債的只好躲出去,“躲過除夕”,三十日貼完對聯再回家。有“三十貼花門”後外人不得入內的習俗,稱之為“死祭竈,救命春聯。”
百度百科-廚神
百度百科-祭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