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餐順序有講究
上桌最好先喝湯。常言道:“飯前先喝湯,勝過良藥方”,因為從口腔咽喉、食道到胃,猶如壹條通道,是食物必經之路,吃飯前,先喝幾口湯(或進壹點水),等於給這段消化道加點“潤滑劑”,使食物能順利下咽,防止幹硬食物刺激消化道粘膜。
此外,可以早點吃主食。如果吃完了冷熱菜再點主食,不僅容易吃不下造成浪費,還有可能因為過量飲酒食肉而傷害腸胃。因此,先吃壹點粗糧主食,不僅可以護胃養胃,還能維持營養平衡。蒸芋頭、蒸玉米、蒸板栗和紫薯都是不錯的選擇,也可以先喝壹點小米粥等湯羹。
2
涼菜最好含澱粉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範誌紅指出,以魚、肉、蛋為主的涼菜不利於胃腸健康和營養平衡,不妨點含澱粉的素食做涼菜,比如蕨根粉、涼粉、糯米藕等。也可以點少油的大拌菜、水果沙拉等,補充膳食纖維。
3
葷素搭配才健康
專家稱,在吃主菜盡量達到壹葷配三素的比例,簡單點說,就是吃壹口葷菜,再吃三口素菜。點熱菜的時候,可以遵守“1:1:1”的原則。也就是說,壹份純葷菜,壹份葷素搭配菜,壹份純素菜。點涼菜的時候,建議做到2素配1葷。這樣做雖然還不能達到壹葷配三素的理想比例,但已經大大改善了食物結構,有利於減少動物性食品過量帶來的環境壓力和由此帶來的人體健康負擔。
4
食物做法很重要
盡量少選那些油炸、爆炒、幹鍋、“水煮”之類的菜肴,它們不僅脂肪過量,熱量過高,而且油的質量難以保證。相比而言,清蒸、白灼、清燉、涼拌等烹調方法更有利於健康。此外,還要防止多吃“假素菜”。比如,以下三道“素菜”的熱量與醬肘子不相上下:地三鮮、過油茄子和幹煸豆角。這三道菜都洗過“油鍋澡”,雖然原料都是素的,但壹過油,熱量比普通魚肉還高。點素菜要點含油量低的,比如清炒空心菜、蒜茸炒茼蒿等。
5
飲料選擇要慎重
在提倡少喝酒之外,飲料選擇也有講究。可樂等碳酸飲料和果汁的含糖量高,熱量大,應該盡量不喝或少喝。此外,茶也應該少喝。因為茶葉中含有鞣酸和茶堿,會影響腸胃對蛋白質的消化。如果要喝茶,應該選擇鞣酸和茶堿較少的花草茶如枸杞菊花茶、玫瑰紅棗茶等。其實比茶更適合佐餐解膩的是壹些澱粉類熱飲,比如五谷雜糧豆漿,不僅可以省去含鹽較高的湯羹,還可以作為主食填飽肚子。