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前的準備和在諸暨沒有太大區別。無非就是清洗屠宰。到30日中午,所有的鍋碗瓢盆、椅子凳子都徹底幹凈了,豬、鴨、雞、鵝都“躺”在廚房裏,壹切準備就緒。那就和諸暨不壹樣了。家庭集體祭祀的習俗在浦江的大部分農村依然存在。婆家是村裏壹個姓陳的大戶人家,至今還保留著原來大戶人家的三間大屋,能住幾十戶人家。中殿是大家共用的,專門用於祭祀活動或婚喪嫁娶。過年的時候,這裏照例會掛紅燈籠,貼很多春聯,門前擺香案,門內擺壹張大長桌,擺放各家的祭品。中午十二點,指定的宗族在外面敲鑼,通知主婦們可以準備祭祀物品。於是家庭主婦們開始生火燒水做飯。這時,家庭主婦們通常會煮壹個豬頭(如果沒有豬頭,就用壹根元寶硬筋代替)、壹只雞、壹塊雞血、壹些浦江特產做的饅頭和糯米做的染紅的楊梅果實。此時,整個村子都充滿了肉香。煮好後把這些東西放在祭祀專用的木筐裏,貼上紅紙,在豬肉裏插上壹把刀,大概是菩薩或者祖先用來割肉吃的。準備這些東西大概需要兩三個小時,每隔壹個小時就會有壹聲鑼響,催促主婦們趕緊準備,免得耽誤了祈福的大事。而主人則忙著貼紅紙,掛燈籠。浦江人講究新壹年的紅火。30日下午,家家掛燈籠,貼紅紙,貼在門、窗、床、竈、豬圈等各處。紅紙上寫著各種祝福語,光是這紅眼就讓人覺得喜慶吉祥。到了下午三點左右,迅速行動的主婦端出壹籃豐盛的祭品。我婆婆動作很快,所以我們的犧牲往往是最先出來的。這種犧牲也是有講究的,男人必須做,女人出不來。我的嶽父通常照看我的房子。這時,老人要先洗臉、洗腳,然後換上新西裝,再恭恭敬敬地把東西拎出來。三點過後,鑼鼓喧天,催著各家各戶趕緊把祭祀用品拿出來。這個時候,男女老少都要穿上新衣服。現在生活水平高了,換上新衣服也不稀奇了。在以前,這應該是孩子們最興奮的時刻之壹。三點半左右,大大小小的男男女女都聚集到了正廳,香案上的蠟燭已經點燃,長桌上各家供奉的祭祀用品已經擺滿,屋前幾千平方米的曬糧場密密麻麻地放滿了鞭炮,宛如壹片紅色的海洋。浦江人有勤儉持家的好傳統,但過年放鞭炮也不含糊。都是整箱買的,留到2月2號過年。光是祈福儀式,每家每戶都會放至少壹個箱子。壹切準備就緒,祝福開始。整個集體祭祀活動分為三步。第壹步,向天地跪拜,感謝天地的保佑,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然後祭拜祖先,祈求他們保佑大家幸福安康。第二步,放鞭炮。此時,正是所有浦江人祈禱的時候,整個浦江淹沒在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中。燃放這些鞭炮大約需要半個小時。第三步,再次跪拜,然後燒黃紙。我們諸暨人燒金元寶和紙錢,浦江人燒很多黃紙,大概就是紙錢。燒完黃紙,公祭活動就完成了。
接下來,各家把自己的祭品帶回家,開始自己的祭祀。先祭竈神,再祭祖,最後是豬圈菩薩。這個過程還是由男性來完成,女主壹般不參與。公公老實,常年不會說幾句話。我想他自然不會反對我參加家族祭祀活動,所以他就私自參加,老人也從不反對。所以我每年都參加這個環節。男方進行祭祀活動時,女主人會抓緊時間準備年夜飯。當祭祀活動完成後,女主人的年夜飯也差不多準備好了。然後進入團圓飯環節。年夜飯之後,就是壓歲錢了。浦江人稱之為分紅紙袋,是孩子們最幸福的時刻。爺爺奶奶叔叔阿姨都會給。老公是家裏的獨生子,但是孩子還是可以從叔叔阿姨那裏拿到很多紅包。當然我也給孩子分,順便也給老人分兩個,以示孝心。發完紅包後,男女老少聚集在大廳和天井進行娛樂活動。忙碌了壹年,這是最放松最大方的時候。壹堆堆的人聚在壹起打麻將,扔骰子,雙扣等。有的男的在前面賭博,女的客人(老婆)還在後面管錢。孩子們忙著玩小槍或後期遊戲。春晚對他們來說壹點吸引力都沒有。今晚兩點前不用等老公孩子回來睡覺了。作為壹個外地人,語言不通又不忍心拿錢去“砸”它,所以我就呆在家裏安安靜靜的看春晚。零點,大家放下“活”,第二次放鞭炮。放完鞭炮,我們就從賭桌上繼續“戰鬥”,基本到午夜過後。
大年初壹,早飯後第壹件事就是上墳祭祖,信佛的去廟裏拜菩薩。大年初二,浦江人特別重視拜年。所有的長輩和親戚都要輪流去看望。除了關系惡化的,每年都要去,壹般都是同壹天去,比如第二天回父母家,第三天回奶奶叔叔家,第四天回阿姨家。所以去別人家拜年或者誰來拜年都是慣例。妳不必猜測和等待。妳應該去妳應該去的地方,妳自然會來。其余不拜年的,還在堂前天井裏賭錢。從來沒聽過老公在桌面上賠錢,老婆在背後憤怒聲討的。壹切都是那麽熱鬧和諧!這樣玩到元宵節。
元宵節,過年將進入第二個高潮。幾乎每個村都會準備舞龍燈或者做燈籠,然後幾個村組成壹個協會。壹般從第十天開始,他們會每晚輪流在各村放映。燈籠有的做成動物造型,有的做成劇中人物,有的小朋友坐在架子上打扮成各種角色。老公,他們那裏做的是板凳龍,由板凳狀的環節組成。每個長凳都有壹個龍身組件,在裏面點燃。來到村裏後,六七條“龍”先排著隊接受壹些人的禮物,有的帶著紅布,有的帶著彩禮。儀式結束後,龍燈開始舞動。六七個龍燈慢慢繞在壹起,然後速度逐漸加快,最後在閃爍的燈光中快速穿越,真的很耀眼。舞龍燈是壹項高技術、高難度、高風險的活動,而且路線非常復雜,必須要有壹定的速度,否則體現不出迅猛龍的精彩舞姿,而且全程不能有任何失誤,否則可能會扭在壹起,甚至危及生命。所以看龍燈的感覺既精彩又緊張。龍燈舞完後,如果有新婚夫婦,他們會索要水龍頭上的彩球,掛在新婚夫婦的床上,祈求龍神保佑壹個大胖男孩的誕生。如果龍神庇佑下的男人真的多了,明年迎龍燈的時候就給所有的舞燈人發饅頭。那段日子,公公婆婆分享的很開心。我在諸暨城市廣場看過龍燈,因為每次都是在白天,雖然人很多,但是沒有燈,效果差很多,沒有浦江精彩。
農歷二月初二,過年進入第三個高潮——小年。條件好的村,晚上會有熱鬧的演出。在表演之前,他們必須將他們村子裏崇拜的菩薩擡到臺上崇拜,然後由壹些虔誠的家庭獨自崇拜。當然,還是會有祭祀和大量的鞭炮。再加上熱鬧的場面,比過年和元宵節還要熱鬧。然而,近年來,小年似乎逐漸被忽視了。由於工作原因,我只去過壹兩次元宵節、除夕這樣的盛大場合。
至此,就算整個過年都結束了,明年大家也要做自己想做的事,壹起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